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深度好文)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同學,常常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

 

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補課」。但是,上學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又會布置好多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來的時間去「補課」?

 

於是,有的同學不得不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閑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可以用一句話解釋:「學習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15425535275939.jpg15425535287828.jpg

學習也有「馬太效應」

 

一些成績差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而成績好的同學則不這麼覺得,每天放學后除了完成作業,還可以看點課外書,甚至小小休閑娛樂一下。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提高成績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

 

對於這種現象,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學習好的同學,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還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學習不好的同學,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提高自己,只能越來越痛苦。

 

於是,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空間很大。

 

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15425535285760.jpg15425535285365.jpg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捨棄的人。

 

如果你的面前放著一大堆書,你應該如何閱讀?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讀完了再拿下一本,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結果哪本都讀不好。

 

那麼,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最重要的那本。

 

對第二重要的那本,堅決不看。當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後,第二重要的,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

 

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

 

如果孩子今天計劃要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麼,孩子應該先做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

 

即使做完一張之後,因為某些事耽擱了,另外四張沒做,已經做了的這一張試卷,對孩子的成績仍然是極有幫助的。

15425535289171.jpg

學會放棄超過能力範圍的事

 

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如果你孩子做完了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後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孩子加分。

 

但是,如果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麼,去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孩子減分。因為這會讓孩子沒有時間去確保自己做對那些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

 

要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解題能力。

 

所以,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孩子來講,計劃應該定得別太緊張。比如預計自己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可以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盡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

 

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可以給孩子很大的成就感,增強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

 

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時間。

 

15425535282178.jpg

15425535297919.jpg

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安排時間

 

「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名言。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人能兩次度過同一個小時。」

 

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裡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

 

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把24個小時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後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

 

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孩子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孩子精力不太充沛,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15425535292892.jpg

學會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不能光學習,還要學會擠時間休息。

 

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裡安靜,有利於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於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時間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損害精神,得不償失。

 

15425535293724.jpg

15425535292848.jpg

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這是最重要的提醒,也是最重要的原則。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實,就跟學習需要預習和複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後進行檢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督促自己,持之以恆。

 

總之,說了那麼多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就是沒有告訴大家該怎麼樣列一張每天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實際上,這可能是在時間管理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但裡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00分,有的只能得0分。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麼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

 

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向大家說明:孩子之間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最後,也請家長朋友們務必明白一點: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勤奮,甚至犧牲了一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的時候,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智商,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時間管理」這個環節滯后了。如果是,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