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要義104:不要去管外境的成敗得失,做你該做的事情,從人生中啟發內心功德

 

庚四、究竟轉依號  (妙覺)

 

阿難!從干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阿難!從干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阿難」,大心菩薩「從」初信位前之「干慧心」(干欲流、有流,出分段生死)起,歷信、住、行、向、四加、十地、而「至等覺」后心「已」,於「是」等「覺」位中「始獲金剛」喻三昧所持「心中」之「初干慧地」,(干無明流,永斷無明,出變易生死)。此菩薩「如是」經歷「重重」階位與斷證,「單」數有七「復」數有五共「十二」種階位,「方」得「盡妙覺,」而「成無上道。」

 

「從干慧心」:「干慧」共有兩個:一是初, 信前之干慧,是最初的干慧。第二個干慧是在等覺后心,未到妙覺之前。眾生共有三種流:欲流、有流、無明流。「欲流」及「有流」若斷,即出分段生死。若依本經圓頓教,則初信時所證者即是「干」此二流(欲流及有流),故圓頓教之初信菩薩已斷分段生死。然而欲斷「無明流」而出變易生死,則須更發大心,從初信向上,再歷五十九位,累位分分斷證,至等覺后心,方才以「金剛喻三昧」之力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或稱「潤生無明」),方才永斷無明,二死永亡,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為妙覺菩薩。以妙覺如佛,唯俟因緣成熟,次補佛位,稱為補處菩薩。

 

「至等覺已」:指至等覺后心。

 

「金剛心中」:指金剛喻定所持之心。

 

「初干慧地」:「初」,初得。「干慧地」,此指第二個干慧地,以干無明流,永斷無明,二種生死之水永盡,故稱干慧地。又,此時仍未與如來之妙莊嚴海相接,故名「干慧」,須到十方如來親手灌頂、授佛職位之時,方入一切如來薩婆若海。

 

「如是重重,單復十二」:「重重」,一重又一重的階位與修證。「單」,單數者有七:干、暖、頂、忍、世、等、妙,共七。「復」,複數,即十數者,共有五:信、住、行、向、地。「十二」,單七與復五相加,共為十二種階位。

 

這地方講到成佛究竟圓滿的相貌。從最初的干慧地,干慧地所修行的是三漸次…

 

楞嚴經要義104:

 

凈界法師宣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義。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講義230面

 

庚四、究竟轉依號

 

這地方講到究竟圓滿的妙覺他的轉依的功德,這轉依的功德其實是有二層的差別:

 

第一層、是從干慧地到等覺菩薩的階位,這個菩薩稱性起修以後,明白如來藏妙性圓三諦理,依止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真如理而生起的三漸次,三漸次其實就是戒定慧。這時候,到達了干慧地,「六根不偶,欲習初干」,調伏三界的煩惱,乃至到了等覺菩薩,他成就了金剛喻定,金剛心中得到金剛喻定,這個等覺菩薩止觀的力量特別堅固,像金剛一樣,這時候他在金剛心中有生起一個干慧地。也就是說,我們在斷無明煩惱的時候,是有重重單復十二種的差別,才能夠窮盡妙覺。

 

為什麼叫重重單復,要二重呢?第一重就是從干慧地,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暖、頂、忍、世第一,到十地、等覺,乃至金剛心。他第一重是斷無明的正使,無明煩惱的現行。第二重他入了金剛心以後,到了等覺菩薩的后心,入了金剛喻定以後,他還要再從前面再走一次,他要從金剛心中的干慧地,金剛心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暖、頂、忍、世第一,到金剛心中的十地、等覺,來斷無明的習氣種子。

 

他要經過二重,這個諸位懂了哦!第一重斷無明的煩惱,第二重斷無明的習氣。就好像一個杯子,它裝了酒,你把這酒倒掉以後,它裡面還有一些氣味,入了金剛心的時候,他要把前面干慧地的習氣再把它斷掉,所以我們習氣是最後斷的。

 

《唯識學》的觀念也是這個觀念,《唯識學》說:俱生的種子是不能斷的,我們地地都是斷它的現行,只有到最後「金剛道后異熟空」,這時候的種子,在金剛心中突然間頓斷煩惱、所知障二種的種子。就是這個意思,它二重,第一重斷煩惱的現行,第二重斷煩惱的種子。

 

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整個修行的階位講完了!

 

己三、合結諸位次由三行而成

 

把前面修行的位次作總結。分三:

 

庚一、總以止觀結。

庚二、正以三行結。

庚三、復以邪正結。

 

庚一、總以止觀結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凈修證,漸次深入。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凈修證,漸次深入。

 

於「是種種」菩薩「地」位中,菩薩「皆以金剛」三昧力「觀察如幻」等「十種深喻」 (如幻、如化、如焰、如影、如響、如夢、如虛空、如犍闥婆城、如境中像、如水中月),菩薩於自住之「奢摩他」定體之「中,用諸如來」 所傳、不共凡外之「毗婆舍那」 慧觀,以為「清凈修證」如是十種深喻之觀,「漸次深入」無上智慧。

 

「金剛觀察」:「金剛」,指金剛三昧。又金剛者有多義:一、不動、二、不壞、三、而能壞他、四、最堅、五、珍貴無上。以此比喻金剛三昧能令行者身心不動,不為一切諸魔煩惱所動;不可破壞,而能破壞一切煩惱,及內外四魔,其心堅定勇猛,無有能及者,故最尊最上。菩薩住此三昧,而以三昧力觀察一切法,故稱「金剛觀察」。

 

「如幻十種深喻」:指如幻等十種深喻。十喻為:如幻、如化、如焰(如火焰)、如影、如響(迴音)、如夢(如夢中所見)、如虛空、如犍闥婆城(海市蜃樓)、如境中像、如水中月。如是十喻皆比喻一切諸法不可得,無能取所取故,如是觀了,能所垢盡,心明智現。

 

「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奢摩他」,止,即是定體,是菩薩所自住。「毗婆舍那」,觀,即觀法或觀智。

 

世間之凡夫、乃至外道,亦有修定(止)者,但「毗婆舍那」觀則為我佛如來之所特有者,不與外道、凡夫共;也就是說:種種「毗婆舍那」妙法皆是佛教的特色、特殊教法,或特殊智慧;菩薩以修習如來所傳之如是珍貴觀智,故能破惑證真,修斷三流(欲流、有流、無明流),出二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諸外道,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亦不能斷少分惑,仍在三界之中,因為他們只「有定無慧」,無有如來所傳之慧觀,故不能開真實智慧,因此無定慧等持力,用以破無明等諸惑。菩薩以自住「奢摩他」定體,而修習「毗婆舍那」,起觀慧之用。「奢摩他」如武士本身之武術功夫;「毗婆舍那」如寶劍。有功夫、有寶劍,於斷煩惱即得自在。

 

用整個圓頓止觀來總結前面的階位。

 

「是種種地」,這地方包括干慧地到金剛后心。當然他所經過的過程不同,他所經歷的地地的過程不同,所破的障淺深不同,但是他的修學方法其實圓教是完全一樣。就好像蕅益大師常常講一個譬喻說:你去鑽一個很厚的牆壁,它的結構當然淺深不同,越外面越薄,越裡面牆壁的結構越堅固,但是它能鑽的鑽頭就是一個,就是一個鑽頭一路的鑽進去。

 

在整個修行位次當中,依止的智慧是什麼?金剛觀察。這個「金剛」就是依止不生滅心,所生起的空假中的三觀。這三種觀因為他依止不生滅心稱性而起,所以不可破壞,就像金剛一樣,這地方指的是能觀的智慧。他所面臨的境緣是,如幻十種深喻;所觀的境…當然菩薩的所觀境有二種,一種是眾生法界,一個是佛法界,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這十種的譬喻。我們根據古德的批註,把它念一遍:「一幻,二陽焰,三水中月,四空中華,五穀響(山谷裡面的迴響),六干達婆城(海市蜃樓),七夢,八影,九像,十化」。

 

總而言之,他把眾生法界跟佛法界都當作是夢幻泡影,如水中月,如空中華。依止奢摩他,一心三止:簡單講以一心真如為止,依止一念心性稱性而起,以心性為止,生起毗婆舍那,而生起空假中三觀,經過這樣清凈的修證。

 

什麼叫「修」呢?

蕅益大師說:稱性起修名之為修,全修在性名之為證。

 

如是漸次的深入,慢慢慢慢一層一層的假借外在的因緣,對治心中的障礙,開顯內心的功德。層層的、慢慢的就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往內深入,最後成就妙覺、成就佛道。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圓教的修學,稱性起修的思想就是「如幻三摩地」。你要知道什麼叫如幻三摩地,你就知道什麼叫稱性起修。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你好好體會,你就知道什麼叫「稱性起修」。

 

這故事是發生在最近美國一個大學生的事情:在美國柏克萊大學,有一個體操的選手,這個選手他的名子叫丹米爾曼。這個丹他很小的時候,他就經常看人家在表演體操,他就很喜歡體操。他小學的時候就參加體操隊,他非常的有天份,而且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幾乎平常不是上課睡覺,就是整天在體操的教室裡面練習體操。因為他生命當中只有一個宗旨:就是得到奧運金牌。他也因為體操的關係,就進入了柏克萊大學,他整天就是跟體操隊的人在那個地方練習。經過一年的時間,在奧運之前都有一個會前賽,就是美國全大學杯的一個總比賽,誰得到冠軍就代表美國參加奧運。當然這會前賽是最重要的,還有一年的時間就要比賽,大家都加緊的練習,他是全校教練最看好的體操選手。

 

後來他就在將近比賽的前一年,他發生了車禍,他騎摩托車跟一部汽車相撞,整個人飛起來,就把右腿給撞斷了。撞斷了以後,經過了復健快半年的時間,雖然慢慢慢也就恢復。但是他恢復以後,他又到體操隊,在練體操的時候他就覺得力不從心,他已經沒辦法表現出他之前的水平出來。所以他的同伴也慢慢的遠離他,教練也跟他講說你沒有希望了,你要永遠退出體操隊,另謀發展。他覺得非常沮喪,因為他覺得他從小就立定要在體操當中有所表現,而得到奧運金牌。所以他晚上經常從惡夢中醒過來,那個車禍對他的殺傷力太大了,毀掉他整個生命的理想抱負,甚至於把他生存的鬥志完全破壞。

 

有一天,他突然間從惡夢中醒過來以後,他就睡不著覺,他就到外面去散步,走著走著,看到一個夜間的加油站,有一個老人家在為別人加油,他就走過去,他問:你整天這樣加油不會很累嗎?老人說:不會啊!我在服務人群,很快樂!老人家加油完以後就跟這個年輕人丹聊說:我看你心情不太好。他說:對啊!我受傷以後,我一直不能表現我的水平,所以我很沮喪。老人家說:那你先放下吧!你現在也沒事,你乾脆來跟我一起加油,為人家加油,我們也可以順便聊一聊。這個年輕人因為他每一次跟老人家聊完以後,心情就很開朗,二個就做朋友了。

 

有一天,他要回去的時候,老人家說:你明天早上把登山鞋帶來,我帶你去一個非常美好的地方,你看了會很歡喜。這個年輕人因為今天心情很不好,他想說一個美好的地方,心情就很愉快。第二天早上就把登山鞋帶過來,老人家就帶他去登山,一路爬山有說有笑,爬了三個小時,爬到了山頂。爬到山頂以後,年輕人說:你不是要帶我看什麼美好的東西嗎?美好的東西就在你的當下。丹他就往地上一看,一塊石頭,他就把它拿起來說:這塊石頭嗎?他就把它丟掉。老人家說:你今天為什麼會挫折呢?你啊!太重視結果。他說:我跟你講說帶你到美好的地方,你看一路走來,我們二個人聊得很快樂,欣賞很多的風景,隨著我們每一次的爬高,它的風景就不斷的變化,結果你看到一個石頭,你把它拿起來又丟掉。就像你去追求奧運金牌一樣,你得到了金牌,你還是要失掉,就像石頭一樣,結果是會失掉的。;奧運金牌你這一次拿到,下一次就被取代,你還是要失掉的嘛!

 

他說:你既然喜歡體操,你就應該把體操當作你人生的歷練,而不是去追求金牌,你的問題點就是你的得失心太重,你要用體操的因緣來訓練你內心的專註力、忍辱力,當作你人生的一個理想抱負,不要去管外境怎麼樣,把它當作一個人生自我的完善,用體操來啟發你內心的完善。從每一個動作當中,你身心的柔軟專註,來培養你內心的功德。這個年輕人聽了以後恍然大悟,他回去以後還是繼續的練體操,但是心態完全不同。後來,經過半年以後,他那時候就不敢再跟大家一起練,都是別人下課,晚上以後他偷偷的跑到體操室去練。但是他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要得到金牌,他把所有的得失完全放下,專註每一個動作,完全用這一念心去觀注體操。

 

老人家說:用心去體會,不要用慾望來觀察人生,要用那一念心來觀察人生,慾望就是你的名言分別。你看我們前面《楞嚴經》一路講來,六根、六塵、六識,產生一個識,識就在我們的心中一直在動、動動動,一直在引導我們。他說:你要把要得到金牌的名言分別把它破壞掉,活在當下每一個動作。結果,他開始練體操,他進步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後來他過去很多很難做的動作,比方說,他從上要跳下來的時候,他要練習三個滾翻然後才著地,他現在可以做到。後來在正式比賽的時候,教練本來不讓他參加,他說:教練你站在那邊,我表演給你看。他一上去以後,所有的人都嚇呆了,他的表現不但不會因為受傷,反而表現得比以前更好。後來他參加柏克萊大學的比賽,得到柏克萊大學的冠軍,又代表柏克萊大學參加全美國大學,又得到全美國大學的冠軍。

 

他的成功,很多體操隊的選手去請教他,你是怎麼做到的?他說:依你們的技術,你們每一個人都做得到。他說:你們的心態錯誤,你跟我過去一樣,你不能用慾望的心來做事情。他說:我去訓練體操就是要得到金牌,得到金牌我才能夠感受到我人生,讓我活得快樂啊!他說:你這觀念錯誤,慾望會讓你痛苦,而且是事情做不好。你一定要依止不生滅心,稱性起修,不要用慾望來訓練體操,要用你那個明了的心來做體操,「無不從此法界流」,用你的心去做體操,所有的體操還是在追求自我的完善。後來他這個觀念啟發了很多人。就是你不要去管外境的成敗得失,做你該做的事情,從人生當中啟發你內心的功德。

 

這個思想就是我們這段經文說的:「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在一心真如的心中,生起「毗婆舍那的三觀,清凈修證,漸次深入」,道理是一樣。這是把前面的修行位次作總結,總而言之,都是依止一心真如,不要依止意識分別心。

 

庚二、正以三行結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阿難,如是」 正修「皆以三增進」 (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為深固正因「故,善能成就」 信、住、行、向、四加行、地、等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三增進「,即前所說之三漸次:除其助因、刳其現業(略言:「除因、刳性、違業」)。以此三增進為深固之正修基礎。

 

附及,本經最珍貴處,即在於此!——雖開示甚深理,亦從基本一步步教起。又,「三增進「、」四種清凈明誨「、」五十陰魔「,實為本經最最寶貴的妙法之一。

 

「五十五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請讀者大德注意:此五十五位系略去了信位前的「三漸次位」與「干慧地」,以及最後的妙覺。因為「三漸次位」及「干慧地」為入正位前的「前方便」,而妙覺則是已達菩薩之無學位,非同於前面有學之修證位;因此,此處的五十五位修證位雖不言及前後之五位,但義攝在其中。是故,大乘圓頓菩薩六十位修證之次第,茲作略語,以便記誦如下:「漸、干、信、住、行、向、加、地、等、妙」。

 

其實整個修學位次,當然有淺深的差別,但是能增進的就是三漸次,就是正行圓頓止觀,助行就是持戒,還有《楞嚴神咒》。依止這樣的三漸次,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我們前面講五十七位,要把干慧地扣掉,干慧地它是路,但是它不是真;妙覺是真,而不是路,因為妙覺是結果不能講路。把干慧地跟妙覺去掉,就是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庚三、復以邪正結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你能夠照前面的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這叫作正觀。假設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的時候,用有所得的意識分別心來起觀,這樣是邪觀。你一開始邪,你後面一路走來就是邪。《楞嚴經》修學只有一個思想,就是破你心中的名言分別。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但是不要老是被你的妄想不斷的牽動。這就是以不生滅心的根本思想。在這一段當中,蕅益大師他的判定邪正,他提出三個看法,他說:以三事來判定邪正。

 

一、「安住」圓頓止觀性修不二,名之為正。你在修行當中一定要性修不二,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你所有的修學依止一念心性而生起,最後還是開顯一念心性,以不生滅心來當本修因,這叫作正。

 

二、「過程」知由三漸次,正助並修,戒乘俱急,名之為正。在修學的過程當中,理觀叫作乘,事修(持戒),這二個都很重要不可偏廢,一方面理觀,一方面事修,這個叫作正。

 

三、知六而常即,而不生退卻;知即而常六,而不生憍慢,所以能夠理事無礙,名之為正。在道理當中我們產生信心,在事相上,我們點點滴滴一天一天的進步。前面講到漸次深入,我們只保證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事要漸修,名之為正。

 

三重的差別來判定邪正。到這個地方,整個修行的位次講圓滿了。

 

乙四、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

 

佛陀到這時候,其實整個修學的內涵、修學的位次已經講圓滿了,但是佛陀都沒把經題定下來,所以必須由大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來提經題。經題當中它彰顯了三個內涵:

 

一、彰顯本經的「體」,本經的題就是第一大科: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是所依的理體,就是我們講的不生滅心為體。

 

二、圓宗,就第二科:「空假中」三觀的正助雙行,叫作「宗」。

 

三、圓「用」,第三科講到修行的位次,功德力用。

 

分二:

丙一、文殊問。

丙二、如來答。

 

丙一、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云何奉持者:奉以自修,持以化世也。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當何名是經」:經名為令得總持之要,因其名而思其義,能提綱挈領故。

 

「奉持」:奉行持誦以自修化他。

 

文殊菩薩代表大乘的實智(真實的智慧),所以他這時候在大眾法會中從座位而起,而白告佛陀,他說:「我們應當如何安立這部經的名稱呢?蕅益大師說:問本經的題。二、我及眾生云何奉持?這一段是問本經的宗趣跟它的功德力用。」第一個問是問體,第二段是問宗跟用,等於是本經的體宗用。

 

 丙二、如來答 分二:

 

丁一、別答五名。

丁二、總答奉持。

 

丁一、別答五名

 

依體立名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啰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凈海眼。

 

這一段的經題是彰顯本經所依的體,就是我們常說的「稱性起修」。

 

菩薩的菩提心所產生的波羅蜜,都是依止不生滅心而起的。所以他這個地方是經名--《大佛頂》。這個《大佛頂》就是我們常說的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不生滅心」,揀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不能夠根據六根去接觸六塵,根塵碰撞而產生一個識,不能依止這個,不能產生意識分別。所以你為什麼修行佛法?只有一個理由:依大佛頂而修。

 

你的心都不能依外在的因緣,從《楞嚴經》的角度,你說我為了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而修學佛法,這個都不對的。這意識分別心嘛!六根去攀緣眾生苦的境緣,產生一個慈悲的意識分別,這樣子都是屬於生滅心,這個菩提心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整個修行所依的理體就是《大佛頂》,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明了的心性。

 

「悉怛多般怛啰」前面的《大佛頂》是約顯教來說;密教就是「摩訶悉怛多般怛啰」。「摩訶」是大,「悉怛多」是白,「般怛啰」是傘蓋。海公說:其實「大白傘蓋」就是《大佛頂》,道理是一樣,一個是密一個是顯。

 

「無上寶印」,大佛頂性是無上之法。為什麼是「印」呢?因為所有要成佛的人都必須要經過這個過程,「以心印心」。如果你所依止的心不是這種心,那你根本就過不了關。「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盤門」,前面我們講過,十方諸佛要成佛,沒有一個人意識分別心根據一時的衝動來學佛的,沒有這回事情!都要明白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起修的,這是一個無上寶印,這是「以心印心」的法門。十方如來清凈海眼。前面是講所依的理性,這地方是依止理性所產生的智慧。依止不生滅心產生清凈廣大的智慧眼,依止不生滅心產生空假中三觀,叫「清凈海眼」。這個標題偏重在「體」所依的體性。

 

依用立名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救護親因」:「救護」,如來以神咒救護阿難等。神咒,表如來不可思議之業用;神者,不可思議也。「親因」,本因,主因,最後之因。如來之所以能以神咒救護阿難,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如來之悲智,以大悲故願度,以大智故能度。若但有智而無悲,即雖能亦不願為;若但有悲而無智,則雖欲度亦無能為力,所謂心餘力絀是也。故須悲智雙圓,此為救護之親因。

 

「度脫阿難」:阿難乃一類人之代表:已悟且欲出離者,雖想出離,但有心無力,是故請示法門,爰有此經。又,「阿難示墮」之場景,也只是代表:代表最易令眾生沉淪者為慾海,而彼淫慾亦是代表一切欲之海,非只是指淫慾而已。故知阿難實為大權示現。

 

「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悟后出家之法名。這又是另一類人的代表:代表原來迷而不肯出者,以其無明貪愛特別熾盛,而不能自已故。這兩種人(「已悟欲出」者及「迷不肯出」者),如來皆能以無上不可思議神通智慧之力,導之轉變,而為度脫。可見如來悲智之體用甚深稀有。

 

「得菩提心」:「菩提心」,覺心,指已覺了之心,非只是「求菩提的心」;亦即是已悟了、已見自本性之心,或是本妙覺心。

 

「入遍知海」:「入」,體入。「遍知海」,即正遍知海,以如來之正遍知覺無量無邊,故以海來比喻之。因得本妙覺心,故能體入如來的正遍知海,得佛寶藏。

 

這段的經題偏重在功德力用。這部經有什麼功德力用呢?「救拔親因」。「親因」蕅益大師說:就是親因緣。救拔誰呢?一個是阿難尊者,一個摩登伽女,這二個出了狀況,佛陀才宣說《楞嚴咒》,才宣說此經。所以這部經主要的親因緣…當然如果說講得更遠一點,末法眾生都是救拔的對象。但是他當時直接的因緣,的確是因為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的事情而宣說的。

 

阿難尊者他是一向多聞,未全道力,背很多道理,但是都活在意識分別心中;性比丘尼是淫心熾盛的淫女。這二個人一個是煩惱很重,一個是分別心很重,結果二個人因為這個教理以後,得菩提心,入徧知海。前面是說它所救拔的根機,這以下講他得到的利益,都能夠發起菩提心,而成就正徧知。「正」講大乘的實智,空觀的智慧;「徧知」是講菩薩的假觀。

 

依宗立名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依宗立名)「如來密因」就是前面的體,十方如來的秘密之心,非凡夫二乘跟權教菩薩所能了知的,叫作密因。「修證了義」正是講到本經的宗,空假中的智慧,依止空假中才能夠達到修證了義。「宗」就是它修學的方法。

 

體宗立名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體宗)「大方廣」就是《大佛頂》,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妙蓮華」是講譬喻,它是出污泥而不染。這二句話都是講體和宗。

 

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依體所產生的智慧是十方諸佛之母,十方諸佛都是依止稱性起修的空假中三觀而成就的,而且這樣的一種智慧能夠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叫陀羅尼咒。

 

因果立名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按此經原系中印度,那爛陀寺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故名《灌頂章句》。此依總彰別,意顯此經,所有章句,皆屬《灌頂部》出故。

 

「灌頂章句」是講它的出處,因為本經是出至於灌頂部所錄出的,屬於〔密教〕部,叫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是講整個修行的因地,它有五十五位的真菩提路。它的果就是成就《首楞嚴》,堅固而究竟圓滿的真如。依止一念心性而修學,最後還是會歸到一念心性的真如,叫《首楞嚴王三昧》。這個地方等於是佛陀安立了五個經題,包括體宗用。

 

丁二、總答奉持

 

汝當奉持。」

 

蕅益大師把「奉持」這二句話講得非常的妙。什麼叫「奉持」?他說:你不管做什麼,法法銷歸自性,這個就是「奉持」。

 

前一段時間我去正覺精舍聽清公上人上課,我覺得他老人家上課那真的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建議你看看清公上人上課。他老人家上課,他不管你下面幹什麼,他都不管,睡覺的睡覺……他都沒關係,他講得自得其樂。他講課就是完全「稱性起修」,從內心講出種種的法義,這個法義還是開顯他自心的功德。

 

所以「稱性起修」的菩薩是什麼意思?因為外在的因緣你控制不了,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是這個意思。所以稱性起修的人,沒有所謂的末法時代,沒有這種事情!心性還有過去現在未來嗎?佛陀在世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就是這一種相貌,現在還是這個相貌啊!當然你要說,我是假借外境在修學,那的確是末法時代,那你感覺的出來,那真的是魔強法弱的時代。但是要法法銷歸自性,那就是事在人為,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正法、像法、末法。你那一念心能夠轉過來就是正法,你能夠把你自己生起的妄想,把它不隨妄轉那就是正法;那你跟著你妄想在動就是末法,就在一念之間而已嘛!「汝當奉持」就是說,就在你當下那一念當中,你的分別心生起的時候,你的觀照力要現,不迷、不取、不動,你做你該做的事,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這是「汝當奉持」。

 

乙五、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

 

其實前面的理觀講得很詳細,其實後面這二大科,佛陀在講事相的因緣,一個是破戒的惡法,第二是對治五陰魔境。借破戒惡法為問端,這地方的破戒二法,在經典當中提到三個人,第一個寶蓮香比丘尼,第二個琉璃大王,第三個善星比丘。他們整個破戒跟破戒的過程來當作問端,佛陀趁這個機會,廣泛的說出三界的業因跟三界果報的種種差別。一般我們講六道輪迴,這個地方講七趣是包括仙道,把仙道也加上去。

 

分二:

丙一、申請。

丙二、示答。

 

丙一、申請 分二:

 

丁一、經家敘益。

丁二、當機正請。

 

丁一、經家敘益

 

這一段是結集經典的人來敘述阿難尊者所得到的利益,不是阿難尊者自己說的,是結集經典的人把它描述出來。

 

敘所聞法  

 

說是語已,實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啰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

 

「說是語已」佛陀講出前面五種經題以後,講到本經的體宗用以後,阿難尊者跟法會大眾,得到如來的開示。開示什麼呢?「密印」,成佛最關鍵的一個無上寶印,就是你一定要找到你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來當起修。這個密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摩訶悉怛多般怛啰」,大白傘蓋的意思。得到這個「體」,而且得到本經了義的名目。

 

明所得益  

 

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謂以悟中之定慧力而斷六品思惑。「修心六品」,此六品思惑因為是屬於修道位所斷者,故稱之為「修心」。「六品」,即六品思惑。「微細煩惱」指思惑,以思惑微細,非凡夫所能見,故稱為微細煩惱。若斷此六品思惑,便證二果斯陀含。又,以阿難在此以前已斷三界見惑而證初果,故今進一步而證二果。關於三界見思二惑,詳見下面表解。

 

【詮論】

 

三界煩惱大類共分二種:一、見惑,二、思惑。「見惑」因為是見道位(初果須陀洹)所斷,故稱「見惑」,又稱為「見所斷惑」。思惑又稱「修惑」,因為是修道位所斷者,故又稱為「修所斷惑」。修道位即是從初果以上的二果、三果、及四果皆是修道位。(四果阿羅漢亦稱證道位,或無學位。)

 

見惑共有八十八使,其中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及無色界各有二十八使,合共八十八使,皆初果所斷。八十八使見惑之內容為:身、邊、戒、見、邪(五利使)及貪、嗔、痴、慢、疑(五鈍使)。五利使又稱為「五見」;五鈍使又稱「五毒」。

 

思惑共八十一品,其中欲界(五趣雜居地)共有九品;於二果時斷前六品,於三果時斷後三品。所余的七十二品思惑全部在四果時斷。

 

從這地方以後,他能夠頓悟禪那。這個「禪那」前面是了解體,這地方講到宗,依止不生滅心禪那(圓頓止觀),修習空假中三觀,而經歷了五十七個階位,從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最後成就一個殊勝圓滿的真如之理。知道這個道理以後,阿難尊者他的功德就講出來了,「心慮虛凝」,阿難尊者在這個時候,就把妄想的心轉成止觀的心,斷除三界當中修心六品微細煩惱。斷除欲界當中的思惑,前六品的煩惱。這時候的階位,從斷德方面等同小乘的二果,欲界的思惑有八十八品,他斷了六品。

 

丁二、當機正請 分二:

 

戊一、贊謝。

戊二、陳疑。

 

戊一、贊謝

 

阿難尊者一方面稱讚如來的威德,一方面敬謝如來甚深的大恩。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阿難尊者這個時候從座位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他說:「大威德世尊,「威」指的是讚歎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依止戒定慧而斷除了煩惱,名之為威;「德」佛陀能夠有種種的善巧方便來救拔眾生,名之為德。依止大慈悲的慈音,能夠無遮,不簡別眾生的貧富貴賤,平等的善巧開導一切眾生微細的煩惱,使令我今日能夠身心快然得大饒益,身心世界非常的愉快,色身非常的安然,而得到廣大的利益。這地方的「身心快然,得大饒益」,蕅益大師說就是前面的頓悟禪那的意思是一樣的。

 

這地方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菩薩得到《大佛頂密因》以後,會「身心快然,得大饒益」呢?

 

我們一般人啊!心是向外攀緣。我們一個人向外攀緣的時候,你會發覺成佛是很困難的,非常困難!因為你心一動的時候,一念方動烏雲遮,六根一發動去碰撞六塵,就把六識創造出來,整個我法二執一創造以後,整個世間上的事情就很複雜、弄得很複雜。所以我們覺得斷煩惱很難,要成佛道也很困難。但是你研究本經以後,你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稱性起修。你往內心去觀察的時候,你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原來煩惱是如夢如幻,無量的功德也是我本具的。所以煩惱是可以斷的,既然我本具的功德也可以開顯的,所以他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大乘的正信。

 

諸位你去看看『大乘起信論』,菩薩的起信,雖然剛開始仰仗佛法僧三寶這個助緣,但是他真正的起信是信根本。菩薩在修菩薩道的時候之所以不退轉,完全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從自他不二當中產生的那種菩提心,才真正的是大乘的信心。所以他到這個時候,雖然對阿難尊者來說,他的斷德等同二果,但是他對自己的成佛之道產生了信心,所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是這個意思。

 

這一段蕅益大師說,這一大科「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主要佛陀要強調持戒的重要。這一段的宗旨就是:「若無出世的妙戒,絕無出世的定慧」。因為前面一路走來,佛陀把空假中三觀講得很詳細,但是對因緣的斷惡修善、業果這一部分講的少,所以這個地方佛陀作一個補充,強調理觀不能障礙事修,事修也不障礙理觀。但是這一段這一大科的經文強調持戒的重要。所以蕅益大師說,這一段經文有一點「扶律談常」味道,就是《涅盤經》一方面談真如佛性,一方面強調持戒的重要,有扶律談常的意思在裡面。

 

附:扶律談常─佛陀一方面廣泛的探討空性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強調因果事相(戒)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