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百萬,孩子為什麼卻由金蛋變成銀蛋、銅蛋、鐵蛋?!

養個孩子,你也許沒少費心血,從小開始這也培養那也熏陶,卯足了勁想把他/她培養成多才多藝的全才,錢也絕對不少花。

中國普通家庭將一個孩子養育成人需要花費多少錢?

早在2005年,中國社科院在一份報告提到的數字是49萬元,其中除了基本的生活醫療費用,剩下的全是教育經費。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變成多少呢?

下表是南方都市報2016年統計的養育孩子成本排名前10的城市:

投入了這麼多錢,就是想把孩子打造成前途燦爛的金蛋。

可是有幾條看不見的規律,卻很可能讓你想像中的金蛋掉色,變成銀蛋、銅蛋、鐵蛋。

隨著孩子進入學校,接受應試教育的打磨訓化,再加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利或不利的多重影響,你能知道,長大后的孩子到底是個什麼樣?雖然孩子的身高在長、知識在長、見識在長,但有些寶貴的東西,也會被逐漸磨滅消逝。哪些在丟失?什麼在減少?

一.小時候:金蛋。

小時候像天使,像小太陽,金燦燦,抱在懷裡,就像是抱著個金蛋。美好的未來不可估量,一切都有無限的可能。

二.少兒時期:銀蛋。

一天天,一年年,孩子漸漸長大,等會走會跑上小學的時候,就有點淘氣,不好管了,金燦燦的光澤減弱了,褪色成了銀蛋。

三.青少年時期:銅蛋。

孩子上了初中、讀了高中,應試教育的緊箍咒,好像一天更比一天緊。作業和考試牢牢拴住了他/她的手腳,應試教育將抑其創新,扼其個性,斷其幽默,奪其笑容。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了青春期,身高在長,能耐大了,脾氣也見長,特別是青春期的叛逆,往往把父母逼的夠嗆,活脫脫一個銅蛋。

四.大學時期:鐵蛋。

上了大學,遠離父母,孩子學識在長,本事在長,與父母的交流不再那麼多,隔閡不知不覺多了起來,一些不該有的習氣也難免沾染。晃晃蕩盪幾年下來,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世事艱難,自己好像有些準備不足。

比起過去金燦燦的襁褓時期、天真無邪的青少年時期,這個時候的人生好像變成了個鐵蛋。

人很多事情都會寫在臉上,臉的變化反應著內在的變化。金蛋、銀蛋變銅蛋、鐵蛋,也是一個臉上笑容被逐漸剝奪的過程。

 

可以說,笑容的多少,是衡量孩子成長的一條最直觀的重要標尺。

讓我們來看四組更直觀的圖:

幼時天生的笑容,是多麼的美妙。笑容指數:10點

少小時候天真無邪的笑臉,是多麼燦爛。笑容指數:8

到了初高中時,青春本炫麗,卻變成了灰白,臉上憂鬱陰沉。笑容指數:2

大學雖有歡快,卻也不乏放縱、叛逆和無奈。笑容指數:5

其實,不管什麼蛋,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自己的心頭肉,動動都心疼。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認真深挖一下,培養孩子怎麼就成了"變蛋"了?是什麼原因讓金蛋、銀蛋變成了銅蛋、鐵蛋?什麼因素控制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又能控制、干預什麼?

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孩子成長的三大影響因素。在這裡,我們只討論前兩點,即學校和家教因素。

第一點,我們首先來看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基本上等同於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就是抓學習、看成績,學習抓得緊,成績考得好,卻不見得孩子就培養的好,畢竟學習成績只是成才的一個方面。

何況填鴨式的被動灌輸,抑制創新和自由,也是應試教育的嚴重副作用。大中小學的應試教育,功和過必須兩說------它在育人的同時,也在毀人。

可以說,應試教育是奪走孩子笑容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它帶給學生和家長的壓力是巨大的,面對如此強大的壓力,孩子是否就無法重拾笑容了呢?

針對學校教育,家長可做的有三:

一是協助孩子搞好學習,這事不能含糊;

二是彌補適合孩子、符合未來社會需要的素質和能力;

三是儘力克服應試教育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要不斷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要彌補被抑制的創新能力和自由的思想與個性,面對壓力,要保持幽默和笑容。

這是三個大的策略,具體的執行方法和操作技巧,不一而論。

第二點,我們來看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已經是個很複雜的事情了,家庭教育更加複雜。

它是家長的學識、為人、性格、人生觀、世界觀、職業、收入、所在地區、婚姻狀況、家庭結構等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在金蛋、銀蛋變銅蛋、鐵蛋的過程中,這些因素無疑起不小的作用。

把這一點看全了,並不是要對家庭教育徒生感嘆、犯怵或退卻,而是要找對方向、把具體的方法弄對,給孩子以積極向上、快樂自由的成長推動,從而不把自己的孩子弄成銅蛋、鐵蛋。

從誰是主導的角度看,家庭教育一般可以分為媽媽主導、爸爸主導、爸媽輪導、爸媽同導四種主要類型(當然也有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主導的其它類型,在此不予多討論)。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誰主導、誰輔助,在方向上要統一,要商量和探討方向性的事情;在具體的方法和細節上,不要相衝突、矛盾,如果發現了這樣的跡象或苗頭,某一方或雙方要及時控制、收住衝突、矛盾的做法。

舉個例子,孩子經常會出現拖延作業或作業中出錯的情況,此時若父母一方主張以保持學習的主動性為上,不立即強制孩子按父母的意思去做(以免打消好不容易建立、保持的學習勁頭,把主動學習逼迫成被動學習),由此去是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作業怎麼完成,如不完成自願怎樣,等等。

而此時如果父母中的另一方發火,強令孩子怎樣怎樣,而孩子卻表現出逆反的狀態,兩種方法就衝突了。必須有一方收住,不繼續衝突惡化局面,最好能預防衝突,事先統一家教的方向和方法。不正確的方法,會拿走孩子的笑容,甚至會讓孩子飛快的變成銅蛋、鐵蛋。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主要是言傳身教,但是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潛移默化。

家長普遍感到困擾的是,無論是言傳、身教還潛移默化,你心裡想讓孩子吸收的,他/她並不一定買賬;你不想他/她吸收的,有時卻無法控制。

嚴了好還是寬了好?哪些方法用對了,又有什麼是錯了的?哪條家教起效果了,哪條沒起效果?如此等等,確實有點小複雜,頭髮白了,心操碎了,家教還不一定搞得好。

複雜的事情,必須予以簡單化,方有成效。

這就像是護士給病人打針輸液,必須找到正確的脈絡,找對點兒,不能亂扎亂試一通。這樣,家教才能做到言傳時句句在點兒,身教時事事在點兒。

這個點兒,首要的就是孩子的主動性,因為一旦功課學習和綜合教育陷入被動,事情就重新變得非常麻煩。

抓住這個點兒,需要做到最基本的四條:

一要保證孩子在學習上勤奮、下夠功夫,以保證所學內容充分消化、吸收。

二要講究學習方法和效率,比如,學習時要專心、細心等等。

三是學習之外,家庭氣氛要平等、尊重,凡事講民主、多商量,以保持孩子愉悅的心情、培養孩子的自由個性。

四是掌握一定激勵方法和慎重的懲戒------激勵方法主要有目標法(協助孩子樹立自己的長中短期目標,既包括學習的目標,也包括素質和能力方面的目標)、讚美法、興趣培養引導法,等等。

在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下,無論孩子在大中小學哪個階段,身為家長,若遂於應試,隨波逐流,必將力不從心;若能通觀全局,知曉利弊,謀定而後動,則必能運籌帷幄。

綜上所述,身為家長,不和應試教育對著干,不怨天憂人,積極的適應學校的應試教育,知其所長,彌補其不足,才不會做應試教育的奴隸或幫凶。

在家教上講究方法,抓在點兒上,學習和能力兩把抓,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保持孩子面對學習和生活總有由內而外、由心及面的笑容,孩子的成長才不會步步褪色,不會由金蛋、銀蛋變銅蛋、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