跟著世界冠軍學習羽毛球-正手抽球

正手抽球完整動作過程一般包括:

擊球準備(含基礎握拍與準備動作架構)、

擊球、

制動、

複位。

右手正手握拍,手臂自然伸直外旋引拍於身體右後側,平拍面,掌心向上,微屈膝,重心稍右傾。擊球時下肢、腰腹、手臂、手指形成類似疊浪式的旋轉發力擊球,隨後緊急制動,收拍複位,調整重心,為下一次擊球做準備。如圖4-0(文中提及的技術動作均以右手持拍為例)

圖4-0 正手抽球準備—擊球—制動—複位

1、正手抽球技術精要:

1)掌心向上,手臂自然伸直。(許多球友擊球前習慣掌心向前或向下,就好比正手高遠球架拍時掌心向外一樣。)如圖4-1

圖4-1 正確和錯誤架拍方式對比

2)握拍時,掌心空,虎口空,食指和中指,中指和無名指三指之間有間隙,后兩指緊扣握拍末端形成彈弓底座。如圖4-2

圖4-2 正確握拍方式

3)兩腳左右分開,微屈膝,身體正對來球或重心稍右移應對來球。

4)引拍至身體的右後側,但擊球時機偏向身體右前側。圖4-3

圖4-3

5)下肢、腰腹、手臂、手指依次連貫不間斷髮力擊球。

6)擊球時,大臂帶動小臂內旋擊球,掌心由擊球前的向上變為擊球后的向下。如圖4-4

圖4-4

7)擊球后,拇指下扣到緊壓中指位置,食指像繩索扣緊,緊挨拇指位置;掌心虎口全力握緊,緊急剎車制動,產生強大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圖4-5

圖4-5

2、與擊球速度相關的技術因素

無論是高遠球還是殺球,我們都需要將球打出一定的速度。「有勁使不上」、「發了很大的力,球的速度卻達不到,和自己預想的相差太多。」這些問題點是大眾球友長期迷惑的地方。下面我們就看一下和擊球速度相關的技術因素。

1)我們把撞擊過程看作是繞某固定點進行的轉動,擊球就是手臂以(旋轉)鞭打以及掌心、手指握的方式轉動球拍,使之以一定的速度做各種畫弧動作。也就是說我們的擊球動作通常是球拍旋轉的同時畫弧或者是直接畫弧。如圖4-6

(以正手高遠球為例)

圖4-6

2)影響撞擊速度大小的因素如下:

①握拍位置

握拍靠上,雖然撞擊點的速度較握拍靠下小,但相比下更容易轉動球拍。如圖4-7

圖4-7

②動作架構的合理性、穩定性

主要影響力量速度的順暢傳遞,進而影響球拍的轉動效果。

③肘關節屈伸角度的大小

以肩關節為轉動點擊球時的技術動作。

④ 撞擊點在拍面上的位置。

3)拍面上能與球撞擊的點有若干個,我們把同等條件下,既能將球擊出最快速度又能滿足控球要求的撞擊點稱之為最佳撞擊點P(甜點)。

①從力量、速度沿拍桿方向向拍面傳遞和撞擊點的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大來講,P點位於連接拍桿和拍框弧頂之間的2根弦上(可看作是拍桿的延長線)且只要能滿足控球要求就應儘可能接近拍框弧頂位置處,是速度和控球兩者結合的一個最佳點。即拍面中心位置靠上,且這個甜點的區域位置越小,說明發力越是準確、集中。如圖4-8

圖4-8

② P點每一次揮拍擊球動作在拍面上都是一個定點,其在拍面上的位置不會因手臂鞭打速度的快慢、握拍長短、手臂屈伸程度、擊球點的高低、遠近等相關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③ P點的擊球效果始終優於拍面上的其他各點。

④ P點之上的點雖然速度快但影響控球,P點之下的點損失力量和速度,P點左右的點則因和拍桿有一定的夾角,擊出的球會感覺力量散、不集中,且夾角越大這種感覺越明顯。

4)每一次球拍面和球托的撞擊方式、撞擊部位不同,球的飛行快慢、方向、線路和弧度也會隨之不同。我們擊球是根據球的飛行姿態、與身體的遠近、高低關係、技戰術意圖需要等因素,適當對握拍、架構等進行細微調整,以使兩個速度以合適的角度撞擊。

①只要兩個速度有一定夾角,就會使球突然改變飛行路線。如各種方式的切擊擊球動作。

②兩個速度在一條直線上正面的對心碰撞,速度足夠的快,球就會反向飛行。如與網齊平的直線平抽球。

5)有球友經常會問到如何才能將球殺出理想的速度,這裡熊教練提醒大家,打好高遠球是基礎,高遠球基礎打牢了,不僅僅是殺球,其他諸如抽球等技術自然而然也會打好。我們經常強調打好球的第一步是學會規範握拍,其次是建立規範穩定的動作架構,因此我們說規範的握拍和架構是打好羽毛球的基礎。其原因在於:①握拍和架構的合理性和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好這些,我們才可以在實戰中靈活地取之用之。②有利於力量和速度的貫通傳遞,不會出現阻礙發力,有勁使不上或力量不足等情況。③不管是體現力量速度的后場殺球、中場抽球還是細膩穩定的中前場小球,這些都是建立在合理、穩定的握拍和架構的基礎上完成的。基本技術越規範、合理,實戰中對技術的運用就越靈活,擊球的質量也會越高,落點也就越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