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英文不好?也能進行英文啟蒙!

這兩年第二語言的啟蒙越來越受重視,也越來越家庭化,有一個共同的話題就呈現在了我們面前,那就是「 父母英文不好,如何進行英文啟蒙?」

先來說這個「不好」,「不好」的定義我們確定了,再來談如何解決?

做英文啟蒙的很多父母非常痛恨自己「兒時」的啞巴英語,其實最關鍵的是畢業後你的工作環境是否使用英語,如果畢業後不大接觸,那麼有了孩子,不管當初如何,大部分都已經是啞巴英語了吧,所以發音不準才是首當其衝的問題。

不好,大部分人的定義是不能隨意的和孩子溝通對話,想說的說不出來,其實即使英語好的,當真正運用到自由溝通時也是有一定困難的,因為和小孩子對話講究的是原汁原味和生活化,而我們曾經學過的使用過的多半是書面化的語言。

不好,基本是指在家庭操作時候遇到的各種障礙,大家談到不好的同時是覺得自己想按照路線來啟蒙卻時常力不從心,所以想尋求幫助,而不想尋求幫助的人也就不在意什麼好與不好了,這就說明心態是正確的,剩下的就只是技能問題了。

所以大多人人的感受就是:自己發音不準,認識但讀不出來,尤其美式發音更是搞不懂;原版繪本中很多單詞沒見過,沒學過,為孩子親子閱讀出現障礙;日常生活做不到與孩子口語溝通。

 

那麼自認為不好,如何進行啟蒙呢?

1、技術問題

 

播放音頻:如果是0-2歲的小朋友每天5-10分鐘就可以了,聽音頻講究一個堅持,不在乎每次聽多長時間,而且越小的孩子越不能聽太多的時間。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嘗試放音頻故事,當做背景音樂給孩子聽,麵包機,播放器,電腦,只要操作方便就可以了,這個播放音頻的技術問題不懂英文也完全可以實現。

 

原版動畫:這個更簡單,只要孩子有看動畫片的時間(前提不是為了學習英文而看動畫片,而是在孩子有看動畫片需求而父母又允許的範圍內就選擇原版動畫片)就可以看,除了資源選擇問題就是播放的技術問題了吧。

 

英文閱讀:嘗試和孩子一起聽音頻看原版書,這樣的書很多,國內引進的分級讀物都是帶有音頻的,很多繪本也配備了音頻,比如JY音頻,只有用心,能找到的已經夠孩子用了。和孩子一起聽的好處是讓孩子感受到你在和他一起聽故事,如果有毅力的話,可以嘗試先聽先學,再和孩子一起進行,當然這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不過如果時間精力允許,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

 

2、心態問題

 

英語啟蒙,為什麼那麼強調家庭的重要性呢?那是因為不管孩子上了多麼優質的課外班,時間也是有限的,集中一天不如分散開來,每天十分鐘的家庭操練尤為重要。而且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和習慣,讓孩子覺得那不單純是一種學習,而是全家互動的溫馨閱讀遊戲時光,這一點學齡前的孩子尤為重要。

 

父母英文程度不同孩子受到的熏陶也不一樣,但是每個父母都有強項和弱項,所以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不行,就完全放手不做。

 

如果真心去做,就下些功夫,如自己先聽完音頻,學習後再給孩子讀書可行嗎?初期完全可以,因為畢竟孩子的學習力在初期還是弱於父母的,雖然費力但是這個時代多學點英文也有益處,所以父母肯下功夫那是最好了。

 

3、路線問題

 

自身英文能力的提高:這個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都是有好處的,如《和小小孩學英文》《我的第一本親子英文書》,把和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都學會。

 

參加原版精讀課程:自己先學會如何講原版繪本,包括詞彙,句型等知識,也包括文學價值,藝術熏陶,亦或是講讀方式,互動方式等。

 

經常聽一些原版故事會:學其他故事媽媽的講讀方式,或者帶著孩子一起聽,受到熏陶。

 

看英文方面的啟蒙書籍:如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等,接受最先進的家庭英語啟蒙新理念。

也可以認真研讀親子英文啟蒙專家---安娜子桐的每篇博文,一定會受益匪淺。

當然英文啟蒙也可以選擇「外援」,但最關鍵的不是如何尋求外力,而是在外力選擇之後如何配合老師,不斷的激發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

 

4、技巧問題

 

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細節,幫助孩子理解:和孩子互動故事相關信息,幫助孩子進行理解,因為父母可以通過中文去理解,但孩子是純英文閱讀的,所以通過探討交流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很重要。

 

下功夫做互動:如閱讀《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後用各種美勞材料來做毛毛蟲既是生活延伸又是美勞操練;閱讀《培生分級讀物》後玩玩單詞卡片遊戲,既是英文學習又是親子互動。

 

多關注文學和藝術價值:不要總是糾結在文字上面,英文閱讀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而不是為了多學一兩個單詞和句型,所以如果父母英文不是特別理想,那麼多幫助和引導孩子關注繪本的文學和藝術價值也是很大的收穫。

總之,英文不好的父母一樣可以開展英文啟蒙,只要理念好,資源合適,方式正確就可以幫助孩子走上英文啟蒙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