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上將給中國出了一個絕密主意:讓日本永遠無法打敗中國

日本軍隊原本在北方作戰,1937年為何被吸引到上海?我們知道從古代以來,統一中國最好的進軍路線,就是從北方大平原一路衝擊,居高臨下從江蘇衝進江南,從河南衝進湖北。

日本也是一樣的計劃,要求向華北增兵,而在華南的日軍則被要求保護僑民趕快撤離。而我國經過長城抗戰,128上海抗戰,已經明白了一個問題,在大平原上進行主力決戰,我國軍隊是打不贏不住日軍的,甚至還有可能以極大的懸殊數字,讓主力遭到毀滅性打擊。

經過長時間研究,當時的德國軍事顧問馮.法肯豪森將軍表示:「把主力集結在南昌、南京、武漢、徐州一帶形成內防禦圈,只有中國的全力抗戰,才或許會有外來的支援」。

同時表示,由於日軍已經佔領長城一線,一旦開戰,隴海鐵路和黃河地區很快就會失守,不能在這裡進行主力戰。陳誠則表示:「日寇會在華北動用其優勢軍隊,沿平漢鐵路南下直取武漢,不如擴大滬戰以牽制之,不如此則局勢會變的於我不利」。

參謀總長程潛將軍則稱:「不應該在平津以南的平原上尋機決戰,在那種地形上,日本人易於供應軍隊併發揮機動性和炮火上的優勢」。

最後的計劃是以華北的第1戰區吸引日軍,山西熱河的第2戰區阻擊日軍,防止日軍進行大範圍迂迴,防止日軍速戰速勝。要迫使日軍分散開,不能讓日軍以大軍團直接從北方直插長江沿岸。

如果日軍佔領了華北就不打了,情況就會更加糟糕,因此要在上海開戰,吸引日軍主力過來決戰,將其進攻方向從從北到南的大平原突擊,變成有利於防禦的從東到西的,水田沼澤山區艱難跋涉,這樣才能進行長期不斷的持久抗戰。

蔣**最後決定:「要將我們的主力部隊,做機動使用,節節抵抗,逐步消耗敵人,一定先要引誘他到長江流域來。敵人派到中國的許多部隊,隨著戰區之擴大而力量分散,且將疲敝不堪,沒有什麼大的戰鬥力量」。這才有了之後的淞滬大會戰。

分享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