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表測試為什麼用字母【E】而不用其他的?現在終於明白了!

每次體檢檢查視力時,我們都能看到它——視力表。各種角度的「E」在一個長框中,你能看到第幾行呢?視力表為什麼是E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平時沒有關注過的視力表。

首先要搞清楚其實E表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在用——比如:

美國測視力用的是Snellen chart ,你們發現沒有,視力表圖形不是必須要兼具軸對稱和中心對稱特性哦。

而日本用的是ランドルト環(即C表),並且日本也有一些平假名和片假名的視力表。(這個C表大家應該不陌生吧,之前小編推薦「給孩子最好的視力」時提過它)

E表適用於無法順利閱讀拉丁字母的人群,比如非常幼小的嬰兒,它同樣適用於母語不使用字母表的人群,如在中國)。

而在日本,C表因為不適合幼兒使用,針對嬰幼兒測視力時也會使用以動物剪影為元素的幼兒視力表。

另外還有漢字視力表……

少筆畫版本↓↓↓

多筆畫版本↓↓↓

還有這樣的版本↓↓↓

視力記錄的方法有哪些呢?

這個公式規定用 V = 1/ a 表示視力,其中 a 表示在標準檢查距離( 5m 或 6m) 處, 視標一劃在眼節點形成的視角( 分) 記錄。

就是說,視力是視角的倒數:如果視角是 5『的話,視力就是 1/5=0.2。

E表的一個好處在於,它具有一定的柵格結構,這對於測試散光是有一定幫助的。比如某人能清楚地辨認左右E,但是上下E卻辨識困難,就可以合理懷疑他可能有一定度數的散光。(這一點不錯的)

但E視力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大視標個數較少,僅1~3個,對患明顯影響視力的眼病,如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患者的視力變動難以進行評估。

視標之間的距離不等,擁擠效應不一致,影響弱視兒童的診斷及療效觀察;每行視標數不同,影響測量結果的敏感性和特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