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頭暈頸椎病?試試這個穴位

頭痛頭暈頸椎病?試試這個穴位。

山西省中醫院 骨科

在電腦、手機佔領生命的時代,「頸椎病」似乎要漸漸成為一種時代特徵。頸椎病的表現是分期、分階段的。早期頸椎病的表現就是成天脖子酸痛、坐卧不安(肌肉軟組織癥狀),慢慢開始頭痛頭暈,胳膊、手麻木刺痛(神經根癥狀),有的連走路都不穩、如同踩棉(脊髓癥狀)——最後怎麼辦,手術處理!雖然頸椎手術目前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一種治療手段,也是頸椎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選擇的治療方式。但是對於普通患者來說,脖子上動手術,聽著就嚇人,所以關於各種鍛煉方法防治頸椎病的文章隨處可見。

15680343662831.jpg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可以有效緩解早期頸椎病頭痛頭暈脖子酸痛的穴位——風池穴。

風池穴,出自《靈樞·熱病》,屬足少陽膽經,為足少陽、陽維之會。巔頂之上,惟風可到,風池穴位居頭項,形象如池,因此而得名。

1568034367297.jpg

風池穴為祛風要穴。這是因為風池能疏調少陽、陽維之經氣,又陽維聯繫手足三陽之脈,會合於督脈,主一身之表,並循頭入耳。所以,風池穴一直以來就是治療頭痛頭暈領域的網紅。

現代解剖學研究也對風池穴能夠發揮其功能,給出了科學的揭示:

15680343676159.jpg

風池穴的位置在項部,也就是脖子後面。具體位置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大家可以先摸到耳垂後面硬硬的骨頭,這是「乳突」。順著乳突向後摸,一個小的凹陷,這就是風池穴的位置,左右各一。

這個位置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我們由淺入深,一層一層地看:首先,分佈於這個位置皮膚的神經纖維來自第三頸神經的皮支「枕小神經」。掀開皮膚,深層的筋膜內有頸叢神經的分支和副神經通過。同時頭夾肌、頸夾肌、頭半棘肌、頭后大直肌在這裡交叉分佈。交叉分佈的結果,就是中央有一塊空出來的地方,覆蓋著一層膜,叫寰枕后膜。寰枕后膜的位置,就是風池穴真正的位置,一切的秘密,就在這層膜的下面。

1568034368828.jpg

這層寰枕后膜覆蓋的區域,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枕下三角。這個區域內有椎動脈、枕下神經和脊髓。這三位各個身份顯赫。其中與頭痛相關的就是枕下神經,與頭暈相關的就是椎動脈。除了枕下神經分佈,還有細支與耳顳神經的分支吻合,並與三叉神經感覺纖維有密切聯繫。這幾個神經幾乎就是各種頭痛的原因所在,這也就是為什麼刺激風池穴可以治療偏頭痛的原因。

15680343683290.jpg

我們重點想要說的是椎動脈,這是大腦供血的主要來源。

我們知道,人體所有的供血都是來自心臟,其中進入大腦的這一支叫椎動脈。這麼重要的血管結構,必然是有穩妥的安保措施的,否則輕易地暴露於危險之中,人體將隨時面臨失去意識的危險——這是大自然進化的智慧。椎動脈的安保措施就是骨骼的保護結構:它在脖子里上行時,藏在頸椎的橫突孔里;進入大腦後,則由顱骨保護起來。也就是說,椎動脈離開心臟的主動脈系統,進入脖子,最終入腦的過程中,一直是由骨骼圍成的管道保護的。

重點來了,椎動脈的這段旅途中,只有一個位置是沒有骨骼保護,暴露在軟組織(肌肉)中的,這個位置就是風池穴的位置。我們再摸一下風池穴的位置,想一想,其實就是脖子的骨骼保護結構和頭顱的骨骼保護結構交接換崗的位置。就這麼一小段距離,椎動脈的表面只有軟軟的肌肉,沒有硬的骨骼,也就是說只有這個位置可以比較有效地刺激到椎動脈,產生我們希望的治療效果。所以,不得不感慨傳統中醫學在沒有解剖學支持的情況下,通過無數代人純經驗性的大樣本積累,能發現這麼重要的位置,是非常了不起的(其實大部分重要的中醫穴位都有這樣的特點)。

15680343695841.jpg

所以,椎動脈經過風池穴這個位置,在寰枕后膜的深層向上走行,穿越枕骨大孔,進入顱腦。然後,發出許多分支,分佈於腦的各個部分。那麼,通過適當的手法按摩,刺激這個位置,就可以起到刺激椎動脈的作用,可使椎動脈血流增快,快速達到增加腦的血液供應的作用。這也是按壓風池穴能夠快速改善眩暈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