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什麼樣的節律才夠健康?

健康人體的心跳就像音樂的節拍一樣勻速、規律,每一次心跳的時間間隔是大致相同的。心跳也會隨著呼吸、情緒、活動等不同情況有一些快慢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在每一次心跳之間的差別很細微,不用專門的儀器一般不容易察覺。

 

NO1.心臟早搏=心臟病嗎?

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心跳的規律性會發生改變,有些心跳提前發生,就像搶拍子一樣,這種提前出現的心跳在醫學上就叫做過早搏動,簡稱早搏。

早搏癥狀的輕重程度常與早搏的提前程度、發作頻度等有關。偶爾發生的早搏往往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頻繁的發生早搏,可能會覺得心慌,更嚴重一些則可能會覺得頭昏、胸悶,這時就需要及時就醫。早搏主要檢查手段包括醫生問診和體格檢查、X線胸片、超聲心動圖和運動試驗心電圖。

 

1、早搏不等於心臟病

早搏常見於各種心臟病,例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塞、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見,但早搏也會發生在正常心臟,因此,單純的早搏不能與心臟病划等號。沒有心臟病的早搏之所以稱之為良性,因為它不會給病人帶來猝死的風險,也不會對心臟造成損害,因此,一般不需要治療,消除顧慮,放鬆心情才是關鍵。

2、早搏重在預防

首先要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並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不要熬夜,不要長時間看電視或久坐在電腦前;騎車、慢跑,或利用一些健身器械進行健身鍛煉等,都能帶來長久的益處;要戒煙及避免大量飲酒,因為吸煙及飲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誘發因素;要保持情緒穩定,情緒高度緊張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誘因。

 

3、治療方法因人而異

早搏癥狀有輕有重,治療方法也不相同。對於無癥狀或癥狀輕微且無危險性者,最好的治療就是不治療或只進行心理治療。對於癥狀較重但無危險性者,治療上首先採取心理或安慰劑治療,如無效則可選用安全性較高的藥物,如倍他樂克。如果仍然無效,才可選用其他短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癥狀一旦緩解或消失,治療就應停止。

對於早搏引起心動過速、特別是惡性室性心律失常頻繁發作者,長期服藥只能治標不治本,最好採用射頻消融治療,以使早搏和心動過速得到根治。

NO2.心律不齊有多危險?

正常人的心跳節律是規則的,如果心跳與心跳之間的間歇有時快有時慢,節律就不規則了,就會出現心律不齊,又稱心律失常,其類型有竇性心律不齊、早搏及房顫等。

根據心律失常的種類,臨床癥狀也有所區別,有些表現為心慌、心悸,有些則感覺心臟「停跳」,有些嚴重的心律失常會造成血流動力學改變而發生頭暈、胸悶、低血壓、出汗,甚至暈厥、猝死。

1、 心慌不一定是心律失常

平時出現心慌不適,感覺自己的心臟好像停止了跳動,甚至有瀕死感,這種情況大多由心律失常引起,比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動過速、短陣房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房顫動。但要最終確定是不是心律失常在「作怪」,還需要通過發作時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來確診。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心慌都是心律失常,即使有的人描述自己的心慌癥狀比較嚴重,也不一定真正是心律失常引起的。

 

2、心律不齊不一定都是病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可以分為生理性因素與病理性因素兩大類。其中生理性因素主要有過度疲勞、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失眠、飲酒或喝咖啡等;病理性因素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發熱、低血糖、惡病質等代謝異常等;此外,藥物影響也是出現心律不齊的重要原因。

不是所有出現了心律不齊癥狀的情況都是疾病,確實有些心律不齊是病理性的,而另一些則見於生理性的,也就是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病人。應根據患者病史、癥狀、體征等狀況進行綜合判定,同時要結合一些輔助檢查來鑒別是否為病態性心律不齊。

 

3、 定製心律不齊的治療

當發生心律失常時,輕則引起心慌、胸悶、無力等癥狀;心律不齊較嚴重則可導致竇性停博、竇房阻滯和心動過緩,甚至可能發生猝死,及時治療非常必要。一般來說,心律不齊的治療方法有電擊、心律調節器、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理性選擇。另外,對於出現心律不齊癥狀的人來說,平時一定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盡量生活規律化,不熬夜、不飲濃茶、濃咖啡,飲食清淡;規律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等等,這些都有助於預防及緩解心律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