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死前最後的瘋狂,令20萬士兵向英美70萬大軍衝鋒

1944年秋,英法美聯軍順利收復了絕大部分法國領土,陳兵70餘萬在德法交界處。而納粹德國則沿萊茵河重構了「齊格菲防線」,擺出死戰到底的架勢。

對於這一防線聯軍在秋日進行過數次強攻,但由於德國人寸土必爭的決心均無功而返,出於避免更多人員傷亡,等待更多飛機大炮運到再來砸死納粹德國的考慮。

漸漸的聯軍不再進攻,整個戰場開始鴉雀無聲。對於此時的德國士兵來說這是久違的「寧靜」,然而雖然士兵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那些作戰指揮所里的納粹將帥們可是急的滿頭大汗。

他們清晰的認識到對於他們偉大的德意志帝國來說,時間每過一秒鐘就離死亡更近了一步,物資貧乏的德國怎能打的過武裝到牙齒的英法美聯軍,何況在德國東部蘇聯正磨刀霍霍。

從二戰大局上來說希特勒和他的德意志帝國那時已陷入坍塌的死局,但是一貫自命不凡的希特勒並未就此認命了,而是意志堅定的吶喊著要反攻,並為此親自製定了名為「秋霧」的作戰計劃。

該計劃要求德軍務必集中所有力量對英法美聯軍進行戰術反攻逼迫英法美跟德國和談,進而結束西部戰事,好集中力量對抗快打到柏林的蘇聯人。

具體執行方案跟二戰初期德國閃擊法國相似,納粹德國士兵從阿登山區突出后兵鋒直指當時聯軍最大的補給港口安特衛普,希望藉此斷了萊茵河流域聯軍對峙駐軍的補給,使聯軍再此陷入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狼狽。

面對這樣一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作戰計劃,德國人在幾乎物資斷絕的情況下勒緊褲腰帶湊出了20餘萬士兵,其中包括坦克千輛、飛機八百餘架。而當時負責阿登山區警衛的聯軍只有美軍第一集團軍總人數僅8.3萬人的5個步兵師。

因此當1944年12月16日納粹德國的裝甲車如同天降神兵出現在阿登山區時,很是輕鬆的就將迎面而來的防禦部隊擊潰,兵鋒也按原計劃直奔港口而去,但無奈聯軍的士兵實在是太多了,很快聯軍超過70萬大軍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

美軍第一集團軍的防線被破,美軍第三集團軍立馬就頂上,並於26日成功將德國的攻勢遏制在馬斯河,使其衝到法國海邊的目的落空。

1945年1月3回過神來的美軍第三、第一集團軍對衝進自己防禦腹地的20萬德軍進行了反包圍,面對自己最後的家底快完蛋了,希特勒急忙從蘇德對峙戰場調了6個裝甲兵師支援。

但無奈1月12日蘇聯對德國發動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全面進攻德國本土,迫使這支支援部隊只好回防,而整個「秋霧」計劃也因此宣布以納粹德國完敗告終。

戰後統計納粹德國此戰損失了12萬人,聯軍則只有7.7萬人,且聯軍的損失是可以立馬回補,那時從美國、英國本土運來的士兵與坦克大炮正絡繹不絕的登陸法國,而德國由於聯軍不間斷的地毯式轟炸,那時已經幾乎完全喪失了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