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近四十年前的北京,怎知道什麼叫做天翻地覆!

不看近四十年前的北京,怎知道什麼叫做天翻地覆!

 

 

中國的改革開放起始於1978年,從那時起已經將近40年過去了,要知道40年來祖國各地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我們就必須知道過去、知道我們是從哪裡出發的。感謝一位日本朋友在1978年、1980年和1981年幾次來到中國,用照片為我們記錄了那個時代的風貌。

這是北京最著名的前門,現在依然熱鬧非常。1981年這裡有個前門百貨商場,不知現在是否還存在?

 

北京火車站,老北京的十大建築之一。1978年它是這個樣子。

 

1978年北京街頭的公共汽車。日本人沒有見過兩輛車就這麼連在一起跑的樣子,興緻勃勃地在照片說明中驚呼「罕見!!」不過現在的北京,這種公共汽車也早已經看不見了,看著這張照片,我們也會發出同樣的驚呼。

 

1980年北京一處公交車站。看那時候市民的打扮,還真是一水的人民裝。照片左下角那位女士,一件紅上衣就能做到驚艷一方。

 

日本朋友在介紹雙榆樹農貿市場時說這裡是「北京市西北」!人大就在這兒,友誼賓館就在這兒,這裡就是北京好不好?照片攝於1980年8月,老奶奶推的小車,我感覺真應該收入歷史博物館珍藏。

 

也是雙榆樹農貿市場。這麼慈祥的老大爺,我怎麼感覺如今也不常見了。

 

還是雙榆樹農貿市場。我們北方人買東西的豪爽,別說日本人,就連南方人也要驚掉下巴的。白菜、大蔥成堆買、這麼大的冬瓜,要買咱就整個買。當然這是過去啦,如今的北京人也是很秀氣滴。

 

1980年的北京,人們對日本家電趨之若鶩。百貨公司的櫥窗里展示著松下電器的產品,吸引著市民們紛紛駐足觀望。

 

1980年,103、104路車「東風市場」站。記得東風市場嗎?現在沒有了,老早前叫東安市場,文革期間改成「東風市場」,後來又改回東安了。

 

1981年2月的東風市場。正月的百貨大樓,人頭攢動。照相的日本朋友管這兒叫「北京的銀座」。

 

街上賣早點的小車,正宗的北京燒餅。

 

1980年的警察蜀黍是這個樣子滴。這是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前

 

1980年的香山車站前。賣藝人脫光了膀子觀眾們看得喜笑顏開。

 

王府井前賣冰棍的老大娘。這光景,如今也是看不見了。

 

前門。時間是1980年11月,大街上人們都換上了冬裝。前門樓子還是那個樓子,但是人們的冬裝再也不像那個年月,人人一件軍大衣了。

 

西四魚店,也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日本人愛吃魚對這個敏感,照了相還發感觸,說中國人愛吃豬肉,魚蝦只能屈居其次。

 

1981年7月,112路電車沿線上班的人群。人們著裝樸實,表情自然,天也藍。

 

那時北京的大街上,常常見到農民兄弟這樣騎著自行車裝著各種農產品進城。

 

1981年的北京人的生活是這個樣子的。搭個土檯子,用破磚頭當球網就能喜滋滋地練習打乒乓的經歷,不知有沒有人經歷過?

 

1981年的北京人的生活照之二。那個時候,照相機還是個稀罕物,能買得起的也算有錢人了。

 

1981年北京人生活照之三。當年一身舊軍衣認真寫生的青年,如今也許是美院的教授了吧。

 

1980年9月,首都機場內的餐廳,餐廳里的這幅壁畫當時轟動一時。這位日本朋友也是趕巧了,再往後就見不著了。那時的首都機場還沒有現在這麼多航站樓,坐飛機對一般老百姓來說還是件奢侈的事,不是誰都能夠的。

 

1981年3月,后海的衚衕,北京大媽們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扎堆兒聊天。那時候她們還沒瘋到要去跳廣場舞。

 

鼓樓邊的小衚衕。現如今都是歪果仁愛來的旅遊勝地了,那時還不太拿得出手。

 

1981年鼓樓前副食商店。凍羊肉就那麼扔在地上,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買回去洗洗就得,就這還得要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