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為了孩子,來香港陪讀,生活落差太大,冷暖自知!

齊女士曾是一位成功的媒體人,為了花更多時間陪伴女兒Angel成長,便把工作辭去,成為自由作家。來香港陪讀既是為了陪伴女兒,齊女士也想體驗一下這裡的文化。

女兒Angel不願意做媽媽布置的作業,賴在床上不動。對父母而言,香港的教育在區內極具競爭力和吸引力,不僅因為香港學校為學生取得高水準的成績提供了堅實基礎,也因為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城市,其整體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助益。

Angel覺得媽媽給自己布置的作業太多,就寫了一副對聯說服媽媽—— 「能休必是好事, 能玩也將減壓」。擅長中文的Angel,面臨和許多來香港讀書的內地孩子同樣的困境:語言障礙。廣東話是香港的通用語言之一,在內地接受幼兒教育的小朋友,英語平均水平一般,又不會說粵語。

對大部分陪讀媽媽而言,居住環境的落差似乎是初到香港最難以適應的地方。能夠來香港陪讀的內地家庭,大多經濟條件優渥,但在香港的生活條件和內地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齊女士說以前在河南家裡,自己的衣櫃就有四米長,但現在只能放一個小架子了。

飯後,齊女士帶女兒Angel到樓下公共體育場玩,場內外國和本地的孩子一起玩耍,Angel不太敢跟他們說話,只好一個人對著牆扔球。文化、語言上的隔膜,成為孩子融入香港的生活的阻力。

朱雅欐曾經猶豫過要不要送孩子來香港讀書——留在北京,人脈廣、資源多,兒子上學並非難事,自己的事業也不會受影響;南下香港,則可以享受香港更為公平、成熟的國際環境以及更為國際化的教育體系。最終她選擇了後者。

朱雅欐的兒子Tony已經開學了,上學前家裡的菲佣給Tony穿上鞋子。身為內地居民的朱雅欐,只能申請最長時限為三個月的探親簽證。這令朱雅欐決定在陪讀的同時,修讀一個碩士學位,這樣簽證不再成為問題。「我想讓孩子看到,媽媽在考試學習,在努力拚搏。」朱雅欐說。

朱雅欐陪孩子Tony在樓下的小公園騎自行車。在為兒子申請幼稚園時,朱雅欐為了填寫學校的調查問卷,與丈夫的長途電話打到凌晨四點,習慣於寫簡體字的她,特意用手機轉換成繁體字,再一筆一劃地抄在調查問卷上。「不少陪讀媽媽特別拼。」朱雅欐直言,「每每與她們交流,我就十分焦慮,感覺對兒子的關心還不夠。」

朱雅欐租住的房子牆面有些脫皮。為了上好學校,雅欐跟不少經濟條件寬裕的媽媽一樣住在了九龍塘,這裡的房租不菲,但房子面積卻遠比大陸的小。「很多內地媽媽家裡都是千萬富翁,跑到香港住六七十平米的學區房,但為了孩子的教育,來香港吃苦。」朱雅欐半開玩笑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