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在免費食堂吃剩飯竟付1000萬?世道變好,是從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開始的!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這也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的中國夢;這個夢實現不易,但人們孜孜求索。

 

 

李嘉誠在免費食堂花1000萬吃剩菜剩飯,

他是老糊塗了嗎?!

 

香港,夢與現實交織的地方。

 

深水埗,香港最港味、也是最有名的貧窮區。

 

港片《古惑仔》《無間道》《食神》,演繹著這片市井之地的悲歡離合。

 

而置身其中,才知道,TVB里撿垃圾婆婆的生活,不是戲里劇照,而是現實。

 

 

但往往越是底層的地方,越可能擁有神性。

 

今年某個中午,深水埗惜食堂,當頭髮花白的老人圍坐在餐桌上等著開飯,有個帶著黑框眼鏡的90歲老人突然現身,引起了一股小騷動。

 

他是李嘉誠。

 

 

等食堂的義工們派發了今天的午飯。

 

李嘉誠和一群老人一起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他笑稱自己今年90歲了,過去數餐只吃麥皮,今天三餸一飯,又能和大家一起,真好。

 

 

木耳枸杞煮白菜,榨菜燉豆腐……這幾個菜雖然簡單,但營養均衡,也很新鮮。

 

待到收盤子時,李嘉誠不僅光碟,而且一粒米都沒剩下。

 

 

後來才知道,食堂的木耳、白菜等蔬菜,都是超市裡收回來的不要的剩菜。

 

這樣的食物,莫說是普通家庭,都會扔到垃圾桶。

 

但首富先生不僅吃得異常開心,並在臨走時,「付」了1000萬給食堂。

 

而這個食堂,還是個免費食堂。

 

這怕是李嘉誠老糊塗了?

 

不可思議的是,這家看似「有問題」的食堂,不僅正常運行了7年,而且還被稱為「香港奇迹」。

 

甚至很多香港明星,包括張學友、張智霖、謝霆鋒、王祖藍都曾免費為它賣力宣傳,黃子華更是連續N年自費為它拍宣傳片。

 

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扒了一扒「惜食堂」和背後的殘酷現實。

 

原來,惜食堂是一家專門收集仍然可以食用的剩餘食物的機構。

 

像菜攤外貌不新鮮賣不出去的蔬菜,超市臨近保質期的麵包罐頭,酒店飯店賣剩的熟食……都是他們的目標。

 

▲隔夜賣相不好的蔬菜

▲超市快到保質期的罐頭

 

然後他們會在保證沒有安全隱患的情況下,把這些剩飯剩菜,做成熱飯熱食,免費送給貧困人群享用。

 

這些人,大部分是沒有依靠,三餐無以為繼的老人們。

 

 

是我們誤會了。

 

去過香港N次,我常常覺得:香港充滿奇迹,又複雜。

 

它繁華、摩登,冷漠的鋼筋森林鱗次櫛比;它又自然清新,人們行山出海生活好不愜意;它交融中西,奢侈品滿街。

 

 

但,繁華背面,你知道嗎?

 

香港彈丸之地,700萬人口裡,貧困人口超過120萬,平均每6個香港人就有1個活在貧困線下。

 

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社會老齡化也在不斷加劇。

 

近5個人就有1個老人,而每3個老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

 

 

比如深水埗撿紙皮的趙婆婆,80歲高齡,卻每天6點準時上街撿紙皮,一撿就是14個小時。不敢鬆懈,因為手停口停,無依無靠。

 

有時,餓了就翻垃圾桶。

 

這個麵包已經發霉了,但趙婆婆挖掉發霉部分,照樣咽下。

 

 

比如,65歲退休的羅伯,找了一份刷馬桶的工作,早上4點出門,晚上7點下班,一刷就是13個小時。

 

只為一日三餐能飽肚。

 

 

不敢想象,假如突然有個病痛,或者年紀更大,干不動了,趙婆婆和羅伯的生活,何以為繼。

 

 

與此同時,從生產、加工、銷售再到消費者手上,食物卻被層層浪費。

 

據統計,香港每天都有3600噸廚餘被丟進堆填區,要128輛卡車才拉得完。

 

像酒樓飯店廚餘浪費尤其大,甚至有的食材還未烹煮,就因樣子不好看,扔掉了。

 

 

一邊是有錢人們大魚大肉,不斷浪費糧食;一邊是弱勢群體,掙扎在溫飽線上,過著飢腸轆轆的生活。

 

難道就沒什麼辦法了嗎?

 

 

惜食堂初創,

舉步維艱的開始,他們毫不懈怠。

 

曾在博覽館做運營經理的Victor,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是滋味。

 

2012年,當她知道有個剛成立的機構叫「惜食堂」,就毅然辭去高薪職位,申請加入其中。

 

他們的口號很簡單:停止浪費,解決飢餓,以愛相連。

 

很多食物還可以食用,扔了可惜。

 

於是他們每天從香港各地收集剩食,再做成熱飯盒,送給沒飯吃的貧困人士食用。

 

 

剛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參與的人並不多。

 

整個團隊,包括廚師物流行政,不到20人,願意捐贈的市民和機構只有35個。

 

 

剛開始他們每天只能製作20個盒飯,但后廚勇哥從不馬虎。

 

每天他都要考慮收回來的食材怎麼搭配,才能做到營養均衡,又適合老人口味。

 

 

還要注意少油,少鹽,少味,忌辛辣。甚至每個菜都要用溫度計衡量溫度。

 

他把老人們當做自家爺爺奶奶一樣去關心。

 

 

有時候也會有老人義工過來幫忙。

 

譬如這位李婆婆,她覺得自己有份吃免費食堂,過來幫忙揀菜洗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助人又助己,挺好。

 

 

舉步維艱時,他們把一張張傳單發出去,一家家拜訪商超菜攤。

 

雖然總是碰壁,但他們也從未想過放棄。

 

 

偶爾還要自己掏腰包,才能運營下去,但大家從不敢懈怠。

 

他們相信堅持久一點,希望就大一點。

 

 

 

峰迴路轉終見轉機。

 

棟篤笑的黃子華,知道惜食堂背後的故事後,被深深感動。

 

他不僅加入了食堂的義工團隊,還自費給他們拍了多部宣傳片,給惜食堂做推廣。

 

在黃子華的第一部紀錄片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香港還有這個機構。

 

而這個紀錄片一經播出,整個香港都知道了「惜食堂」。

 

很多熱心市民紛紛應徵做義工,「惜食堂」官網甚至因太多人響應而宕機。

 

當時新聞說,這叫「子華效應」

 

 

就像黃子華所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多益善,少少無拘」。

 

隨後,張學友、張智霖、王祖藍等明星陸陸續續,加入免費宣傳惜食堂的陣營。

 

張學友,義務給惜食堂做大使,用他的知名度,為惜食堂的推廣做出更多努力。

 

 

張智霖的「愛包行動「宣傳片,讓很多小朋友學會珍惜糧食,也讓更多人知道惜食堂。

 

 

如今,惜食堂每天可從商超酒店、學校飯堂等150個機構,回收5公噸仍可安全食用的食物。

 

像是國泰航空、Delmonte、宜家家居、KFC、必勝客、灣仔碼頭、百佳超市等都紛紛加入。

 

 

李嘉誠這次「支付」的1000萬,也是希望這個食堂能夠走得更遠。

 

 

越來越多的年輕義工加入到了這個團隊,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這個暑假,廈門大學有一隊大學生專門到香港做志願者,做暑期實踐。

 

 

停止浪費,解決飢餓

這個世界,因此越來越美好

 

從幾個人的發起,到越來越多人的加入;從無人捐贈,到254個食物捐贈夥伴;從每天的20份盒飯,到每天6500個盒飯……

 

他們竟聯合起了全社會的力量,把「停止浪費,解決飢餓」這件事真正做了起來。

 

 

那些曾經忍飢挨餓的低收入群體,都享受到了吃飽飯的滋味。

 

就像這位70歲獨居阿婆所說:我以後再也不用將一份飯菜分為三餐來吃了。

 

 

就像這位90歲獨居老人契媽,再也不用一個人買菜做飯,這些事對她來說太吃力和危險了。

 

 

就像這些獨居的阿婆阿伯,終於有了一個可以談天說地,緩解孤獨的場所。

 

 

即使不喜歡參加社區活動也沒關係,惜食堂的「外展天使」計劃,每周一到周五都會給老人送食物,順便陪老人聊天。

 

 

惜食堂不只關注貧困老人,也給單親媽媽陳姨和女兒這類特困家庭送飯。省下些錢,陳姨還能給女兒上興趣班。

 

 

此外,他們還創立「緣惜學堂」,與學校合作,通過多元活動,致力於讓小孩子認識食物浪費、介於貧窮的問題。

 

讓珍惜糧食,愛護地球資源,從娃娃抓起。

 

 

孤獨的靈魂,因此有了期盼;灰暗的生活,點亮了一盞燈。

 

而這盞燈,這份愛會一直傳遞下去。

 

 

世道變好,

是從人人都願獻出一份愛開始的。

 

從紐約到里約,從哥本哈根到新德里。

 

全世界的城市裡,富人和窮人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窮人不解富人為何越來越富,富人不解窮人為何不奮力一搏。

 

但其實,還有一種辦法讓世界越來越好,那就是慈愛。

 

 

世道變好,是從人人都願意付出一份愛開始的。

 

願世界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