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斬首要在午時三刻?

古裝電影電視劇看多了,對裡面的套路也就耳熟能詳了。

比如,主角被奸人所冤,被判死刑,這時主審官就會宣布:

午時三刻,推出午門斬首!

15161941004548.jpg

為什麼古代斬首要在午時三刻?是不是說明,古代法律規定在「午時三刻」行刑?其實並不是這樣。午時三刻行刑,是明清官府的慣例,或者是民間百姓、說書人、寫書人的普遍看法。

那麼「午時三刻」究竟有什麼奧妙?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午時三刻到底是什麼時候。

在古代,一天被劃為12個時辰,也就是說一個時辰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兩小時。

按地支排序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

這12時辰又劃為100刻。

15161941001326.jpg

「時」和「刻」的換算比較麻煩,就是每個時辰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時」就是指一天的中午11點至13點之間,加上三刻,就是將近正午12點,如果要算精確一點,就是中午11時43分12秒。

這個時候太陽掛在天空中央,照下來地面上的陰影最短的時候。

別說是中國古代,就是現代很多農村地區,還有人認為死人是「陰事」,若處理不當,死者的鬼魂就會留在陽間糾纏活人。

而正午時刻是一天當中「陽氣」最盛的時候,陽氣可以壓制和祛散陰氣。

為了不讓死刑犯的鬼魂出來作祟,所以要在陽氣最盛的時候行刑。

其實,斬刑也是分輕重的。

如果主審官宣布一個犯人將在午時三刻斬首,那說明他認為,這個人實在是十惡不赦,連做鬼的權利都沒有。

因為民間傳說午時三刻開斬,被斬人陰氣即時消散,做鬼都沒機會。

15161941004408.jpg

還有另一層用意,就是午時三刻的時候,人往往呈現昏昏欲睡的狀態,這個時候砍頭,犯人也許痛苦會減少很多。

如此看來,似乎體現了古代嚴酷法治下,尚存一絲人道主義。

既然午時三刻不是法律規定的斬首時間,那什麼時候才是?

大家可能聽過「秋後問斬」的說法,《左傳》中就有「賞以冬夏,刑以秋冬」的記載。

斬首是關乎人命的事情,當然要嚴肅處理,所以時間的規定,是要嚴格遵守的。

明朝有規定,如果有人在立春后或秋分前處決犯人,是要被打八十大棍的。唐朝也有規定,若不是在秋分和立春之間行刑,只有等到來年了。

除了規定季節,日期上也是很有講究的。

唐宋時的法律規定,除了每年從立春到秋分,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齋戒日,二十四節氣日,每個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殺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執行死刑。

15161941017411.jpg

排除了那麼多,好不容易等到一個適合的日子,還要盡量選在午時三刻,你說這事有多磨人?

這就意味著,很多時候犯人都是集中起來一起行刑的,這樣劊子手們的時間會很緊迫,任務也很重。

講完斬首的時間,順便提一下地點。

在徐克版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里個情節,十三姨教黃飛鴻學英語,教到woman這個單詞的時候,黃飛鴻聽成了「午門」,他埋怨道:午門不是砍頭的地方嗎?這個詞不吉利。

午門是哪裡?

15161941015564.jpg

你從天安門進入故宮,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午門。午門就是紫禁城的正門,非常雄偉,它由墩台和城樓兩部分構成,平面呈凹字形,形成「闕」和「觀」的規制。

午門前是一片寬闊的廣場,所謂「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裡。

然而,「午門斬首」只不過是訛傳而已,無論明朝還是清朝,都沒有這樣的做法。因為,午門是國家舉行重要典禮的場所,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怎麼可能在這裡殺人?

之所以有午門斬首一說,可能是人們將斬首與另一種刑罰混在一起了,那就是廷杖,通俗來講就是打屁股。

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的開頭,欽天監監正周雲逸因諫言「朝廷開支無度,官府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而遭廷杖,被東廠提刑太監馮保打死在午門之外。

15161941019523.jpg

自明朝中期起,就出現在廷杖,被施以杖刑的罪人,偶爾有當廷施杖的,但大多都拉到午門外執行。

在古代,實施斬首行刑的地方一般有兩個,一個是郊外比較荒涼的地方,因為圍觀的百姓不多,有利於維持秩序。另一個就是在鬧市,比如清朝時曾將菜市口作為斬首的地方,作用就是用來示眾,警示周圍的老百姓。

據說,在清朝時期刑場就位於今天的菜市口大街北側的十字路口附近。

15161941015405.jpg

當年的菜市口

在一千年前的遼代,這裡是安東門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門裡的丁字街,明朝時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場,因這裡沿街菜攤、菜店眾多,所以「四九城」的許多人都來此買菜,並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稱為「菜市街」,到了清朝時改稱「菜市口」。

 

當年,犯人被拉到菜市口的刑場行刑之後,屍體被運走,那些噴濺一地的斑斑血跡被隨便拿一些黃土蓋住。到了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菜市口又是一番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景象。

15161941018839.jpg

戊戌六君子

而「戊戌六君子」於菜市口捨生取義的事迹,亦在古都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戊戌變法失敗后,慈禧將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處死於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當年,譚嗣同在此就義前,曾氣壯山河地高喊:「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時,也不知那些圍觀百姓做何感想。此後,菜市口便成了刑場的代名詞。

 

15161941021645.jpg

當年在菜市口的行刑畫面

在菜市口一次殺人最多的是光緒初年,因一件盜皇陵的大案一次被判處死刑的就有七十多人,秋後監斬,光兵勇就出動數百人,拉蓋屍席的馬車就七八輛,監斬官騎著高頭大馬,戎裝持刀,殺氣騰騰,兩邊押解官兵刀出鞘,鳴鑼開道,很是森嚴。因斬處的是土匪,怕搶劫法場,據說連街道兩旁的送魂酒都免了。

 

到了辛亥革命之後,菜市口的刑場便沒有了。慢慢地這裡逐漸發展成了宣武門外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