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挽回中遊客,泰國的做法讓泰國人也無法接受!中國人表示不回頭

旅行不僅僅要的是風景,還需要一種心情。旅行是為了讓生活更充實,更具有意義,所以出國旅遊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現在的國民們都熱衷於出國游,可以打開自己的視野,感受不一樣的風情,就會發現原來世界並不是像你所待的城市那樣而已。

 

泰國就是中國遊客這些年來經常去的一個國家,怎麼說泰國也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之一,而且泰國還是我們的鄰國,更沒有理由拒絕這個地方。中國作為出遊人量最多的國家,在泰國的遊客中占著絕大多數的比重,可以說泰國的旅遊業的經濟來源有一半以上都被中國遊客支撐著,泰國的物價又便宜,這讓中國的遊客每次都是大肆購物,經常都賣到脫銷。但是後來泰國就做了一件讓中國人很不滿的事情。

 

泰國看中商品的銷售力,於是將大部分的物價都上漲,這一行為讓中國遊客感到不情不願,於是漸漸往泰國的遊客變得稀薄,泰國失去中國遊客,可以說就是失去了一個大的經濟來源,為了挽回中國遊客,泰國在各大商店大減價並且拉起橫幅,上面還用中文做的標示。這一舉動很多泰國本地人都無法接受。

 

雖然對於大減價是很讓人動心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多中國遊客表示沒這麼輕易回頭!大家會再回泰國旅遊嗎?歡迎評論與轉載!

泰國簡介:

泰國的正式全稱為「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皇家轉寫:Ratcha Anachak Thai /râːt.tɕʰā ʔāːnāːtɕàk tʰāj/ 幫助·信息),其中「ราช」表示「國王」、「อาณาจักร」意為「領土」、而「ไทย」則代表「自由」之意。在過去,泰國一直以「暹羅」、「暹邏」(泰語:สยาม,皇家轉寫:Sayam)作為國名。在擺脫高棉人統治之後,暹羅人以「自由」一詞(讀音即為「泰」)作為主體民族泰族的名稱。鑾披汶·頌堪元帥在1939年6月23日至1945年9月8日期間,將暹羅改稱「泰國」(泰語: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皇家轉寫:Prathet Thai),取其「自由領土」之意,皆因在當時的東南亞地區,周邊的各個大小王國均相繼淪為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歐亞列強的殖民地,使得泰國成為唯一僅存的獨立國家。1945年9月8日,泰國復稱為「暹羅王國」。1949年5月11日,暹羅正式更名為「泰王國」。

泰國的舊稱「暹羅」根據《明史》所載,係為「暹羅斛」之簡稱,「暹」(泰語:สยาม,皇家轉寫:Sayam)或指古國素萬那普,「羅斛」指另一古國羅渦。兩國於十四世紀併合為大城王國,因而被中國古籍以組合詞「暹羅斛」或「暹羅」代指之。「暹」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一說來自於梵語詞彙「श्याम」(Śyāma),意為「暗色」[8];或來自於巴利文的「suvaṇṇabhūmi」,意為「黃金之地」;也有說法稱來自於孟語辭彙「ရာမည」(rhmañña),意為「外地人」。中文古籍的稱呼「暹」被葡萄牙傳教士轉寫為Siam,成為西方通用的稱呼。「暹」在蒙固國王統治時期定為正式國號[9],也被近代中文以「暹羅」對應之。

(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