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出家日記:上廁所與掃廁所

15275189546323.jpg

出家以前,以為出家人是不用上衛生間的,記得以前在四祖寺參加禪文化夏令營,走進衛生間,看見一位仰慕已久的法師在裡面小解,感覺信仰都要崩塌了。

 

到了自己出家這一遭,卻依舊是個凡夫俗子,才知道,出家人還是有大小便利。

 

很多人都喜歡問,出家前後會有什麼差別,總是會想起趙州和尚這則公案。

曾經有學人參禪參得緊,請教趙州古佛:「急切處,請師道!」趙州卻悠然離開,回來時卻道:「尿是小事,須是老僧自去始得。」

就像這小便一樣,這樣的小事,卻要老僧親自去方得。修行的切要處,別人是沒得替代的,終究要自己親自面對的。

 

可真要在寺院里的生活,不僅要上廁所,還有掃廁所。

無人替代,躲不過時,這可真是一大考驗了,拎起起一大桶水,晃晃蕩盪走到廁所里,拿著馬桶刷,一處處洗凈,並不容易。

聽老居士們說,師父入住安國寺以後,一切的建設都還沒有開始,不到一個星期,就找來工人,修建好了這個簡陋卻實用的衛生間。

 

雖然現代的衛生間已經不像古代那樣需要花大心力去清潔,可是大俗人面對這個心中的污穢之處,心裡總是有些抗拒,才知道自己平日里念誦的「不垢不凈」,原來還是差得遠呢。

好不容易把衛生間洗刷一遍,心裡又不禁開始嘀咕,怎麼這段時間沒有人來方便呢,怎麼沒有人恰好看見我正在付出辛勤的勞動呢?師父怎麼沒有剛剛好不經意間就發現呢?不由得又磨蹭了一會兒,怎麼還沒有人路過呢?

可是打掃過幾次,卻發現每天都在寺院里做義工的方居士常常就搶先打掃過了。原來,每次我自己去打掃時,只是嫌它臟,不得已而為之,像小貓咪洗臉一樣,划拉兩下子罷了。方居士則不然,對於方居士來說,這就是修行的定課。

這和修行有什麼關係嗎?讀經打坐不是更好的修行嗎?

 

記得曾經讀過一個故事,在古印度,有一位博聞強識的修行者,了解當時眾多的宗教與學派。

有趣的是,各種宗教對如廁都有著自己的規定,他覺得有的外道,如廁的方式雖然方便卻不衛生,有的外道如廁的方式雖然衛生卻太過繁瑣,花費了太多時間。

後來他接觸到佛教,發現佛弟子們如廁的方式取乎中道,即不至於太繁瑣,又不會留存污垢,後來他就決心在佛教的僧團中出家,當生證得了阿羅漢果。

15275189559554.jpg

 

而在中國,也因為掃廁所留下了一段「知音」的佳話。

憨山大師在天界寺聽無極大師講《法華經》時,發現寺院的廁所異常整潔,而且每天早起之時,就發現廁所已經打掃完畢了,那他是什麼時候打掃的呢?

憨山大師斷定這個寺院負責打掃廁所的凈頭一定是個不尋常的人,晚上就故意不睡,悄悄從走廊下走過去觀察,原來在大眾放參之時,這位高人就去打掃完畢了。

又過了幾日,寺院的廁所竟變得不那麼整潔了,他就趕緊去詢問,原來凈頭一直患有黃腫病,最近病體難支,遂卧倒在床。二人相見,十分默契,遂成為知交好友。

而這個人就是明代妙峰禪師。憨山與妙峰兩位大師的法誼為後人稱嘆不已,卻是從寺院里這個為人不屑的衛生間里開始的。

 

曾經聽一位老師講起,他常常被請去許多大企業為他們「號脈」,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總是會十分熱情地接待,向他展示公司的方方面面,參觀完各個辦公室、會議室,將企業的文化、架構逐一介紹。

可是,每次他到一個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去一趟衛生間,每每這個時候,他就能對這個公司給出一個診斷了,衛生間的衛生、設施,往往反映了這個公司真正的管理水平與企業文化。

衛生間是否舒適,就能看出公司對員工有多麼關心。

衛生間是否方便,就能看出公司的工作是否注重效率。

衛生間設施是否齊全,就能看出公司的管理是否科學。

衛生間里是否真的衛生,就能看出公司的員工多麼盡責。

……

 

想起前幾天去東坡赤壁,那裡的公廁里貼著一張小小的標語:「沖水是一樁小事,文明是一件大事。」

衛生間只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可是生活中每件事都是大事。不僅因為它體現了文明的發展,更與每個人的修行大事息息相關。

而在禪林里,一切建築都是禪門手眼施設,這一方小小的茅廁,有著「架房」、「雪隱」諸多風雅的稱呼,處處都體現著對大眾身心的呵護與方便的接引,增進大眾的信仰,而上廁所與掃廁所,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真實的修行狀態。

15275189553925.jpg

 

記得有一次,方居士正在前面大殿里忙活,我看衛生間還沒有打掃,正欲清掃,一位居士卻不客氣地說:「還是方居士打掃得乾淨!」我聽了很是慚愧,卻有一切不服氣,憑什麼我就掃不幹凈呢?

有一次外出歸來,發現衛生間不是很整潔,便有些奇怪,便問了一句:「方居士最近不在么?」

「是啊!出去旅遊啦!」

我卻很是僥倖,想著終於給自己留了一個積累資糧的好機會,也就欣然拿起刷子……卻發現怎樣也沒有往日那般潔凈,特別是便池的縫隙,積累了太多黃黃的水垢,刷了好多次,似乎還是很頑固,沒有什麼改變!

我心底里便暗暗佩服起方居士,也才留心到,在我樓下這個小小的公共衛生間里,就有這麼一位「綿密」的行者。

方居士人過中年,卻總有一股子向上昂揚的勁頭,只要有活兒干,就能夠自己搗鼓起來,乾重活從來不帶喘氣,而做起手工,又能一個人在逼仄的庫房裡,默默縫好一千個手提袋!

在社區里,方居士也是一名活躍分子,經常在社區里做義工去街道上服務周邊的鄰里,一大早就能看見太極拳、太極扇的健身人群里看見方居士的身影!

就這樣,方居士竟然每天都清晨從家裡出發,趕在早課前就從容地步入大殿……記得有一天下午晚課過後,我看見一個矯健的身影大步流星地走出去,便攀談了幾句,可沒想到方居士原來正趕著回去加班加點繼續誦經。《地藏經》、《普門品》……都不能落下,原來一天的功課排得滿滿當當!

慧公老和尚說,「以老實做人為修學的起點,以輕安明凈為修學的驗證」,這一天的修行滿滿當當,連在衛生間里也不放過,豈不正是生活禪的化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