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送錢給台灣,台灣為何還這麼慌恐?

國有企業清華紫光為了提高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知名度,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兩年通過在資本市場上的戰略收購,目前已躍升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而且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在11月16日的路透社採訪中更是直言不諱,「紫光要在未來5年拿出3000億元,打造全球第三大晶片製造商」。

對於紫光的強勢出擊,最先感受到壓力的是台灣政府。受全球經濟低迷、大陸市場需求疲軟、智能手機需求量減少、競爭企業供給過剩導致的價格戰等因素影響,台灣的支柱性產業、佔台灣出口中比重達25%的半導體產業正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從市場角度來說,台灣半導體產業對大陸企業的投資或市場行為呈認可態度,比如聯發科技在紫光成功入股台灣力成科技25%股份後放出的再次收購意向傳言時,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明確表示支持紫光的市場行為,不過受限於台灣政府在IT產業上的保護,這種行為並不是純粹的市場行為,更多地要看政治態度。當然也有一些台灣的企業對此並不看好,比如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在近期的採訪中就批評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只不過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並認為台灣過度依賴大陸。

(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左)和台灣力成董事長蔡篤恭(右)握手)

為何台灣企業有如此2種態度呢?除過台灣政府的過於保護及各企業的發展情況不同外,有觀點認為,台灣與大陸合作緊密的話,可能會導致台灣經濟陷入混亂。而且有分析師認為,台灣的半導體設計企業雖然能在合作的短期獲利,但從中期來看卻加速了技術向大陸競爭企業的轉移,大陸企業獲得市佔率的能力方面與台灣的差值縮小后,有可能導致市場的大眾化。

看來有紅色資本支持的紫光,多次的資本併購已經讓台灣半導體產業有點人心慌慌,其對全球的半導體產業的影響也正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