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老婆」每周產50萬絕育蚊子,組成丁克家族以後蚊子要成國寶了。。

廣州市蘿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圖為等待釋放的一罐罐雄蚊,每罐大約500隻。

1438523808320.jpg

  廣州市蘿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圖為等待釋放的一罐罐雄蚊,每罐大約500隻。南方都市報馬強實習生 肖睿弘/攝

14385238119454.jpg

  奚志勇教授和培育的蚊子在一起。今年3月12日起,中山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在沙仔島陸續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國內的第一次田間試驗,目前局部地區的種群壓制效果已經超過90%。南方都市報馬強 實習生 肖睿弘/攝

14385239201153.jpg

  7月22日上午10點半,廣州沙仔島,一群成熟的攜帶新型沃爾巴克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靜靜地趴著,稍後,它們將被釋放到野外,尋找雌蚊交配。交配后的雌蚊從此絕育。在廣州沙仔島釋放的這些「絕育蚊子」,到底能如何抵抗登革熱?沃爾巴克氏體,是一種在自然界節肢動物體內廣泛存在的、接近立克次體,並能經卵傳遞的革蘭氏陰性胞內共生菌。它天然存在於全球約65%的昆蟲種群和28%的蚊蟲種類中,攜帶不同型別沃爾巴克氏體的雌雄昆蟲交配后產生的卵不發育。南方都市報馬強實習生 肖睿弘/攝

14385238819950.jpg

  早在1967年,沃爾巴克氏體誘導蚊子種群產生細胞質不相容性(CI),可以降低蚊子種群數量的這一現象,已被科學家發現,研究結果發布在《自然》雜誌。但由於當時技術局限,無法人工建立能引起CI的蚊系,限制了沃爾巴克氏體的應用。2001年,在美國肯塔基大學讀博士的奚志勇,在導師StephenL. Dobson的帶領下,開始沃爾巴克氏體共生菌的研究,至今已有15年。圖為工作人員對蚊子的核酸進行檢測。南方都市報 馬強實習生肖睿弘/攝

14385239275981.jpg

  「科學的發展是很有意思的。」最早,他們的想法是,如果讓這個共生菌攜帶上抗病基因,是不是就可以把傳病蚊媒改造成不能傳病?但2009年前後,奚志勇課題組與另一個課題組同時發現,天然的沃爾巴克氏體本身就能形成抗登革病毒的作用。圖為培育盒壁上黑泥一樣的東西,就是堆積在一起的無數蚊卵。南方都市報馬強實習生 肖睿弘/攝

14385239294819.jpg

  沃爾巴克氏體如同「疫苗」一樣阻隔病毒,使這些蚊子無法把登革病毒傳染給人類。圖為小小的一滴水中就有上千顆蚊卵。南方都市報 馬強實習生肖睿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