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煲得越久越有營養?超過這個時間就是一鍋垃圾

雞湯、魚湯、銀耳湯,進入秋天,人們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如感冒、咳嗽、肺炎等。喝湯不僅有利於健康,更有利於補充人體營養且易被機體所吸收,喝湯好處確實很多。

大家有空的時候,也喜歡在家燉上一鍋湯,多加點水,一直小火燉著,也不會壞,湯煮的時間越久,營養越好,味道也更加濃厚。

 

等等,湯煲得越久越有營養?

不是的!

通常人們都認為湯煲的越久,味道越好,湯中營養越充分。其實在煲湯時因為「熱力破壁」的原理,食材的部分營養物質(氨基酸、嘌呤等含氮化合物和油脂)會溶解到湯里,提供了湯的獨特香味和基本營養。

但是隨著燉煮時間的拉長,許多營養素遭到破壞,煲的時間越長,蛋白質變性越厲害,維生素被破壞得越多,營養成分就開始下降了。

同濟大學醫學院食品研究所特意對常見的三種煲湯(蹄鶻煲、草雞煲、老鴨煲)進行了營養物質的檢測,結果顯示肉中的營養物質含量:蹄鶻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后顯著升高,之後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0.5小時后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0.75小時可達到最大值; 鴨肉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后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加熱45min時升至最高值。

另一方面,豬骨、雞肉、鴨肉等肉類食品經水煮后,能釋放出肌肽、嘌呤鹼和氨基酸等物質。

這些物質總稱為「含氮浸出物」,其中所含的「嘌呤物質」也就越多,而長期攝入過多的「嘌呤」可導致高尿酸血症,後者是引起痛風病的罪魁禍首!

湯煲的時間越久,營養成分越低!只能說比白開水多一點點營養。

那麼最佳煲湯時間是多久呢?

這一點要看食材,一般情況下,肉類燉到1~2個小時,其中的浸出物會達到最大量。蔬菜類經檢測,煲煮1.5小時后,老火湯中的維生素C幾乎全部流失,B族維生素也有八成以上被破壞。

所以煲湯一般控制在1-1.5個小時內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