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人為何如此「冷漠」?而汪星人似乎生來就無法掩飾內心的情緒

如果覺得貓生性冷漠——這裡的冷漠指的是無法在你每次進家門的時候熱情相迎,在你招手的時候欣然跑到跟前來,從神情上分辨不出高興、悲傷等充沛的情緒——我們不妨拿寵物鳥、寵物魚來做對比。很顯然,它們也不行。因此當我們說貓冷漠,概念上「不冷漠」的參照系很有可能是寵物狗而非其他類型的寵物。就像當家長的總會習慣於把自己的子女跟成績好的「別人家孩子」做比較,而忽略了數量更多的成績一般的孩子。結論的形成,只是因為心裡有期望罷了。

 

卡西烏斯·馬塞勒斯·柯立芝(Cassius Marcellus Coolidge)《撲克遊戲》,布面油畫,150.7×127cm,1903年。 wikipedia

 

汪星人似乎生來就無法掩飾內心的情緒——它們會坐立不安、嗅來嗅去、搖晃尾巴以示滿足、緊張或純粹的喜悅。不管那幅《撲克遊戲》想表明什麼,狗都絕不是玩撲克的好手。我們能輕易看穿它們的心思。

 

貓咪的肢體語言也比較複雜——顫動的尾巴、皺起的皮毛、耳朵和鬍鬚的指向都會揭示它們的情緒狀態。呼嚕聲通常(但並非總是如此)代表友善或滿足。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藉助肢體語言,辨別出眼前的貓咪是否好惹。

 

眾所周知,狗和人類親密無間。而已被馴化數千年的貓似乎仍有待改善公眾形象。很多人認為,獨立的性格是很加分的特質,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貓過於冷傲與自私。討厭貓的人聲稱貓只有在飢腸轆轆時,才會親近人類。

 

喵星鏟屎官一定會覺得這些說法毫無理據,他們堅稱貓貓和狗狗一樣,都與主人感情深厚。既然如此,為何仍有人覺得貓貓又冷漠又不友善呢?他們錯了嗎?

 

 

儘管貓很「獨立」,但人們依舊喜愛養貓。據估計,僅在英國就有1000萬隻家貓。201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的英國家庭至少有一隻貓貓。 Meowingtons

(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4966270_Number_of_cats_and_dogs_in_UK_welfare_organisations)

 

想知道貓為何看起來不夠友善,就要先了解它們被馴化的過程。和狗相比,貓被馴化的過程比較緩慢,且處於主導地位。大約在一萬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東村落出現了首批被馴化的貓。當時的貓並不依靠人類餵養,人類引導它們看守糧倉,以捕捉老鼠和其他害蟲為生。從一開始,貓與人類的親近程度就不如狗,畢竟狗會幫人打獵,共同分享獵物。

 

現在在沙發上蜷縮著,或在書架頂端俯視著你的貓,還保留著許多被馴化前的本性,譬如狩獵、巡視領地、獨佔地盤;和狗相比,貓和其祖先更相似。人類尚未完全馴化貓的野性。

 

 

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它們似乎於13.1萬年前,從另一個亞種分支出來。一些野貓約於一萬年前在中東被馴養,這些野貓成為家貓的祖先。 Wikipedia

 

「人類大多誤解了貓,」國際貓咪護理中心(International Cat Care)的獸醫凱倫·希斯坦德(Karen Hiestand)說:「狗和人類非常相似,一起生活了很久,從某種程度上說,二者在共同進化。貓被馴化的時間更短,其祖先也不是群居動物。」

 

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喜愛獨居,只有在交配期才會尋找同類。「人類馴化的獨居動物只有貓,其他被馴化的動物都是群居動物。」

 

貓如此的與眾不同,難怪我們會誤解它們發出的訊息。

 

 

Allison Tanenhaus

 

希斯坦德說:「因為貓獨立自主,會自己照顧自己,所以喜歡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但人類是否能接受貓的生活方式完全是另一回事兒,有些人希望貓能像人或像狗一樣,但這是不可能的。」

 

雖說針對貓咪情緒和社會性的研究比針對狗的落後很多,但近年來也算有所增長。大多數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不過已表明貓和人類的關係相當複雜。

 

「受基因影響,貓和人之間的關係千差萬別,它們與人類親密與否取決於出生后前6或8周的經歷,如果在這一時期貓咪與人類相處愉快,那麼它們可能更喜歡人類,更願意跟人類一起閑逛。」

 

 

去年5月14日離世的「不爽貓」(Grumpy Cat,2012-2019):因為先天性骨軟骨發育不全,不爽貓總是顯出一副憤世嫉俗、蔑視一切的樣子。 Giphy

 

家貓和人類的親近程度各有不同。一見到人類就或躲或逃的流浪貓更像野貓。在地中海和日本等地,某些漁村聚集了許多流浪貓團體,它們十分友善,善於迎合餵養它們的居民。在伊斯坦布爾,當地人會餵養並照顧流浪貓,流浪貓成為了當地的象徵,甚至還成了最近一部紀錄片的素材。

 

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貓也各有不同;有的會和人類保持距離,有的則非常黏人。

 

 

紀錄片《愛貓之城》(Kedi,2016)劇照。 豆瓣電影

 

如果我們想和貓咪親密無間,需要做些什麼呢?

 

和狗一樣,貓主要通過肢體動作而非聲音進行交流。研究貓咪行為的博士研究生克里斯廷·瓦伊塔爾(Kristyn Vitale)表示,「和狗相比,人們更難讀懂貓的肢體語言」。但這顯然不能怪貓。

 

 

Nature Picture Library

 

英國普次茅斯大學(Portsmou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狗狗能模仿嬰兒的表情,這激發了主人的憐愛之情,也是狗比貓更容易贏得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狗狗眼睛周圍的肌肉能提高內眉——而其祖先狼並不具備這一能力。「狗狗眼」不是陳詞濫調,而是逐漸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優勢,這一優勢加強了狗與人的情感聯繫。

 

 

Glamour

 

壞消息是,貓貓沒有那種肌肉。貓的眼神看起來有些冷漠無情,兩隻貓對視可能是即將大打出手的前兆。但當貓緩慢眨眼從房間另一側看向你時,意義則完全不同——它們在表達愛意。把頭轉到另一邊也不代表不屑,而是在放鬆自己。

 

瓦伊塔爾曾在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進行過這樣的研究:主人把貓和狗單獨留在房間內,一段時間后才會突然返回。「有趣的是,大部分貓只會在主人返回時迎上前去,之後它們會獨自探索房間,很少再回到主人身邊,但其實狗也差不多如此。」瓦伊塔爾說:「如果狗狗在滿房間亂跑、玩兒完玩具之後回到主人身邊,我們也不至於如此擔心。」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安全型依戀」——當主人返回時,貓和狗都會平靜下來,這表示它們和主人有強烈的情感聯繫。

(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cats-loyal-owners-dogs-behaviour-myth-a9118496.html)

 

瓦伊塔爾說:「人類對動物的預期偏差會影響動物的行為。」指望貓和狗一樣熱情,其實是在強迫它們違背本性。

 

希斯坦德說,部分問題在於,人類一直在忽視貓與狗性情不同的事實,即使是受訓多年的專家也難以倖免。她說:「2007年時,我參加了一個會議,當時我覺得自己就像個白痴。許多關於貓的基本信息,譬如它們喜歡把吃飯和喝水的地方區分開,我都不知道。研究的視角是全新的,一旦你意識到你對貓咪的了解是錯誤的,你就會開始學習有趣的東西。」

 

 

Cute Cat GIFs

 

貓喜歡在人身上蹭來蹭去。以前人們認為貓是在標記領地,就像野貓會在樹上或標誌物上磨蹭以劃分地盤一樣。但實際上,貓在人身上磨蹭通常是聯繫彼此的象徵——貓會把身上的氣味蹭到你身上,也會把你的氣味蹭到自己身上。它們還會這樣蹭貓咪盟友。創造「共同氣味」是喵星人分辨敵友的方式。

 

希斯坦德說,關鍵之處在於:放鬆的貓更想交朋友。「食物、水、吃喝拉撒的地方都令它們心滿意足之後,它們才有心情社交。」

 

所以,當你下次回家時,如果發現你的貓在沙發上動也不動地看著你,或慵懶地躺在走廊打著哈欠,請不要失望,其實貓在用自己的方式歡迎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