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要義103:所有的修行都在開顯自性的功德,都是一種歷事練心,如此而已

 

楞嚴經要義103:

 

凈界法師宣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義。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講義229面

 

壬二、別明加行

 

這一大科是講到,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也就是講到整個《首楞嚴王三昧》修行的位次。事實上圓教的菩薩,他的菩提道的過程主要的是依止二種根本,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空正見」。

 

菩薩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是真為生死而發了菩提心,我們首先思惟我們自己,在生死輪迴的痛苦而發起出離的道心,進一步我們觀察一切的有情也在輪迴當中,而生起救拔的大悲心,由大悲心如理的作意而生起四弘誓願,就形成所謂的菩提心。但是這個菩提心基本上要「空正見」的加以保護,才能夠增長廣大。「空正見」我們從本經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菩薩在運用空觀的時候他是二個方向的:

 

(一)、內空,他向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假中;空觀照了我們心性不變之體,它是清凈本然周徧法界;假觀是照了我們心性隨緣的作用,它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

 

所以它菩提心云何應住?你一定依止不生滅心而住。

 

你看六祖大師去參訪五祖的時候,五祖說:你為什麼來出家修學呢?他說:我不為別的,只為作佛。所以從圓教的思想,你出家的目地,你修行的目地,乃至於要弘護正法續佛慧命,這個都是心外求法,這個只能說是權教菩薩的發心。因為菩提心不能建立在一個外在的因緣,因為外在的事相因緣是變化。

 

比方說,阿難尊者看到佛陀的相好而出家。佛陀的相好是變化的,它會消失掉。所以我們的菩提心生起,為什麼要修學佛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我要開顯我自性的功德,我要成就佛道。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是假借這樣的因緣,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法法銷歸自性,是這樣的思想。菩薩不見外在有一法可得,離心沒有其它的法門,所以他整個稱性起修就是菩提心依止一念心性而住。這是第一個思想--「內空」。

 

(二)、其次,菩提心向外去接觸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時候,他也是要修「外空」,觀一切所緣境也是空假中三觀。為什麼呢?因為要破障。我們內心當中有三種障礙,煩惱障、業障、報障;以空觀破煩惱障,以假觀破業障,以中觀破報障。所以當我們講空觀的時候,我們講「菩提心跟空正見」,其實這「空正見」是包括假觀跟中觀在裡面,菩薩觀一切法空,他是不壞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菩提心第一個、依止內在的心性而住,第二、他開始依體起用的時候,用空假觀三觀破除障礙,而成就三德密藏。前面所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他的整個菩薩道的操作都這個道理,「稱性起修」。所有的修行,回過來還在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菩薩不見有一法可得,都是一種歷事練心,如此而已!你要掌握這個思想,你去看前面修學位次就很清楚。這地方講到四加行的修行位次。

 

壬二、別明加行

 

總  標   

 

阿難!是善男子,儘是清凈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阿難!是善勇子,儘是清凈,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阿難,是」 十迴向位滿心之「善男子」,已「盡」修「是清凈」無垢之「四十一心」(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其「次」當「成四種妙圓」 之「加」功用「行。」

 

「儘是清凈四十一心」:「盡」完成,盡修究竟。「四十一心」:指前之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共四十一位。以熾然修行而不住於相,故得稱為「清凈無垢」。

 

「四種妙圓加行」:「加行」,加功用行。菩薩「住、行、向」三十位稱為「三賢位」,以上十地稱為「十聖」,於由「賢位」入「聖位」之前,須再加功用行,「拚命一衝」(有若最後衝刺),方得入於聖位,而成「入地大菩薩」(一般所說「菩薩摩訶薩」當是指入地菩薩,或「地上菩薩」——「地上」為初地以上之意)。

 

故此「四加行位」為由賢入聖之轉折點。故此四加行位為本經所特有,以本經注重實際修證,故立此四加行門,以利實際上之修證。

 

佛陀招呼阿難說:「是善男子」,這地方指的是已經成就十迴向圓滿的菩薩,他已經窮盡了清凈無漏的四十一個階位,這四十一心包括了干慧地、十信、十行、十住、十迴向。其次,他必須要再成就四種妙圓的加行。

 

「妙圓加行」,為什麼講「加行」呢?蕅益大師說:因為你要進入初地之前,你要面臨一個障地的無明,障礙初地的無明,這個無明特別的堅固,所以你必須要加功用行才可以加以破壞。為什麼叫「妙圓」呢?蕅益大師說:雖然藏通別三教都有四加行,但是因為前面的三教都是依止生滅心、都是有所得。前面三教的發心不管發出離心也好,發菩提心也好,他的心都是建立在外在的世緣,或者緣眾生法界而發心,或者緣佛法界而發心,總而言之,都是以外境為住,所以不能叫作妙圓。這地方的圓教是法法銷歸自心,念念順從中道的實相,所以叫作「妙圓」。這當中有四個階位。

 

別  明

 

暖地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暖地。

 

「暖地」剛開始用佛覺,來當作自己因地的發心。「佛覺」指的是什麼?就是這個初地,他這時候已經十迴向圓滿了,而即將要進入初地,所以他把初地的本覺理性來當作自己的所觀境。我們講「稱性起修」,當然依止的是現前一念心性,但是每一個人心性的內涵是不同的,你看初地也是稱性起修,二地也是稱性起修,那他們二個的性德會一樣嗎?

 

蕅益大師說:也可以說一樣,也可以說不一樣。六而常即,二個都一樣,道理是一樣。但是淺深,即而常六,初地的心性當然跟你二地的心性不同。十迴向他當然也是稱性起修,但是他所開顯的性德跟初地的性德當然不一樣,但他要進步啊!那怎麼辦呢?他以初地的本覺理性,來當作自己因地的所觀境,不斷的去思惟觀察,用空假中三觀來開顯初地的佛覺。

 

經過一段的時間用功以後,「若出未出」,初地的本覺理性,將出而未出。講一個譬喻,比方說我們鑽木要去取火,經過一段時間的旋轉,木頭將燃未燃,火即將出來,但是還沒有出來,但是已經有溫度,有一個溫暖的相狀出現。也就是說,雖然初地的智慧之火,還沒有開顯出來,但是溫度已經形成了,這叫作「暖地」。表示這菩薩相續的用功,某種程度已經有少分的相應。六而常即者。謂眾生即佛。而漸次分之,則有六種階級。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凡夫到成佛,須有六個階段,而佛性是一樣的,所以就是「六而常即」。

 

頂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又以此自己加行之因心,成其初地,佛覺之所履,心為佛依,如足履地,體觀自心,即佛境界。而心相未能全忘,為若依;心相垂盡,為非依,喻如登高山,其身已入虛空,不過腳跟未離山頂,下有微礙。今下有微礙,故曰若依,身入虛空,故曰非依。礙而至於微,而心相亦復無多也。故結名頂地。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此菩薩「又以」自「己」加行之因地本「心」繼續向圓「成佛」道「所」必「履」之初地升進;然此時菩薩對於本覺之心仿「若」全部「依」循,又仿若並「非」全部「依」循(以仍有習氣未除滅故。)此境界即猶「如」人「登」上「高山」之頂時,其「身」雖已全「入」於「虛空」之中,但其腳「下」仍舊覺「有微礙」存在(以腳仍著地故),此境界「名為」四加行位菩薩之「頂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已心」,自己加行之因心。「成佛所履」,成就佛大覺所應履之地,指初地。換言之,至此位中,又以已因心,欲至果地所必經的初地。

 

「若依非依」:「依」,指依於自心之本覺。謂此時對於自心之本覺,彷彿有完全依循,又似並非完全依循。

 

「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就如人登山,當他登上高山之頂時,他的身已全部入於空中,但腳下還著地,地大為有質礙之物,因為此時只有雙腳猶著地,故稱為「下有微礙」。

 

「名為頂地」:謂頂地也是一樣,如人登高山(指修行無上法),「身入虛空」(指已修到此法之極高點,身心已體入真如無上之法,身心皆浸淫於真如法中),但腳下仍有微礙(指仍有習氣尚未除滅)。

 

圓瑛老法師的批註當中,他講這個譬喻講得很好,他說:「暖地就是佛即是心,頂地是心即是佛。」暖地是以佛德,把初地的佛德向內心中求,向內觀照自己即空、即假、即中,他不斷的深入,所以他把初地的功德慢慢的開顯出來,就像鑽木取火,不斷往心中真如的木頭去鑽。所以「佛即是心」,佛德從心中去鑽求;而頂地「心即是佛」,他的心已經慢慢慢慢的出現少分佛的功德,「心即是佛」。

 

又以已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

 

「己心」指的是十迴向的菩薩,他空假中三觀的智慧,慢慢慢慢成就初地的本覺理性之所履;「履」,踐踏的意思。也就是說,它慢慢慢慢已經是安住在初地的本覺理性,有少分的安住,但是安住又不完全安住,「若依非依」,有一部分安住,但是又有一部分沒有完全安住。講一個譬喻,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一個人登高山,他很想要進入最高最高的山頂,乃至進入虛空,他的身體大部分已經進入虛空,但是雙腳的腳跟還沒辦法離開大地。也就是說,他即將進入虛空,但雙腳沒有離開大地,也就是說,他即將成就初地的智慧,但是他又沒有完全離開十迴向的部分,叫作「頂地」。若依非依,對整個初地的功德有一部分依止,但是又有一點障礙,「心即是佛」。

 

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暖地,即以佛覺,用為己心;頂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是心、佛猶存二相。加功至此,則心佛二同,所謂即心即佛也。佛覺泯為因心,因心泯同佛覺,雖心佛歷然,而因果融即,常於加行心中,見佛業用,亦於諸佛行處,洞徹自心,故曰:善得中道。但將證未證,心中明了,吐露不出,喻如忍事之人,若欲懷之於心,便欲訴向於人,有欲出之於口,又非可以話會。故曰: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此菩薩已達「心」與「佛二」者皆「同」不異,即心即佛,已「善得中道」妙義。猶「如忍事」於心而不言之「人,非」故欲「懷」之於心,亦「非」可「出」之於口,是「名為」四加行位菩薩所修證之「忍地」。

 

「心佛二同」:謂心與佛二者等同,也就是「即心即佛」。

 

「如忍事人」:忍事於心而不言之人。

 

「非懷非出」:「懷」,懷之於心而不說。「出」,出之於口。謂此忍事之人,並非想將事情懷之於心,亦無法出之於口。以尚未成就本覺大智,故「口不能言」,無法將所知所覺,訴諸言語。

 

圓瑛法師解釋就很好,他說:「即心即佛」,心佛不二。第一個「心」,當然是他第一個四加行的觀照力,「佛」指的他的所觀境,整個初地的本覺理性。他用它的空假中的智慧,不斷的去觀照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慢慢的深入,慢慢慢慢心佛二同,善得中道。他能夠慢慢的體驗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的道理。這種情況講一個譬喻:

 

如忍事人,非懷非出

 

他心中知道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他對這件事情已經了了分明,但是這件事情太重要了,不能向別人宣說,他很想要去宣說,但是又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非懷非出」,他知道,但是沒辦法表達出來,名為「忍地」,即心即佛。

 

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者:暖地中,即以佛覺,用為己心,尚存己心數量;頂地中,雖以己心,成佛所履,尚存佛履數量,此二皆迷中道之數量也。忍地中,心佛二同,尚存二同數量;此乃是覺中道之數量也。迷覺二字,雙貫中道之上,迷中道者:非謂迷了中道,乃因心中,所修之中道也。覺中道者:亦非覺了中道,乃果位中,所證之中道也。今則不但無迷,亦且無覺,下無己心,上無佛覺,若心若佛,二無所目,則數量俱銷,心佛雙泯,猶雲非心非佛也。南泉云:莫認心認佛,認得亦是境,古人喚作所知愚。馬大師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結名世第一位,此於世間法中,最為第一也。而於一念中,法爾亦具,此四加行。然此四加行,說雖次第,行在一時,所以名為妙圓也。七加行四位竟。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此菩薩於已心修證之「數量」之多寡、或增減已完全「銷滅」其念,能所雙泯,過一切量,於凡「迷」與智「覺」皆達於「中道」,離於有無兩邊,覺與迷「二」者皆「無所目」。(不成對待),無迷無覺,契入一真,入不二門,是「名」為四加行位菩薩之「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數量」,修證之多寡與增減。謂此位中之菩薩,對於已心所修證的數量之多寡、或增減,已完全泯滅,離一切量,過一切量,心佛雙泯。

 

「迷覺中道」:於迷於覺,皆達中道,「中道」者,離有無二邊也。

 

「二無所目」:「目」,對,即對待。即迷與覺已不成對待,二法銷泯,本自不迷,今亦不覺,入一真界,悟不二法門。

 

「名世第一地」:「世」,世間。一切世間法中,以此為第一,故稱世第一;再往上就是出世聖法了。

 

「世第一地」,圓瑛老法師說:「非心非佛」。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這個思想看前面第一句話就清楚,說「數量銷滅」,什麼叫「數量」?簡單講就是他有所得心叫數量。

 

蕅益大師他說:在暖地的時候,「即以佛覺,用為己心」,他心中還存有己心的數量,還存有一個能觀智可得,他依止能觀智。到頂地的時候,「以己心,成佛所履」,他還存有一個「佛履」,還有一個所觀境,還有一個所觀的初地覺性的執著。到第三忍地的時候,「心佛二同」,他還存著一個二同的執著。到了世第一的時候,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能所雙亡,這時候「二無所目」,迷覺中道,迷也不可得,覺也不可得,這時入了世第一,「非心非佛」。世第一下一個剎那,就「啪」!進入了歡喜地,把初地的無明給破壞了,這時候他的心性又更深一層。

 

我們講「稱性起修」,比方說你剛開始學《楞嚴經》的時候,你也是講這一句話「稱性起修」,但是你現在講「稱性起修」,跟你初學的時候那肯定不一樣,你對心性的深層更深一層。它的整個修行就是「無不從此法界流」。你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去拜佛、去修懺、去念佛,最後這所有的修德,還是讓你整個心性更加的智慧、更加的慈悲、更加的開闊。所以他是「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最後數量消滅,迷覺中道,名世第一。

 

辛四、明十地

 

「地」就是他的稱性起修,整個心性就像大地,更加的普遍、更加的圓滿。

 

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這個善男子是經過四加行圓滿的菩薩,他對佛果的大菩提已經能夠善巧的而成就少分的通達,得到少分通達,而且他的始覺智慧,已經能夠潛通如來的智慧,「盡佛境界」,他也能夠窮盡佛陀大般涅盤的境界。這個「覺通如來」是約著智德,「盡佛境界」是約斷德,名歡喜地。「歡喜地」,蕅益大師說:歡喜地的安立是在形容初地菩薩,他破了障地無明所顯現的初地真如的時候,他內心的相貌。為什麼歡喜呢?有二層意思:

 

一、對自己的歡喜,諸佛所得我已得之。原來諸佛所得到的這種真如,我現在得到了,我現在跟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覺通如來」,二個生命體相通了,不像之前二個生命體不一樣,就好像母子連心,小孩子跟母親同一鼻孔出氣,「覺通如來,盡佛境界」。他第一個歡喜:對自己內心的歡喜。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減少飲食、減少睡眠,現在終於,諸佛所得,我已得之,對自己的歡喜。二、眾生本具,我已證之。為一切眾生歡喜,原來每一個眾生只要他努力,他也可以做到,所以「慶己慶人」,生大歡喜。

 

初地所得的真如是什麼真如,讓他那麼歡喜呢?在『成唯識論』說:要證得徧行真如,他完全破除異生性的障礙,而入了平等無差別的真如理性。我們前面講到,前面的菩薩到了十住,他就破無明,圓教十住破無明,但是初地菩薩的真如跟十住菩薩的真如有所不同。初地的真如叫作徧行真如,普徧的在一切境裡面活動。在初地之前的真如,他不一定能夠普徧一切的境緣,比方他有時候可能在靜中,他能夠稱性起修,他心中不會動,永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但是他遇到逆緣刺激的時候,他可能就仁者心動,還是執著有外境可得。但到了初地就完全不同,他的真如是徧行真如,一切順逆的因緣,他都能夠稱性起修,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所以他生大歡喜,他已經是「覺通如來,盡佛境界」,佛陀也能夠在一切境緣當中,把真如的功德顯現出來,他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異性,指九界之性;前位覺通如來,即九界之異性,入於如來,平等之同性。雖同一佛境,而此境未亡,猶是清凈心中之微垢。因對異說同,異固是垢,同亦是垢。所以於無間道中,無修而修,定慧雙流;解脫道中,無證而證,並將此同性亦滅,是謂離垢清凈,故名離垢地。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此菩薩將九法界之「異性」皆「入」於如來平等之「同」性;即此「同性」亦是垢故,故「亦滅」「之,同異之垢皆盡,「名」 為二地之「離垢地」菩薩。

 

「異性入同」;「異性」,九法界眾生各異,故稱異性。此謂將九法界之異性(互異之性),皆入於如來之平等一性。「同」性即是一性。一性者,一真之性。

 

「同性亦滅」:入於一性之後,此一性亦為垢,故復滅之;同異二性悉滅,即一切垢皆盡,故名離垢地。

 

「異性入同」,承前面的初地的功德來說,初地菩薩的特色,就是把三賢位的異生性把它轉成初地的同生性,叫「徧行真如」。「同性亦滅」,這一段正式形容二地的功德,因為初地他剛開始進入了徧行真如,所以他對同生性還是有所執著。到二地的時候,同生性的執著也消除了,他已經任運自在了,叫離垢地。

 

「離垢地」它的真如在『成唯識論』上說,所證的叫「最勝真如」。什麼叫「最勝真如」?這個菩薩在整個菩薩戒當中已經是持戒圓滿,對於整個身口意的三業,乃至於微細的過失,乃至於無意的過失,不是故意的過失都消除了。他身口意的造作,任運的不惱害一切眾生,他的身業、口業、意業一發動出來,絕對不會讓眾生產生不歡喜,離垢地有這種功德。他那個真如的力量稱性起修,他依止一念心性的菩提心發射出來的身口意,他不一定會讓眾生得到更大的利益,但起碼他不會讓眾生惱害,不管是故意的、不管是無意的,都不惱害眾生,叫離垢地。他的真如特別厲害,最勝真如。

 

發光地

 

凈極明生,名發光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凈極明生,名發光地。

 

凈極者:前位同性亦滅,細垢已離,但未至離離;今將離垢之離復離,是為凈極。明生者:譬如古鏡重磨,垢盡之後,更加拂拭,則凈極明生,真覺顯露,靈鑒無礙,即所謂凈極光通達也,是名發光地。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凈極明生,名發光地。

 

此菩薩於前修行同異垢滅,而達於離垢;今離垢之離亦離,其清「凈」遠於「極」致因而光「明生」起,「名」為第三地之「發光地」菩薩。

「凈極明生」:於前第二地中,同異垢滅,成離垢地;今則離垢之「離」亦離,故其清凈達於極致。凈極之後,光明即生,如拭銅鏡。

 

前面的離垢地是在形容菩薩他的戒波羅蜜的殊勝圓滿,這個發光地以下到焰慧地,這二地都是在形容他的禪定的殊勝。內心當中因為禪定的轉深,所以清凈到了極限,而生起了廣大的智能,就像鏡子的污垢已經消除了,生起種種的光明。發光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勝流真如」,他因為禪定的力量,他成就殊勝的陀羅尼,來破除心中微細的暗鈍相。在三地之前的菩薩的真如,雖然他也稱性起修,但是他所依止的一念心性,在三地之前都還有暗鈍相,有時候忘失法義。到了三地的菩薩,他那個法義流入他的心中永遠不會忘失,銘記不忘的念力特別的強大,叫發光地。

 

這地方我要解釋前面一個觀念,剛剛忘記解釋在「異性入同」的地方,蕅益大師提出了疑問,諸位也可以看看蕅祖的批註,他有解釋,這個觀念很重要。十住菩薩就破無明證法身,在圓教裡面這樣講。為什麼在經典當中,還把三賢位的菩薩把他判它「異性」呢?他應該我等同入法性啊!十住菩薩他有資格跟佛陀說:我跟你共坐解脫船,安住在共同的法性,為什麼三賢位還叫異性呢?

 

蕅益大師說:在圓教當中雖然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但是我們要知道二層差別。從「六而常即」的角度可以說大家同入佛性,但是就著「即而常六」,那當然說有異同。我們也不妨安立前面是異,後面是同,畢竟蕅益大師說:有淺深差別故也!有淺深的差別,你前面的三賢位也是稱性起修,問題是你依止那個真如不普遍,不像初地以上那個是徧行真如,他可以在普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境裡面,產生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真理,把它不變隨緣的真理表現出來,但是在初地之前做不到。所以從即而常六,說有異同;從六而常即,同入佛性。

 

焰慧地   

 

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這一段也是在形容菩薩的禪定功德圓滿。「明極覺滿」,菩薩到這個地方,他的禪定,可以說他對整個四禪的功德,他的「入、住、出」,完全的自在,所以他心中的污垢完全的消除,他那種散亂的暗鈍相完全消除,心中的智慧也逐漸的圓滿,叫作焰慧地。焰慧地所證得的真如叫「無攝受真如」,也就是說,他想稱性起修,他那個「性」所依止的性德,那個真如,他已經不再攝受微細煩惱的現行,乃至於那種具生煩惱的活動,都被智慧的火焰給燒乾了,他不再攝受一切微細的煩惱,叫作焰慧地。因為他到焰慧地的時候,他的禪定的功德已經圓滿了。

 

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地前智名異,地上智名同。初地覺通如來,異性滅,惟一佛境,即同也。二地復經同性亦滅,由凈而明,由明而滿,再經兩地之修證,則前之異同,至此則杳不相及。及尚不能及,況超勝乎?故名難勝地。唯識謂此地,真俗兩智,行相違合,今令相應,極難勝故。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此菩薩所證者為「一切」地上之「同」相智(總相智)及地前「異」相智(別相智)「所不能至」者,「名」為第五地之「難勝地」菩薩。

 

「一切同異」:「同」,指「地上智」之同,亦即為地上菩薩(入初地以後的菩薩)所達到的真如一性、「總相智」之境界。「異」,指「地前智」之異,亦即地前菩薩(未入地的三賢位菩薩),各自所證的「別相智」。

 

到難勝地的時候…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要有一個觀念,我們在判定一個菩薩,你看他從初地到十地,他不是判定這個菩薩做了什麼事,不是!所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稱性起修,就是你依止的性德功力的淺深。不是說,初地菩薩做很多事叫初地,二地菩薩做得更多,不是這個意思。是他所依止的真如理,他的層次提升了,那他就入了更高的境界了。

 

到難勝地的時候,他所依的真如是什麼真如呢?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同」指的是初地到四地的智慧;「異」指的是三賢位的智慧。也就是說,五地菩薩他所證的真如叫作「類無別真如」。什麼叫「類無別」呢?在『成唯識論』上說:真諦是離一切相,俗諦是即一切法,這二者的形相是互相違背的。但四(五)地菩薩卻能夠把真俗二諦圓融無礙,真俗雙照極難勝故。這件事情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這二個的性質是完全背道而馳,一個是離一切相,一個是即一切法。但是這個四(五)地的菩薩,他卻能夠同時在一念心中,同時把這二個功德顯現出來,叫難勝地。

 

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前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前地。

 

從初地至此,銷異滅同,明生覺滿,復超同異,凡情聖解,悉已剷除。有為功用至極,即契無為真如也。性凈明露者:真如妙性,本來清凈,分明顯露,初得親證。然而真如,全體大用,當在八九兩地;而八地,真無功用,此地方到無為,始顯真如,但約性顯,而名現前也。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前地。

 

此菩薩由於在此之前,有為之功用已達至極之極難勝,於此位中「無為」的「真如」之體,其妙「性」本「凈」分「明」顯「露」,初得親證,「名」為第六地之「現前地」菩薩。

 

「無為真如」:在此之前,有為之功用已達至極(異相、同相、極難勝),是為真如之用,乃六地前凡聖共用,唯凡夫日用而不知,聖人用而了了。至此第六地真如之無為性,乃得全露,此為真如之體,唯聖獨證,不與凡夫共。

 

「性凈明露」:「性凈」,真如之體,雖起萬用,而能生諸法,然其性本凈。「明露」,分明顯露。

 

「名現前地」:真如全體顯露,菩薩至此方得初次親證真如現前。

 

現前地是他內全安住在無所為的真如,他的體性可以說是清凈光明,完全顯露無遺,叫現前地。現前地他所證的真如叫「無染凈真如」。說:殺盜淫妄是雜染法,戒定慧是清凈法。這個菩薩對染凈諸法的執著已經完全的斷除。也就是說,這個菩薩為了度化一種特殊的眾生,他甚至於可以示現種種的病行來度化他;也就是說,這個菩薩他顯現淫怒痴的時候,他從淫怒痴當中就可以增長他戒定慧的功德,他沒有染凈對立的差別,他的真如達到這種境界,「無染凈真如」,叫作現前地。『成唯識論』給它一句話,說什麼叫「現前」呢?「染凈平等,妙慧現前。」他那空假中的智慧一現前的時候,雜染法、清凈法都是平等的,他有那種功德力,叫現前地。

 

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此菩薩能窮「盡真如」之邊「際」,悉能知見,「名」為第七地之「遠行地」菩薩。

 

遠行地的智慧能夠窮盡真如的邊際,也就是說,他所證的真如可以說是豎窮三際,橫徧十方,深廣無涯,叫遠行地。遠行地他的真如叫作「法無別真如」。「法」當然有雜染法,雜染法指的是生死的流轉門,清凈法是還滅的涅盤門。遠行地的菩薩對生死涅盤二種法,都能夠平等的觀察,叫遠行地。遠行地也有一層意思,就是「有功用行住最邊沿」。到這個地方,他的有功用行已經圓滿了,他如理作意的修學到這個地方已經達到了真如最後的邊際,下一個地就入無功用行。

 

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承前既已盡際,乃得全體。一真凝然、湛寂不動。動即變動,而如理精真,無有變動,菩薩當住此地,遍觀諸法,諸法皆真,法法皆如,一塵一毛,一一無非真如自心。即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故名不動地。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此菩薩徹見一切諸法皆「一真如心」凝然湛寂,無動無壞,「名」為第八地之「不動地」菩薩。

 

一真如心」:菩薩住於此地,遍觀諸法,徹見萬法皆真,一切皆如,法界之中,一毛一諦,無非自心真如,是故不動不壞。

 

到了不動地的時候,內心只有一真法界的真如之心,名不動地。不動地他所證的真如叫「不增減真如」,這菩薩他已經沒有增減的相狀。比方說,我們偶爾去做一個閉關加行,我們感到我們內心的正念增加了;從閉關出來,到外面去走動以後,感到戒定慧又減少了。所以我們在八地之前的功德會有增減的差別相狀,到了八地以後,他入無功用行,他的整個功德是任運的現前。他不管是動、不管是靜,他的功德完全一樣,他沒有所謂的閉關修行、歷事練心,他沒有這種差別,對他來說都一樣,動靜一如,完全是無功用行。無功用行在『成唯識論』解釋說,像這個船開到了大海,有功用行好像什麼呢?就像船跟陸地還有距離,還有地心引力,所以你要不往外移,你不用力划,它會被吸回來。到了八地菩薩,他入了大海的中心,你不用去划它,任運的,風的力量會把它往前帶走。無功用行他根本就沒有如理作意這件事情,他證得了不增減真如。

 

善慧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菩薩於前位中得真如全體顯露,於此位中,則「發真如」全體之大「用,名」為第九「善慧地」菩薩。「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在「修習」上已「畢」其「功」,出世「功德」亦稱「圓滿」,此後只論證,不論修,修習到此為止,故「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發真如用」:發真如全體之大用。於前位中,真如全體顯露,至於此位,即起全體之大用。此位之前雖亦有用,然非全體之大用,以尚未全顯故。

 

「從此已往」:「已」,同以,自今以後,指第九善慧地以上,包含第十法雲地以及等覺、妙覺三位。

 

「修習畢功」:於修習已畢其功,亦即在「修習」上全部完成,此後只論「證」,而不論「修」,故言「修習」到此為止。

 

「亦目此地」:「目」,視,稱,當作。

 

「名修習位」:與「修習」相對是「證果」。九地是修習位,十地即是證果位,故稱「十地果位」。至於等覺、妙覺,亦是果位。因此可知,第十地以下皆是因位(修習位)所攝。

 

「發真如用」,前面的不動地是成就真如之體,善慧地是依止前面八地的真如之體,而發起真如隨緣的妙用,叫善慧地。善慧地所證的真如叫「智自在所依真如」。善慧地他已經成就四無礙的辯才,度化眾生的那種智慧辯才無所障礙。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這個菩薩從初住一路走來到善慧地,他整個自利修學的功德,不管是有功用行、無功行的修習完全圓滿,他的稱性的功德完全圓滿。也就是說,從初住到九地,它的自利功德圓滿。古德說:十地菩薩以後的菩薩他完全在利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為別人在做。因為到善慧地以後,他的自利功德完全圓滿。他不必說什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沒有所謂上求佛道這件事情,他的生命只有一個宗旨,就是下化眾生。

 

法雲地        

 

慈陰妙雲覆涅盤海,名法雲地。

 

從他自受用的功德,叫作「覆涅盤海」。這個菩薩的真如,我們講稱性起修,依止一心真如而生起種種波羅蜜的修行,他所依的真如就像天上的雲。天上的雲有二層意思:

 

一、從他自受用來說,他這個雲特別的廣大,能夠覆蓋整個大般涅盤的性海,他具足大般涅盤常樂我凈的四種功德。

 

二、從他受用利他的角度,他能夠慈陰,慈悲的庇陰一切的眾生。

 

他這個「妙雲」一方面覆蓋涅盤海,一方面庇陰一切有情眾生,名法雲地。法雲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菩薩他整個身口意三業得大自在,他能夠隨時的普門示現,廣度眾生,為眾生拔一切苦,給予一切樂,名法雲地。

 

在十地當中,蕅益大師做一個總結說:十地當中他所依止的真如,稱性起修的性德,我們在理解的時候橫豎二義:從橫的角度來說是,差即無差,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十地所依止的真如都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都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即一切相、離一切法,都是這個道理。從豎的角度,地地差別,地地深入。初地的真如、初地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跟二地的不變隨緣,那當然是淺深,地地差別,地地深入。

 

我們看菩薩的階位,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去注意的。我們看前面十信位的時候,十信位的菩薩在下手的時候,他是先修智慧,然後再修禪定,最後再修戒波羅蜜,十信是這樣子。但是在講到功德圓滿的時候,他是戒波羅蜜先圓滿、然後禪波羅蜜圓滿、智慧波羅蜜圓滿;下手的時候是慧定戒,圓滿的時候是戒定慧。他十地圓滿的時候是戒波羅蜜在二地圓滿,禪定波羅蜜在四地圓滿,後面的幾地就成就智慧,包括空觀的智慧,假觀的智慧。

 

辛五、明等覺

 

「等覺」這二個字有二層意思:一、他所證的覺性與佛相等,他的真如跟佛的真如是完全一樣的,沒有差別的。不像前面的十地,地地深入,地地的圓滿。到了等覺菩薩,他稱性起修那個「性德」,跟佛的性德是完全一樣,叫等覺。第二個意思、他望於妙覺,猶差一等。雖然二個人依的性德是完全一樣,但是還是有差別,差佛陀一等。到底差哪裡呢?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如來逆流者:謂如來因圓果滿,得證涅槃果海,因不舍眾生,倒駕慈航,逆涅槃流而出,入生死海,修因克果,此就斷果言之。若就智果言之,則如來出菩提覺際,而菩薩入菩提覺際,彼此正當相交,故云覺際入交。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一切「如來」皆是「逆」涅槃「流」而出,倒駕慈航,入生死海;而「如是」十地滿足之大「菩薩」則「順」法性流而「行而至」於無上菩提,佛與菩薩因而得於「覺際」互相涉「入交」接,「名為等覺」菩薩境界。

 

「如來逆流」:「逆流」,逆涅槃流而出,以一切如來不住涅槃,故逆涅槃流而出,倒駕慈航,入生死海。

 

「如是菩薩順行而至」:「如是菩薩」,指法雲滿心、十地滿足之大菩薩。「順行」,順法性之流而行。「而至」,而至無上菩提。

 

「覺際入交」:佛與菩薩即於覺際互相涉入相交。

 

等覺菩薩的稱性起修,佛陀也稱性起修,二個性是一性無二性,但是二個方向不一樣、方向不一樣,本質一樣。佛陀稱性起修的性德的方向:如來的性德是逆流,佛陀稱性起修,他那個性德發射出來的波羅蜜是「逆流」;是逆涅盤之流,而入於生死之流,佛陀是倒駕慈航,「月印千江,百界作佛」。等覺菩薩的他的稱性起修,它的性德是順行而至,他剛好跟佛陀的方向完全相反,他是逆生死流而順涅盤之流。二個人的方向不同,但是二個人卻在同一個地方產生了交集,「覺際入交」。佛陀的覺性跟等覺菩薩的覺性,二個人剛好一入一出,產生了交集。

 

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比方說一個家,爸爸要出去,一腳在外面,一腳在裡面,這個大兒子要進門,也是一腳在外面,一個腳在裡面,二個人在門坎的地方產生了交集,這個就是等覺菩薩。說體相相同,一個是攝用歸體,一個依體起用,這二個產生了差別,方向不同。佛陀他的真如的方向是要依體起用,等覺菩薩的真如是攝用歸體,方向不同,但是二個人的真如是完全一樣。等覺是所證覺體與佛相等。

 

庚四、究竟轉依號  (妙覺)

 

阿難!從干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成觀法師《楞嚴經義貫》

 

阿難!從干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阿難」,大心菩薩「從」初信位前之「干慧心」(干欲流、有流,出分段生死)起,歷信、住、行、向、四加、十地、而「至等覺」后心「已」,於「是」等「覺」位中「始獲金剛」喻三昧所持「心中」之「初干慧地」,(干無明流,永斷無明,出變易生死)。此菩薩「如是」經歷「重重」階位與斷證,「單」數有七「復」數有五共「十二」種階位,「方」得「盡妙覺,」而「成無上道。」

 

「從干慧心」:「干慧」共有兩個:一是初, 信前之干慧,是最初的干慧。第二個干慧是在等覺后心,未到妙覺之前。眾生共有三種流:欲流、有流、無明流。「欲流」及「有流」若斷,即出分段生死。若依本經圓頓教,則初信時所證者即是「干」此二流(欲流及有流),故圓頓教之初信菩薩已斷分段生死。然而欲斷「無明流」而出變易生死,則須更發大心,從初信向上,再歷五十九位,累位分分斷證,至等覺后心,方才以「金剛喻三昧」之力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或稱「潤生無明」),方才永斷無明,二死永亡,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為妙覺菩薩。以妙覺如佛,唯俟因緣成熟,次補佛位,稱為補處菩薩。

 

「至等覺已」:指至等覺后心。

 

「金剛心中」:指金剛喻定所持之心。

 

「初干慧地」:「初」,初得。「干慧地」,此指第二個干慧地,以干無明流,永斷無明,二種生死之水永盡,故稱干慧地。又,此時仍未與如來之妙莊嚴海相接,故名「干慧」,須到十方如來親手灌頂、授佛職位之時,方入一切如來薩婆若海。

 

「如是重重,單復十二」:「重重」,一重又一重的階位與修證。「單」,單數者有七:干、暖、頂、忍、世、等、妙,共七。「復」,複數,即十數者,共有五:信、住、行、向、地。「十二」,單七與復五相加,共為十二種階位。

 

這地方講到成佛究竟圓滿的相貌。從最初的干慧地,干慧地所修行的是三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