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是北宋婉約派詞人李清照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雖然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而這首詩也成了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最真實的寫照。可如果再往深層次思考,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呢?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項羽,可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以勇武聞名的軍事家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那為何項羽還是不肯過江東呢?

關於為何項羽不肯過江東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以及歷史學家都關注的問題,目前,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兩個觀點。

其一,項羽不渡烏江是出於一種高貴的品質,是從早日消除人民的戰爭苦難考慮的 。

項羽認識到了長期內戰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這場戰爭儘早結束。項羽確實曾有結束戰爭的願望,也曾想過通過他與劉邦的個人決鬥來結束戰爭,他覺察到「楚國久相持不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所以對劉邦說:「天下匈奴長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最後他甚至不惜違背自己個性,想要犧牲自己的利益,打算以鴻溝為分界,通過和談換取劉邦的讓步。但是劉邦卻違約出兵追殺楚軍,當項羽失利並且認識到自己無法立即消滅劉邦而又無法談和的情況下,項羽只有犧牲自己以結束數年的殘殺,據說,項羽當時還是有可能與劉邦抗衡的。

其二,西楚霸王不過江東,是因為虞姬已死。

項羽的死與虞姬的死有必然聯繫嗎?兩者之間有聯繫,有學者就認為項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過江,拔劍自刎。這樣說很有道理,單純說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因為虞姬之死就顯得論據不足。而這與《史記》上說的: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段話是一致的。「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說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原因。項羽即便過江,敗局已定。因而,他選擇了不渡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