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臉

修行人的臉,該是怎麼樣的呢?偈雲「臉上無瞋是供養」,「口中無瞋出妙香」。那臉上的表情,言語的內容,全都是內里心意的表現,我們在舒顏開口的同時,就已經在為自己畫上文飾,因此有修沒修智者一望便知。­

14285404108756.jpg  

  菩薩與夜叉的故事,令人聞之心驚肉跳。它的大意是:古印度時,人們很崇敬文殊菩薩,想塑造菩薩的聖像,好做禮拜供養。但是菩薩的容貌如何呢?於是便找來一位全國長相最莊嚴的青年來作像模,塑成後果然相好莊嚴,人人望而心生法喜。幾年過去了,人們又想塑造夜叉的形象,於是便向監獄中,尋找一位形貌最醜陋的罪犯來塑像。完工後,例有賞金,而這犯人卻痛哭流涕地不敢領賞。探問之下,才知原來這位犯人,竟是以前那位被選來當作菩薩像模,全國最莊嚴的青年。只因賞金得來容易,鎮日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等到財物花用完畢,揮霍的習慣卻已養成,忍不住慾望的牽引,竟然進行偷竊,因而失風被捕,現在獄中受刑。而他的形貌,也由最莊嚴俊美變而為最邋蹋醜陋了。­

  

  「相由心生」,正是這個道理。每天每一個剎那,我們都在描繪自己的形貌,心中充滿慈、寬大,言語平和、誠懇,動作謹慎、和諧,菩薩的相貌就一筆一筆地勾勒成形。反之,每天嘴角緊繃,肌肉僵硬,稍不如意就生氣、罵人,眼露兄光,行為驕矜無禮。夜叉的形貌,也就點點滴滴地雕塑而成。


14285404117129.jpg


心靈花園




人在低處也飛揚



  很多時候,打敗自己的不是外部環境,而是我們自己。當我們跌落人生谷底,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化解、克服,並於逆風之處扶搖直上,做到「人在低處也飛揚」。

  

  人生原本就是如此矛盾,生與死、愛與恨、激情與平淡、執著與捨棄,一如順境同逆境。

  

  其實順境、逆境,從來都不是絕對的東西。何謂順境?說的是心情愉快,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看得到前路的希望嗎?何又謂逆境呢?是否就是剛好相反,每天在不喜歡的現實中磕磕碰碰,為難自己,很想一個東西卻又變得不到,明明已到手的東西,卻突然不翼而飛了呢?

  

  這個世界原本就充滿了變數,唯一不變的只有這變化本身,從這個角度來講,順境對於人來說,其實卻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你春風得意,因為你意氣風發,因為你成竹在胸,因為你對前路有太多希望和要求,因為你從來不認為你會失去,也因此,你看不到前路暗藏的危機和陷阱,也不會去想鮮花背後同樣會有荊棘。所以順境和逆境,原本就只有一線之隔。

  

  每個人都有遇到逆境的時候,如何對待逆境,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因為逆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的試金石。逆境有時候就像人生的分水嶺,你要做一個怎樣的人,你要怎樣掌控你的生命,只有在逆境中才會一覽無餘,也只有經過了逆境,你才能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人。

  

  面對逆境,會有三種人採取三種不同的態度:

  

  一種是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既然得不到,那麼就不想了吧,安於本分,生活給我什麼,我就承受什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種是不願向現實低頭的,執著於追求,改變現狀和人生,越挫越勇;第三種,則可能是慨嘆自己懷才不遇,怨天尤人,覺得生活太不公平,總覺得他人虧欠於自己。

  

  第一種人值得尊重和理解,他們的勇氣在於承擔起生活的壓力和重任,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第二種,同樣是生活的勇者,因為他們懂得為自己的目標而執著付出。

  

  還有一種人,是從順境或逆境中走過來,心靈寬容豁達,從此不再有順境逆境之分,心情平和淡然,懂得享受生命的過程,理解得失是生命中必然發生的事,更不會因為結果的成敗而耿耿於懷。

  

  順境和逆境,在一定條件下是會反相轉化的。只要秉持信念之燈繼續前進,定能到達陽光地帶。正如大多數成功者所堅信的那樣:「我知道我不是境遇的犧牲者,而是它們的主人。」

  

  人生中,無論我們的事業處於何種在他人看來卑微的境地,我們都不能自暴自棄,卑微抑或崇高只不過是世俗為我們貼上的標籤,要學會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己,能夠暫時逃離塵世煩擾、置身低處休息片刻,難道不該悠然自得好好享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