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和孩子做交易 否則吃苦的是他自己

作者 周藝文

我的朋友瑞瑞爸爸最近有些苦惱,孩子瑞瑞現在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開條件。

——「瑞瑞來,叫叔叔!「

——「有什麼獎勵嗎?沒有獎勵我不叫。」

——「瑞瑞快把你的玩具收起來。」

——「我收起來就讓我看一小時動畫片可以嗎?」

沒錯,你看出來了,瑞瑞在提條件,也是在和爸爸媽媽做交易。

為什麼會形成現在的局面呢?

這還是得從日常開始說起。

瑞瑞是特別調皮的男孩子,奶奶經常管不住他,只好時常用交易的方法來達到目的。

「瑞瑞,快吃一口飯,不吃啊?這樣吧,你吃完這一碗,奶奶給你糖吃。」

「瑞瑞,你不要把東西都仍在地上。撿起來吧,奶奶給你看動畫片。」

這樣的交易當然是有用的,孩子為了「利益」自然聽指令做事,但孩子多聰明啊,很快他就摸清了套路,反客為主,開始開條件——你讓我做什麼,可以,答應我提出的條件。你不讓我做這件事,可以,答應我提出的條件,我就不做了。

於是,瑞瑞爸爸苦惱地說,看來還是不能和孩子做交易啊,現在的孩子可精明了——我笑道,也不能因為這個事情全盤否認做交易這種方式,很多教育方法都需要放在某些特定地情境下使用才知道是否有效。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些情況之下不能使用這個方法。

01 涉及原則問題的不交易

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原則問題?個人的吃喝拉撒睡,這本是自己的應該做好的,是原則問題。牽涉到一些有違美德的行為,也可以化為原則問題。為什麼原則問題不可以拿來交易?因為這就是本來應該做好的事,如果連這些都可以拿來做交易,那說明可以商量,還有什麼原則可言?

用原則問題來交易會影響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讓他以為任何事情都有商量和交易的空間和餘地,對未來的教育都會產生影響。

02 必須禁止的行為不交易

不可以推搡別的小朋友,小區里的樹不可以爬,不可以去河邊玩耍……一般情況下,禁止孩子做的事情都和安全性有關。因此,絕對不能用這個來做交易,否則孩子會一邊以身犯險,一邊開出條件:我就要去做這件事情,你必須答應我的條件!

因此,家長不能在這件事情上有任何的鬆動,並且要和孩子強調這些事情的危險性——

「你去推別的小朋友,他們摔倒可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傷害,你到時候如何承擔責任呢?」

「你去爬樹,一旦從樹上掉下來就要去醫院打針,你能忍受那樣的痛苦嗎?」

「你去河邊玩耍,如果失足落水,就可能在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我們會很傷心的,你知道嗎?」

不交易,並且強調後果,讓孩子認清問題的根源。

03 用獎勵代替交易

與其交易,不如獎勵。但需要講清楚獎勵的原由。

孩子今天和叔叔打招呼了,獎勵一顆糖——但這顆糖不是因為你和人打招呼的行為,而是因為你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的禮貌的品德。

孩子今天把玩具都收拾好了,獎勵一本書——但這本書不是因為你收拾玩具的行為,而是因為你懂得規劃自己的生活,懂得幫減輕家長做家務的辛苦。

簡而言之,行為大多時候都是孩子應該做的,需要獎勵的是孩子在某種行為中體現出來優良品質,獎勵是為了他們繼續發揚,保持美德。

別和孩子做交易,否則吃苦的他自己。遲早有一天他會知道,生活不會和他做任何交易,完全得憑自己努力。

——————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