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為何士兵寧願拚死一戰,也不願躺下裝死

二戰時期,為何士兵寧願拚死一戰,也不願躺下裝死

 

在看影視劇時,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惑,如果躺下裝死,會不會有一線生機?

士兵的存活問題是很多人熱衷研究的,他們會假設自己在戰場上遇到險情,想出逃生的辦法。在作戰形式對我方不利的時候,很多人其實是想當逃兵的。

最容易當逃兵的就是美國,因為美國對此有規定,如果軍隊達到百分之七十的傷亡,士兵可以放棄抵抗。但放棄抵抗指的是當戰俘而不是當屍體,如果士兵都躺下裝屍體,畫面一定很搞笑。

再低情商的人也會權衡一下拚命衝鋒、裝死以及當逃兵的成本,他們會得出一個結論,首選拚死搏鬥,次選當逃兵,最差的選擇就是躺下裝死。

 

在人類歷史上,戰爭發生的很頻繁的,據統計發生戰爭14531次。人們對戰爭見怪不怪了,也會琢磨一下求生路線。很多人都琢磨過,實在不行就躺下裝屍體,或許可以逃過一劫,但這樣做真的可行嗎?

沒人給出準確的答案。

古代徵兵都是強制性的,很多士兵沒受過任何訓練甚至沒被洗腦,直接上戰場,他的內心是很不願意的,也是怕死的,因為怕死,所以會出現逃兵,但躺下裝死的卻並不多。

因為古代是冷兵器作戰,大部分都是車、騎、步構成的混合軍團,每一場戰爭都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展開,那麼多馬的嘶叫聲,來來往往的腳步聲,大刀長矛的碰撞聲……恐怕人沒被長矛亂棍打死,倒先被馬蹄踏死、馬車碾死了,試想此時有人裝死,會是怎樣的結果?恐怕是必死無疑了。

 

就算他命大,躲過了被馬踏死,被車碾死的命運,也躲不過戰後的清點。在古代軍中有一種特殊的後勤兵,專門負責打掃戰場,在打掃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生命跡象,會是怎樣的後果?

而且古代的戰爭是按斬首的人頭算軍功、獎勵的,斬首的人頭達到一定數目,可以分配到很多田地,甚至可以取得爵位,所以獲勝的軍隊在清點過程中,每每都忘不了砍下一顆人頭帶回去。

古代的情況大概是這樣,那麼近代呢?從近代史來看,與古代其實差不了多少。很多人寧可拚死搏鬥,也不願意躺在屍體堆裡裝死,因為選擇後者就等於放棄了生命。

裝死是非常考驗演技的,裝死的「演員」不能亂動,不能翻身,氣都不敢喘,以免被敵人發現,長期處於「殭屍」狀態對每個人而言,都絕非易事。

 

在戰場中還有一種兵肩負特殊使命,就是戰場督察隊,這些人專門監督前線士兵打仗,只要戰役打起來,他們就會做好準備,抓住逃兵就地槍決,發現裝死的更是毫不留情。

不過,近代戰場上還真有趴著裝死的士兵,這些都是新兵,他們沒戰場經驗,出於人的本能一聽到槍響就臥倒一動不動,然後敵人剛好一一殲滅。

即使在古代也有監工軍隊,專門負責戰後「清掃」戰場,看有沒有傷亡,更何況是近代。

日本侵華時期,為了確認對方死了沒有,都會在陣亡的戰士身上連刺幾刀,以保證他們確實死了。但也不能說他們挨個都刺了,肯定也有躲過一劫的。這些躲過一劫的士兵,是不是能夠生還呢?

 

答案是能。但接下來還有一個面子問題。即使士兵演技足夠好,運氣足夠好,通過裝死逃脫,他回到部隊後,大家也會非常瞧不起他。

因為大家以為你死了,對此做了追悼和嘉獎,每個人心裡都很哀痛,發誓好好作戰為你報仇,結果你全須全尾的後來了,大家心裡是什麼感受?肯定會嘲笑你貪生怕死,為自己替你流過的淚不值。士兵也都是正常人,他們也好面子,這種貪生怕死的事情一般人還真幹不出來。

所以比起裝死,拚死一戰的成本小很多,贏了堂堂正正為自己贏出一條活路,輸了,也是錚錚鐵骨男兒,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