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晶元入局「中國芯」!美國驚慌失措

當初,來自大洋彼岸的一紙禁令,引發了我國民眾對中國芯的廣泛議論,的確,晶元產業是我國的一塊短板。

據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晶元進口量達到3770億片,進口額為17592億元,這一數據也反映了我國對國外晶元嚴重依賴外國產品。

 

目前,我國急需逆轉這種局面,扶持本國晶元產業,但是國產晶元當前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由於多年來國外晶元佔據我國晶元市場的主導權,中國芯市場被嚴重擠壓。

 

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晶元廠商只要繼續打壓中國本土晶元產業,牢牢把握住市場主導權,何愁不能坐在家裡收錢?

不過,這種局面開始出現變化,我國突然打破沉默開始下重手整治這一狀況。

據韓國《中央日報》6月4日報道稱,在上個月31日,中國反壟斷機構突然前往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國美光在中國的分支機構辦公室展開調查。

對此,美國媒體表示,中國這次突然對美韓晶元進行反壟斷調查,將對美韓晶元在中國的銷售額造成不小的衝擊,

知情人士透露,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三家企業將面臨最高8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520億的高額罰款。

據了解,近幾年中國晶元展開「突圍」,希望衝破希望設置的枷鎖,結果遭到美日韓等國晶元廠商的聯手打壓。

尤其是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國美光三家晶元巨頭,從今年4月開始,三巨頭人為操控零售價格,導致DRAM晶元價格在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內上漲130%。

三巨頭欺行霸市的行為引發我國中下游電子廠商的不滿,對此我國展開行動對三家晶元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面對520億天價罰單,目前美韓兩國高層都被驚動了,希望就三家企業的事宜同中國好好商量。

從北京磋商的「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到華盛頓磋商的「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中美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征關稅。

顯而易見,中美兩國的共同努力已經起了「化學反應」,成功避免了一次雙輸。

但在這次屢屢放狠話、拉清單的對峙背後,人們應該會想,如果下一次類似情況發生怎麼辦?畢竟這種對峙像是一次體檢,暴露出中國產業發展的一些問題。

缺「芯」之痛剝去了一層關於「中國製造」驕傲的新衣,也讓人意識到單靠共享單車和在線外賣難以挺起中國製造的脊樑,飛上雲霄的房地產和金融業沒法應對製造短板。

而在「扎芯時間」前十年,中國由於在國際分工中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也曾出現「八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的窘境。

當前,中國經濟要怎麼發展,如何避免走彎路,是需要直面的問題。

世界頂級晶元入局「中國芯」!美國驚慌失措

一直以來,缺乏核心的半導體研發技術,導致晶元長期依賴進口,是橫亘在中國心裡的痛。前不久美國斷中國「晶元糧」事件,雖然之後有驚無險,但至今想起來仍讓人後怕。

因此,中國整個科技界都在加大自主研發晶元的力度,最近又傳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