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用一碗米湯救窮書生一命,二十年後,他為報恩,卻用米湯害死恩人!

相傳清朝末年,洪福縣有個窮秀才,名叫林統學,三次考舉人,一次都沒中,不免有些灰心喪氣。他知道大清官場腐敗,不會給他這種寒門學子機會,所以他也不再嚮往仕途,將所學著作束之高閣。後來林統學專心研究佛學,樂善好施,喜歡幫助人,成了當地有名的善人。

話說這日,林統學從朋友處喝酒出來,天黑盡了,他走到自家門口時,發現門口台階上躺了一個人,一動不動,他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跟他一樣的窮學子。林統學把他搖醒,問他:「兄長,兄長,你怎麼啦?」學子睜開眼看他一眼,有氣無力說:「我餓,我餓,請給我一點吃的。」林統學趕緊進屋叫母親端了一碗米湯出來,給學子喂下。過了半晌,學子體力恢復了一些,他跪在林統學面前謝了又謝。

經過了解,學子名叫張得勝,來自外省,是準備進京趕考,今日路過洪福縣,沒想到盤纏用完了,餓昏在街上。張得勝在林統學家休息了兩日,為了趕時間,他決定儘快上路。他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這次趕考上,再困難他也會走到北京,他不希望錯過即將到來的春闈。林統學知道留不住,便與他告別。

張得勝身上已無盤纏,洪福縣到北京還有很長一段路,林統學便叫母親變賣了一些家裡值錢的東西,所獲銀兩都送予張得勝作路費。張得勝手拿銀兩,眼中滾出眼淚,他再次跪在林統學和他母親面前說:「你們的大恩大德,我來世作牛作馬也報答不盡。如果他日高中狀元,我定會登門拜謝。有我吃的,定不會少你們一份。」

林統學只當是做善事,並不求回報,以後還能不能見面,也未可知。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張得勝到北京后,果然高中狀元,被皇帝派到外地作了縣官。因為朝中沒有人,他一直在縣令任上徘徊,升遷無望。所以他有些憂傷,也鬱郁不得志。

這一晃二十年過去了,張得勝在無數個縣任縣令,後來他被調到洪福縣任縣令。

上任不久,有一日他在府上喝悶酒,突然想起昔日趕考路上在洪福縣落難的情景,想到萍水相逢的林統學救他一命,他決定去報答人家。

這天,張得勝備了份厚禮,來到林統學的家裡,林統學盛情接待了他。此時,林統學已40多歲,有一妻子,還有一個孩子,一家三口日子還算過得平淡。他母親已於兩年前去世。

兩人相談甚歡,述說了當年的情誼。張得勝見他並不富裕的家庭,有心幫他一把,叫他去他縣衙謀一職位,也好補貼家用。林統學志不在官場,他有意推辭,但張得勝說才來任上人生地不熟,是好兄弟,求他幫他一把。林統學推辭不過,最後答應了他。

林統學到了縣衙,任了師爺,幫張得勝出謀劃策,出了不少好主意,也幫張得勝解決了許多棘手的問題。張得勝越來越離不開他,最後叫林統學搬到縣衙來住,有事好商量。林統學一直不答應,但爭執不過,只好告辭妻兒,他搬去了縣衙。

很快半年時間過去了,有一天,張得勝找到正在伏案書寫的林統學說:「統學,我有一女兒,今年十六歲,我有心許配於你,是報答當年你的救命之恩,請你務必答應。」林統學聞聽大驚,連手中的毛筆也嚇得掉在地上。

林統學當然不會答應,他說:「兄長,我膽子小,你不要開這樣的玩笑。再說我有妻室,我自己年齡也大了,怎可有非份之想,請你收回你剛才的說話。」

張得勝說我說話是當真的,怎可有收回的道理,還叫林統學把自己的妻子休了,娶了他女兒,他們從此就是一家人,我的就是你的,不分彼此。林統學萬萬不敢從命。為此事,他和張得勝鬧僵了。

張得勝給了林統學半個月時間考慮。半個月後,林統學還是不肯答應。

張得勝見林統學堅持不娶自己的女兒,加上風聲也傳出去了,女兒的名聲已不好,他一氣之下,叫人把林統學關進縣衙牢房,叫他什麼時候答應娶他女兒了,什麼時候才肯放他出來。而林統學卻說寧肯把牢房坐穿,也不娶他女兒。張得勝惱羞成怒,最後連牢飯也不給他送,只讓牢頭給他送一些米湯。

一個月後,林統學餓得奄奄一息,眼看不行了。郎中來看了后,對張得勝說林統學沒有幾天了。張得勝才把林統學放回家去。

三天後,林統學死在家中。後來,他妻子也跟隨他去。

張得勝聽說林統學去世后,輕鬆地舒了口氣。他老婆看見他說:「你為什麼要逼死林統學,他不是對你有恩嗎?他不娶我女兒就算了唄,哪有逼人家娶的。你心裡到底藏著什麼鬼?」

張得勝笑了說:「什麼鬼也沒有,我就是見不得他活著。我不想他說出我的底細,明白了吧。」

三個月過去后,張得勝逼死林善人一事,在洪福縣發酵,受過林善人恩惠的縣民都不服,遞狀子告到上面,刑部派人來查屬實,把張得勝打入天牢,秋後判了砍頭。

【故事結束,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