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三國最容易被遺忘的五大狠人,歷史上實力絕對三國一流

《三國演義》中刻畫了太多的人物故事,像: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雲長千里走單騎;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張飛當陽橋喝退百萬雄兵;馬超渭水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形象。

但是,其實也有一些被我們忽視的「狠角色」,在真正的歷史上他們要比演義裡寫得要牛B很多,甚至已經可以躋身三國一流文臣武將之列。下面就跟隨小縱一起來盤點下吧。

一、麴義

麴義生卒年不詳, 袁紹手下第一大將!,早年在涼州,精通羌人戰法,投奔袁紹後,組建了三國最精銳的部隊之一——

「先登死士」,並在決定袁紹公孫瓚命運的界橋大戰裡,一戰覆滅(不是擊潰)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徹底扭轉了!袁紹和公孫瓚開戰以後屢戰屢敗的命運!小縱認為,公孫瓚其實就是從被麴義在界橋打敗,才開始走下坡路!

後來由於麴義自恃功高,言行有些出格,被袁紹所殺。其統帥的「先登死士」大部分被袁紹兼併,少部分人逃亡投靠其他勢力。

二、徐榮

徐榮,董卓手下大將,武力不高但卻極具統軍才華,曾先後擊敗過曹操、孫堅。董卓死後,徐榮歸降司徒王允,在與李傕、郭汜的叛軍交戰只不過,戰死在亂軍之中。

小縱認為,《三國演義》中把徐榮,說成是一位和夏侯惇交戰數回合,就被夏侯惇輕鬆斬於馬下的三流將領,簡直就是在扯淡!因為在正史上,徐榮真的是一位實打實的猛人!先是在梁東之戰擊敗孫堅的部隊,後又在汴水之戰中打得曹操幾乎喪命!曹操部將曹洪也就是在這場仗裡,在曹操最危難時,把自己的戰馬讓給了曹操,並說了句三國非常有名的話:「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小縱認為,對將軍來說,必須要以戰功作為評價標準。那麼正史上,徐榮的戰績足以令他躋身三國一線大將的行列!

三、高順

高順,呂布手下大將,為人清正有威嚴,他統帥的「陷陣營」雖然只有八百人,但卻是三國公認的最精銳的步兵(沒有之一)。歷史上,高順雖然沒有被呂布重用,但卻對呂布忠心耿耿,曾經屢次勸諫呂布,但遺憾呂布卻均未被採納。最後在下邳,高順和呂布一起被擒,寧死不叛呂降曹,最後和呂布一起被曹操殺害。

小縱認為,雖說雖然高順並沒有被列入呂布手下所謂的「八健將」,但確實呂布賬下名副其實的統軍大將!他的「陷陣營」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被人傳為佳話!三國王粲的《英雄記》,就曾評價高順:「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四、郝昭

郝昭,太原人,東漢末年到曹魏初年的著名將領。年少便從軍了,年輕時雖然屢立戰功,但在曹操時代名將熠熠生輝的時代裡,小縱認為郝昭最多也就是個雜號將軍!不過,後來隨著諸曹夏侯的沒落,郝昭受到司馬懿的賞識,並被推薦鎮守陳倉,抵禦蜀漢。

公元228年,諸葛亮率大軍北伐,被郝昭幾千人阻攔在陳倉城下。諸葛亮率領蜀軍晝夜開攻,足足打了20多天硬是沒拿下,只好撤軍。魏明帝曹叡聞報大喜,破格加封郝昭為關內侯,但郝昭不久後就染病死了,沒有機會再建功立業,所以歷史上聲名不顯。

小縱認為,郝昭鎮守曹魏河西十餘年,四夷賓服。鎮守陳倉,幾千人就能成功抵禦諸葛亮全軍的北伐,讓諸葛亮深為忌憚,其才華最可配的上「名將」之稱。

六、法正

法正,字孝直,原先是劉璋臣子,後來與張鬆一起投靠劉備!在《三國演義》中,法正基本被刻畫成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但是,在《三國志》裡,法正卻是被評價為,比肩曹魏程昱、郭嘉的蜀漢謀主!

小縱認為,《三國志》對法正的評價是極為準確的,因為在真正的歷史上,劉備入川絕不是諸葛亮的功勞(諸葛亮只是在劉備獲勝已成定局的時候,才進入川地主持政事)

,而是龐統、法正的功勞,而龐統早亡,所以劉備能夠順利入川,實是拜法正所賜!

因為正是法正向劉備進言奪取益州的方略,洩露了包括劉璋兵力部署等重要信息,使尚在猶豫的劉備立刻揮兵西進。後來在劉備奪蜀的戰爭中,法正因為久在蜀中,對蜀中地理人極為了解,他屢獻奇謀,為劉備減輕了極大的壓力。並且在劉備包圍成都後,親自進城勸劉璋投降,打消了劉璋堅壁清野耗死劉備的打算!

法正向劉備獻計,建議劉備發兵奪取漢中。並親自出奇謀,讓蜀軍主力進攻夏侯淵,最終成功斬殺了「虎步關右」的一代名將夏侯淵。劉備從此佔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不久,曹操親征,聽聞是法正獻計取漢中,因而感慨不已嘆道:「我收盡天下英雄,難道僅僅漏了法正嗎?」(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

曹操何人?那是三國第一大奸雄,什麼樣的人才曹操沒見過?!小縱認為,能夠讓曹操那麼無奈、那麼惋惜的,給法正那麼高的評價,足以從側面充分證明了法正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