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居建築——福建土樓

漫步在雲水謠的古道上,在路旁一個小畫室里看見了一幅畫,正是福建土樓的標誌性建築「四菜一湯」田螺坑土樓。當時就被畫中的「四菜一湯」土樓所深深的吸引了,連忙問正在作畫的畫師,這些土樓在什麼地方......?驅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著,幾十公里后翻過一個埡口終於到達了田螺坑土樓"四菜一湯"的觀景台。俯瞰坡下,「四菜一湯」土樓群呈現在我眼前,雖然相距很遠但我還是被震撼了,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建築巧合造就神奇。它矗立在山谷中形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圖案。「四菜一湯」神奇而美妙,觀看角度、時間不同,觀賞的效果也就各異。幾百年來它嵌刻在群山之間,使這片天地有了不一般的神秘。

1、

福建一直是我想去的省份,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在祖國的東南邊,而我是生活工作在祖國西北邊的北方人:我的祖籍是中原人,而福建的客家人又是在古時為躲避戰亂從中原遷徙到了福建的客家人,我想去看看中原的鄉親們。對於福建的情感,還源於我的兒子,因為他是上大學三年級時曾參加全國海選10名志願者之一,為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付出過辛勤汗水的地方,因而我想去看看福建的山山水水。人們常說有夢的地方就有福,福建因有人就有夢,因有夢而有福,我要去沾沾福氣。

3、

福建的土樓,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建築方式和生活場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是令人頭疼的是土樓有那麼多座,如何選擇和安排土樓的遊覽線路?我主要遊覽了田螺坑土樓群、雲水謠土樓群、高北土樓群。

3、

承啟樓、高北土樓線。優點承啟樓是最大的土樓王,景區平坦,步行不多,遊覽休閑不累,適合多數人,基本屬於必打卡的地方。

4、

土樓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樓集體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強烈的家族倫理制度。

5、

6、

「四菜一湯」田螺坑土樓是福建土樓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土樓中最精美的組合。在數以千計的漳州土樓中,南靖縣書洋鄉田螺坑的土樓建築群是最美麗的,它由一方、四圓五座土樓組合而成,如山野中盛開的花兒,有人戲稱之"四菜一湯",令人不能不感嘆民間語言的生動,建築巧合造就神奇。

7、

8、

9、

到達田螺坑土樓土樓時工作人員告知我,今天,張國立導演正在土樓拍電影,片名好像是《古田號角》,幾個場景同時拍攝,土樓里到處是群眾演員,遊人和群眾演員相互簇擁著,場景顯得有些亂,有些景點還不讓看。

10、

11、

12、

13、

14、

15、

雲水謠土樓群,代表土樓,懷遠樓,和貴樓雲水謠土樓群,因電影《雲水謠》而出名。一條千年古道牽起兩座世遺土樓懷遠樓和和貴樓,沿途溪水潺潺,有水車和大榕樹,被稱為最浪漫的土樓。

16、

漫步雲水謠千年古道,沿途可見多處土樓,抵達大榕樹和水車處,是電影《雲水謠》多次出現的場景鏡頭,許多美院的學生在此寫生。

17、

18

出和貴樓,漫步千年古道,沿途可見幾處土樓的「斷壁頹垣」,這是最環保的建築材料了,生土取自自然,失修和倒塌的土樓,依然回歸自然。

19、

20、

21、

雲水謠景區及田螺坑景區都屬於土樓和景色兼顧的特點,各具特色,土樓來說四菜一湯的造型更震撼一些,而雲水謠的大水車也別具一格。

福建土樓是聚居在福建地區的客家人,建造的一種獨特民居建築,所以又稱客家土樓。去參觀遊覽土樓,說白了就是看看福建客家人傳統居住的房子。如果對客家人和土樓文化沒有任何關注和了解,那此行也就只是走馬觀花地看看別人家的房子而已。所以,介紹我土樓之行之前,請容我簡單介紹一下客家土樓的相關背景。

客家土樓產生於宋元年間,最「老」的土樓已經700多年歷史,客家人的這種傳統民居一直延用至今,最「年輕」的土樓才僅有30歲。

客家人,並不是少數民族,相反,他們起源於中原漢族。中原地區的長期戰亂和政權更迭不斷,促使許多漢人南遷,遠離故土,移民為客,故而稱為客家人。

土樓建築的起源,與客家先民遷移閩地的歷史背景密不可分。客家人源於中原,深受漢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有很強的傳統家族觀念。血緣親近的同宗同族,共同合力建造土樓,聚族而居。一座土樓內多代同堂,都是一公之孫。同族人同吃同住,共榮辱同進退,家族的凝聚力代代延續不散。

同樓而居的同族人擁有共同的長輩,分享共有的財產。一家之內,家長說了算,一樓之內,族長說了算。客家人這條延續奉行的原則,大大提升了大家族的執行力和工作效率。

客家人尊重長輩,恪守禮儀,也很重視教育。大家族建土樓,在樓內專設學堂,供同族的子弟接受教育。土樓內的各處都有勸誡晚輩向學的家訓、對聯等各種題詞。由此可見,客家人尊師重教,對後代子孫掌握知識接受良好教育的期許。

聚全族之力,把有限的資源和生存空間,最大化的分享利用,是土樓文化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客家人的土樓建築,除了族居的特點外,也是當時的一種有效的自衛式居住方式。在那個外有倭寇,內有戰亂的年代,客家先民就地取材,用當地粘質的紅土反覆夯築厚實的泥牆,並在泥牆中埋入杉木和竹片做牆骨,這樣建造出的土樓堅固異常。

土樓內都挖有水井,有囤積的糧食,飼養的牲畜。非常時期,只要派族中的青壯年守住大門,住在樓中的老幼族人,就像住在一個堅固的大堡壘中,不受賊寇的侵擾。

客家人建造土樓聚族而居,既最大限度的分享了家族的資源和財產,促進家族的凝聚力,又合全族之力,共同防盜禦敵。對於當時外來遷居閩地的客家先民來說,土樓建築無疑是御外寧內的睿智之選。

福建土樓群主要集中在四個景區:永定高北土樓群,永定洪坑土樓群,南靖雲水謠土樓群,南靖田螺坑土樓群。

在我這個不懂建築的外行人眼中看來,土樓只有形狀、規模、裝飾美觀度的差別。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親眼目睹一番可謂民居界奇葩的土樓建築,並走進和了解聚族而居的客家人生活。

所以,我並沒有在大大小小的土樓和各個景點之中疲於奔波,而是選擇逛逛有代表性的永定高北土樓群和南靖田螺坑土樓群。

承啟樓

承啟樓位於永定高北土樓群,是土樓群中最大的一個,號稱土樓大王 。承啟樓是《大魚海棠》女主椿的家。承啟樓最早被世人熟知是源於一張郵票,郵電部曾經發行了一套「中國民居」的郵票,其中一張就是以承啟樓為背景,據說在日本大受歡迎,承啟樓也因此「一票成名」。

承啟樓和世澤樓的屋檐夾角,形成一線天。

四環,四層,四百間房,龐然大物,相當壯觀!外環是主樓,第二環是客廳和廚房。第三環是單層做書房。第四環是祖堂。

外環是主樓,分四層。第一、二層不向外開窗,從天井採光。一層做灶房,二層是米倉,三、四層是卧室。快四百年的老建築里,至今仍有30多戶居民居住!

僑福樓

僑福樓是僑居海外的三兄弟出資修建的。與承啟樓不同,僑福樓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建造的,只有一圈樓房,祖堂是中西合璧的風格。整體建築保留了土樓族居的特色,基本忽略掉了厚重防禦的功能,更貼近家居院落的感覺。

裕昌樓

裕昌樓位於田螺坑土樓群與塔下村之間,也稱東方比莎斜塔。裕昌樓外觀看起來和一般土樓沒什麼區別,但一走進會發現,支撐走廊的柱子已經東倒西歪,搖搖欲墜了,但700多歲「高齡」的土樓依然有驚無險的屹立不倒。

裕昌樓是已知土樓中最古老的圓形土樓。據說修建時,是各家各戶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前前後後祖祖輩輩修了三百多年才全部完工。

田螺坑土樓群

田螺坑土樓群是常常被當做土樓建築的代表出鏡。四個圓形的建築中間圍著一個正方形建築,很像飯桌上的四菜一湯,因此而得名。

四菜一湯的內部構造與大多土樓類似,並沒什麼可看性。但登上觀景台俯瞰,或平行遠觀,不同角度,不同的視覺效果,田螺坑土樓群遠看成趣。有位建築學家曾形容田螺坑土樓群:「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

福建的客家土樓,與故宮一類的只是歷史古迹的知名建築不同,許多的土樓至今還有人居住。土樓更像是活著的回憶,儘管許多人都選擇離開,但土樓終歸是客家人心中的歸宿。一座土樓,就是一部完整的家族史,世世代代的興衰榮辱都實實在在的活在這古老的建築里,歲月荏苒,時代變遷,敦實質樸的土樓群屹立不倒,一幢幢排列出客家人曾歷經風霜的那段定格的歷史。

原本想在土樓住上一晚,體會一下客家人的居家生活,但土樓旅館房間里都沒有獨立的衛生間,考慮再三還是作罷了。所以在土樓停留只匆匆一天。儘管如此,吃貨還是抓緊時間嘗了嘗地道的客家美食。

客家牛雜燜筍,自製牛肉丸,梅菜扣肉,現摘地瓜葉。都是客家經典菜,道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