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霸權反擊:美國再下「殺手」!中東國家跪地求饒也沒用?

美國人真是一點機會都不打算給沙特這幫石油出口國留……隨著新預算案為石油行業開放新地塊亮起綠燈,美國的原油產量迎來了新的增長動力,中東產油國又要被摧殘了。

曾經,阿拉斯加的原油產量在美國五占其一——當然這個「曾經」有點遠了:1988年產量曾一度超過200萬桶/日的阿拉斯加,現在已經淪落到49萬桶/日,而其產量下跌的後果是美國人絕對不能容忍的。除了阿拉斯加本地陷入公共財政危機,消費大州的加利福尼亞也躺槍了。

1510503277656.jpg

加利福尼亞的汽柴油在20世紀80-90年代靠本地和阿拉斯加原油基本自給自足,但是隨著加州本地產量從40萬桶/日腰斬、疊加阿拉斯加減產,大約有170萬桶/日的規模拱手讓給了進口,其中一半交給了中東國家。因此,在全美國對外依存度於2005-2016年間從60%降低到25%,加州卻在同期從40%提高到了55%。

但是可能開放的1002號區塊的油田將會改變一切。不僅僅是泛阿拉斯加原油管線有充足的運能、不需要大規模建設,還可以在陸上鑽井、避開了離岸油田的環境風險,這都能堵住環境主義者的嘴,基本不會上演近兩年在美國反覆重播的「環境主義者+印第安土著大鬧油田」的鬧劇。

15105032779462.jpg

要知道,美國相當一部分人依然傾向於「光榮孤立」的傳統,而能源安全這個梗就是其中的重點,過去10年買原油花的1.6萬億美元「肥水流外人田」讓不少美國人肉痛。更何況,如果說阿拉斯加原油增產能夠同時拯救幾個州的就業,你猜美國人會不會下手?

仔細一數就能發現,新開發一個大油田不僅能直接帶動油田工人的需求,原油出口還能間接拉動港口的用工需求:建設儲油罐、管道需要人,運營港口也需要很多人——油價低迷的三年,僅墨西哥沿岸產油區就損失了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有了開發-出口這個抓手,全都能補回來。

15105032771578.jpg

而美國原油繼續增產,首當其衝受到打擊的就是中東產油國,墨西哥至少還有靠著近這麼個優勢。美國8-10月接連收到颶風衝擊后,短暫的需求下跌就讓伊拉克對美國原油出口報價大跌,相較於官方報價形成了一年多以來最大的折價,輕質油短短一個月下滑了0.4美元,重質油甚至最大出現了0.7美元。即便如此伊拉克原油也出現了大批量的滯銷,交易商不得不將之轉化為庫存。

這種瞬時波動都讓中東產油國瘋狂,那麼新油田能夠形成多少產量呢?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有57-160億桶未探明可採收的儲量,美國能源信息局認為日產量在51-145萬桶/日,這每一桶都是捅向OPEC的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