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調查了500多名素食者,疫情之下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經過一個多月的抗疫,我們最終迎來了疫情數據大規模的平穩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新聞發布會稱,目前疫情快速上升的趨勢已經得到了遏制,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從最高峰的3910例(2月13日),下降到313例(2月27日),重症患者治癒佔比從14%提高到64%。

 

數據來源 | 百度: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

 

防疫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和明顯的進展,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可以走出家門,迎接春暖花開了。

 

上周,星球發起了一項關於疫情期間素食星球粉絲生活狀況的調查。

 

這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502份,最大年齡為66歲,最小年齡為12歲。和預想中的焦慮不同,大多數人心態較為積極,生活比較充實。

 

 

疫情期間心理狀態 (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

 

同時,我們也邀請到兩位湖北的素食者與我們一起分享疫情期間的生活和故事。在這篇文章中你會近距離接觸到——生活在疫情重區的素食者們,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或許你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或許你會遇到一些啟示,藉此重新審視自己、優化人生。

 

01

全家人一起靜心讀書

 

抒曼 27歲 廣州工作 現在武漢 瑜伽素食主義者

疫情生活關鍵詞:讀書寫作 開線上課 瑜伽冥想

 

左邊一頭黑髮、笑容燦爛的女孩便是抒曼

 

1月20日,抒曼從廣州回到武漢的家中,和父母一起共度春節。初中畢業后就沒怎麼陪爸媽的她,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有了大把的時間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家庭成員彼此間的相互照應和情感支持,讓抒曼在家的這段時光,多了溫馨和快樂。

 

食物缺少的時候,家裡人會把打豆漿后的豆渣保存起來,做菜吃。

 

早晨起床后,抒曼會點開手機上一個叫calm的軟體,做十分鐘的冥想。

 

專註於呼吸和身體每一處的細微感受,這讓她變得更加平靜,可以及時從壞情緒中抽離出來。長時間的冥想練習,是她保持良好情緒的法寶。

 

鈴聲響起,從安靜的世界中睜開眼睛,就是令人愉快的新的一天。

 

到現在,抒曼已經使用這款軟體做了400次冥想練習了。

 

白天,抒曼會和父母一起靜心讀書。

 

這時,全家人會各自手捧一本書,坐下來,靜享閱讀時光。

 

充滿了書香氣息的書房,爸爸每年都會清理一次。一次有本書找不到了,他便出「重金」懸賞找到書的人,最後被媽媽成功博得。

 

有時父母也會和抒曼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前幾日媽媽讀唐詩,讀到高適時對她說,高適50多歲曾經嘆息自己沒給國家做什麼貢獻。你看,這麼偉大的文學家、詩人也會擔心焦慮。而現代人面臨一些困難,往往可以從古人中找到共鳴。

 

我們現在經歷的一切都只是人生的體驗,沒有必要遇到一些挫折就好像到了世界末日。

 

在疫情爆發的最初兩周,抒曼讀了十幾本書,寫了三四篇文章。其中一半有關飲食文化,另一半則是文學經典、心理學著作和中英文小說。

 

趁此機會重溫在紐約讀廚師學校時買回的飲食文化類的書。追隨美食家前輩的足跡,可以獲得很多靈感。

 

讀書讀累了,全家人就會一起站起來做八段錦和廣播體操,媽媽則是領操員。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運動,讓氣血流通起來,也讓家裡充滿了歡樂。

 

到了下午,爸爸還會泡上一壺好茶。全家人圍在一起,靜心品茗,彼此交流思想和心得。

 

最近抒曼在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最近看過的好書。

 

抒曼曾在工作之餘做了一個素食公眾號「食素小札」,趁這次假期,她學習了短視頻製作,並整理出一系列想要測試的菜譜。

 

身為lululemon的大使,抒曼會和大家分享用食物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為了教給大家如何通過植物性飲食提升免疫力,她還開了一場線上課程。

 

抒曼笑著說,這也算是盡己所能做一些對武漢疫情和社會有益的事情吧。

 

翻翻舊照片,回憶過去。

 

談到身處武漢,是否會擔憂感染病毒時,抒曼堅定而自信地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會受到感染。因為一直吃素,我堅信自己的生活很健康,比一般人免疫力強;而且現實中也沒有和外界接觸。

 

疫情期間,抒曼依然和朋友們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前幾日,一個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工作的朋友突然跟她說,這次疫情之後決定每天吃兩餐,其中一餐完全素食。她說,雖然平時工作中也在貫徹著人道主義,但這次疫情后她意識到,生活中也應該落實這樣的理念,必須為社會做些什麼。

 

在家抄經,遠離顛倒夢想。

 

抒曼覺得這次疫情是「危」也是「機」,它促使大家安靜下來,反思什麼才是好的,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以及如何能夠變成更好的人、為社會做貢獻。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為社會做出事情,小到飲食,大到志願者協會,能做的真的很多。

 

02

寧靜美好的田園生活

 

胡濤 28歲 武漢工作 現在黃石 凈素主義者

疫情生活關鍵詞:教孩子讀書 陪伴家人 閱讀思考

 

素食和攝影,是這個笑容溫暖的大男孩的最愛。

 

90后的胡濤在武漢經營著一家民宿和素食私房菜,1月16日回到黃石和爺爺奶奶、父母、姐姐一家人團聚。

 

鄉下的生活,少了車水馬龍和川流不息,更加寧靜、古樸、自然。

 

遠離喧囂,寧靜自然。

 

早晨6點多,胡濤會起床做一個小時的靜坐和冥想,7點開始打掃衛生。他習慣斷舍離,讓生活空間清爽乾淨,然後在舒適自在的環境中開啟新的一天。

 

收拾出來一間舊屋子,就成了一方獨處的天地。

 

8點,到了叫孩子們起床的時間。胡濤會給四個小朋友讀《弟子規》,然後安排孩子的學習。

 

全家人一起做飯,孩子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動手能力。

 

快到中午時,胡濤則和媽媽一起擔任了大廚的角色,為家人準備豐盛的午餐。前不久媽媽還組織全家人一起撿乾枯的樹枝當柴火。

 

柴火燒出來的飯很好吃,它們是大自然的饋贈,胡濤說。

 

枯樹枝是自然的饋贈,人類將它們加以利用,燒出美味可口的飯菜。

 

胡濤的爺爺也是個半素食者。爺爺今年82歲了,年輕的時候因為胃出血做手術,之後基本就只吃素了。

 

村裡的其他老年人,有的中風、有的腿瘸,胡濤總覺得,爺爺身體這麼硬朗多虧了素食,奶奶深以為然。

 

全家一起做的古法手工豆腐,還保留著童年時的味道。

 

午飯後,胡濤會再次靜坐1個小時。然後看書、抄讀經典。

 

胡濤講,我們常常希望孩子熱愛學習,但是首先我們自己要以身作則。我希望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僅僅為了找個好工作或者擔憂不學習長大掙不到錢而學習。

 

8歲的女兒是爸爸眼中的小天使。

 

胡濤的奶奶有一個小菜園,每天都會去菜園裡轉一轉,看看地里的菜長得怎麼樣了,有時胡濤就陪著她。

 

奶奶菜園裡的菜,無需過多調料,就能觸動你的味蕾。

 

奶奶是個很無私的人,對後輩默默付出一直愛護著,對園中的蔬菜,也像對待孩子一樣,悉心地照料著。

 

去年湖北乾旱,70多歲的奶奶就每天早晚各挑一次水到菜園裡,不畏辛勞。對她來說,種下這些菜,就是要將它們好好地養大呀!

 

70多歲的老人家,每天都要親自到菜地里轉一圈。

 

奶奶還很會積福,剩菜的油水不倒掉,晚上可以用來煮麵條;洗鍋的水則會澆到菜地里。

 

有一天,胡濤陪奶奶到菜地里轉悠時,奶奶對胡濤說,將來我不在了,你要把菜地守護好。

 

當年,奶奶的媽媽也是這麼對她說的,現在她又對胡濤說了同樣的話。

 

 

胡濤覺得,這個菜園代代傳承。

 

不過,傳承的哪裡只是菜園呢?分明是不怕苦累、勤儉持家、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待植物、食物乃至自然的用心和愛護呀。

 

 

到了晚上,胡濤會陪孩子們玩耍。家門口有個小院子,這裡就成了大人小孩的遊樂場。

 

周末晚上七點,則是孩子們的燭光讀書會。每到這時,胡濤就和四個小孩坐在一起,圍著蠟燭一起讀書。在城市打拚已久的胡濤深知學習的力量,他希望能夠培養起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一如他對素食的熱愛。

 

和孩子們一起做手工。

 

胡濤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很滿足,對他來說,和家人在一起,每天安排得自律而充實,能夠不受干擾心無旁騖地做想做的事,這就是令人幸福的生活了。

 

03

食素眾相

 

這次調查中,我們看到不同年齡的階層的素食者在生活方式上有著各自的特點。

 

51-70歲年齡組中,由於孩子已經長大,大多數人有了更多的個人時間和空間。他們看新聞聯播練書法鍛煉身體跳舞學英語,或者心繫武漢捐錢捐物。自律充實熱愛生命的樣子,令不少年輕人都自愧不如。

 

31-50歲年齡組中,由於上有老下有小,大多數人更多地陪伴家人照顧孩子,疫情期間成了閉關修鍊廚藝的好時機。

 

12-30歲年齡組中,大多是學生和年輕白領。部分年輕人會學習各項技能,工作健身做飯擼貓;有些則會放飛自我睡懶覺追劇玩手機;還有一些表現出對自然和社會的關愛;可喜的是,因為多了和家人相處的機會,一些年輕人和家人的關係變得更好了。

 

年齡組:51-70歲

 

@曉風 女 58歲

山東青島 彈性素食主義者

 

早餐后聽古琴曲練毛筆書法,開窗通風擦地板,打開電視邊聽新聞邊鍛煉身體,準備午餐。午休后吃水果,聽音樂跳舞。晚餐后看新聞,做做操。

 

改變不了大環境可以改變自己,敬重生命熱愛生活,心態平和起居有規律,過自律的生活不浪費自己的生命。只有你自己變得更好,未來才會變得更好。

 

@上不橦 女 55歲

貴州六盤水 彈性素食主義者

 

和無疫情時差不多。每一天時間都填滿甚至計劃還完不成。家務、手工、讀書(平均1-2小時左右)、運動(現在最短10分鐘原地跑跳或者還要做操)、艾灸、燃艾草薰屋(1-2天一次)。

 

@ty628659 男 55歲

中國香港 蛋奶素食主義者

 

在美西雅圖,花光了所有積蓄和小金庫,還欠著供應商的貨款。夥同師兄們捐了超過2萬個N95口罩、2400多件杜邦400防護衣、1000個 Honeywill眼罩。另外介紹他人總共發貨超過5000磅防護服,應該是1800箱x25件。目前,又籌了26000元美金,還在籌備下一批物資。

 

@許姐 女 53歲

四川成都 彈性素食主義者

07:00左右做早餐(一家三口)

11:00做午餐

13:00午休1~2小時

15:00學英語

17:00做晚餐

19:00學英語

20~22點上網看電影

 

看到這個阿姨真心覺得,五十多歲仍在學英語,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年齡組:31-50歲

 

@艷zw 女 44歲

湖北 凈素6年

 

比較不擔心自己或家人會有被傳染的風險,因為我們一家子吃的是純凈的全植物性食物,加工過的食物很少吃。吃的健康,所以心裡和身體沒有負擔。

 

@Laura 女 42歲

廣東廣州  彈性素食半個多月

 

年前與兩位吃純凈素的朋友參加了一個純凈素廚的課程,感受到了老師及朋友們內在的安然,特別美好。

 

回來后也試著與家人分享純凈素,不僅僅食物,包括用餐環境和儀式感。這與我自己以前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更願意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淺淺 女 39歲

四川成都 蛋奶素 占星師

 

我是職業占星師,作為靈性工作者和素食者,深知這次危機的內在意義,也用自己的專業去提醒幫助他人。

 

因為非常放鬆,反而有了時間創作音樂。工作累了就玩音樂,創作了非常滿意的音樂。

 

@Miss陳簡素坊 女 35歲

安徽滁州 純素10年

 

看著公園樹枝上含苞待放的花朵,樓頂的鮮綠蔬菜葉,孩子純真的笑臉,感受陽光的溫暖,感受生活里的點滴美好,感覺很幸福!每一天都很感恩!

 

年齡組:12-30歲

 

@元寶 女 29歲

海南保亭縣 彈性素食主義10年

 

每日7點起床,早餐時間會看新聞或聽英語。

 

因為3、4月份有英語考試,所以8點半到11點半工作學習。下午背單詞、做習題、看英語視頻、讀書、處理工作。11點前後睡覺,冥想曲伴隨。

 

@soma 女 26歲

廣東深圳 彈性素食主義

 

這段時間最大的收穫就是開始自省。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人與人的關係緊密相連,一個人的選擇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別人。

 

近期看了很不錯的素食紀錄片,希望自己以後能做到純凈素。

 

每天充實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快樂地做飯、鍛煉、瑜伽、學習等等。並且與我父親緩和了20多年來極度緊張的關係。

 

@星水 女 20歲

天津北辰 蛋奶素食6年

 

很驚喜的是,在我獨自吃素好多年以來一直極力反對並且批判的爸爸,也開始認同吃素是很好的了。這是很了不起的變化,我用自己的行為,以及這個大環境,影響到了他。

小結

 

 

通過這次調查可以看出,大多素食者的生活充實而安定。很多人自信吃素對自身免疫力的助益,也能夠更好享受居家時光、安住當下。

很多人實踐著一些很不錯的生活方式,並從中獲益:

 

1. 早起冥想。通過問卷我們發現,不少人都提到冥想是保持身心健康愉悅的利器並長期保持著這項習慣。當遇到壞情緒時,冥想幾分鐘,便可以很快從情緒中抽離出來。

 

2. 讀書運動。帶領家人一起讀書運動,相當於組團打卡,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認知升級,還能令家人相處的時光更溫馨。

 

3. 關注健康。除了運動外(健身、瑜伽、八段錦是這次調查中排名前三位的運動方式),很多人提到艾灸,或用艾葉泡腳。

 

4. 寫作。寫作可以倒逼知識輸出,讓思考沉澱,令情緒宣洩。

 

5. 培養一個愛好或者學習一項新技能。無論攝影、做手工、聽音樂、畫畫還是烹飪。愛好是一個精神自留地,它們會幫助釋放壓力,並更好平衡自我與生活。(這次疫情,不少素食者也熱衷於研究新食譜,成了「中華小當家」)

 

6. 向家人學習。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和家人相處的時光,也是觀察和學習他們長處的機會。

 

7. 主動打電話聯繫朋友。疫情阻擋不了與外界的溝通,待在家裡,仍可以通過手機和親朋好友彼此關心、交流思想、獲得支持。

 

8. 發現自然的美麗瞬間,比如落日、一朵花、小鳥的歌唱等。

 

9. 打掃衛生、斷舍離。清掃房屋,內心也會跟著變得明快起來。

 

10. 力所能及地為疫情、為社會做些事。人在奉獻中更容易感受到價值感和愉悅感。

 

 

疫情的發生,

限制了人們的出行,但阻擋不了人對生命的展望。

在這段時光,

長養從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發現樂趣的能力;

反思舊有的生活方式並培養更好的生活習慣;

思考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並為社會謀福利;

 

積極關注疫情,從點滴處考量如何幫助國家乃至世界各國的受災群眾。

哪怕只是一次發自內心的關懷、一次用心的祈禱,

耳邊有歡愉,眼前有純真,心中有世界,生命就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