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全球首個5G電話打通了!

通過與高通合作,愛立信利用一款智能手機外形的移動設備撥打了全球首個5G電話。

據了解,首個5G電話是在愛立信位於瑞典希斯塔的實驗室打出的,利用了39GHz毫米波頻譜和愛立信商業化5G NR Air 5331基站,以及一款採用高通驍龍X50 5G數據機和無線子模塊的測試設備。

與此同時,愛立信與高通這兩家公司表示,「該實驗將為符合5G NR標準的基礎設施、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的上市銷售鋪平道路」。此外,兩家公司還談到,「這些早期實驗還將使全球運營商和設備廠商,利用自己的網路、設備進行實驗」。

愛立信執行副總裁弗雷德里克·傑德林(Fredrik Jejdling)對此表示:

「這次實驗是對新毫米波頻譜互操作性的測試。而毫米波頻譜能向運營商提供更多的5G部署選項,向用戶提供更快的網速。」

2018年2月,愛立信發布了支持多種核心網路的商品化5G軟體,並稱「所有5G解決方案將於2019年下半年正式發布」。2018年6月,愛立信宣布與澳洲電訊、英特爾合作進行5G數據通訊實驗。

近兩日,雷鋒網觀察到愛立信在5G相關布局上有著十分緊密的動作,包括重大合作、發布和收購行為。看到這樣的頻率,全球5G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9月6日,美國移動運營商Sprint正在與愛立信共同合作開發一個全球分散式網路核心和操作系統,旨在支持2G/3G/4G等多代網路的物聯網設備和應用。據悉這個系統可以「創建最佳的設備數據流,並且能夠在最終用戶和企業的網路邊緣提供即時、可操作的情報」。

 

9月6日,愛立信推出了RAN Compute產品組合,這種架構允許服務提供商在需要時靈活地分發RAN功能。

 

9月6日,愛立信宣布推出一種新的頻譜共享軟體產品「Ericsson Spectrum Sharing」,該產品可在同一頻段內實現4G和5G之間平滑,快速的網路遷移,並且是基於3GPP Release 15標準。

 

9月6日,愛立信同意收購美國服務保障技術公司CENX,該公司為混合網路提供端到端服務保障。CENX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美國澤西城,同時在加拿大也擁有很強的市場表現,該公司於2013年在渥太華開設了辦事處。通過此次收購,約185名CENX員工將加入愛立信。

 

9月4日,愛立信宣布與Liberty Global達成了合作協議,將支持其優化在整個歐洲地區的固網服務。此前愛立信已經與Liberty Global簽訂了一份管理服務合同,涉及在波蘭、匈牙利和奧地利的移動網路和固網服務。

為了支持5G部署,愛立信將加大5G市場的投入,這些計劃將使愛立信能夠更貼近客戶,滿足全球和該地區對5G不斷增長的需求。愛立信是瑞典企業,但是美國市場則是它最為注重的一塊,眼下正從美國招募更多專家,從而增加公司在該地區現有高技能員工數量。據悉,到2023年底,愛立信的北美地區5G用戶將達到1.5億大關,佔北美所有移動用戶總數的48%。

同樣在9月6日發生著一件與5G緊密相關的大事,那就是「5G Polar碼聲明標準專利統計出爐」。

這個事件的背景其實是5G第一個版本標準R15的凍結和封版,參與通信設備商、晶元製造商、運營商以及研究者都積極向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披露和聲明自己擁有的5G標準相關專利。

根據目前各家公司向ETSI聲明的5G polar專利情況顯示,華為排名第一,在其中專利數佔據了49.5%,愛立信排名第二,佔據了25.2%。

據雷鋒網了解,Polar碼是一種新型編碼方式,其可以實現對稱二進位輸入離散無記憶通道(例如二進對稱通道(BSC,Binary Symmetric Channel )和二進位擦除通道(BEC,Binary Erasure Channe))的容量的代碼構造方法,Polar Codes是於2008年由土耳其畢爾肯大學Erdal Arikan教授首次提出,是編碼界的新星。

而從目前Polar碼專利數量上來看,華為佔優。儘管愛立信正迎頭趕上,但是排名其後的英特爾、高通、蘋果等公司形成了強大的合力。這其實反映了在推出5G技術的競賽中,美國、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似乎已經取得領先優勢,而歐洲則落在了後面。

遺憾的是,這次專利統計沒有看到中興的身影,這意味著,中國企業要在5G時代真正有話語權,除了保住第一,更要有一群戰友形成強大合力。第一通5G電話誰來打併不重要,重要的是繼續押注技術,建設安全而高效的5G設備和5G網路,並以較快的速度實現大規模覆蓋,在國際市場才有最終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