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為什麼日本小學生都自己獨自上下學,難道他們的父母不擔心?

在日本,孩子上小學就需要獨自去學校,這是老師和家長們約定俗成的慣例,

甚至如果學校離家很近,三四歲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會自己走路去上學。

大人們認為,獨自上學是他們向獨立邁出的第一步。

所以在日本街頭,會看見小孩子們手拉手一起去上學。

在日本的街上,經常可以看到背著大大的書包,

穿著帥氣可愛的製服的小學生,這是日本孩子們每天生活的常態。

在他們小小的身體裡,似乎散發著天不怕地不怕的氣概,堅定的小眼神。

雖然家長們不送孩子去學校,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們會一個人,

住在附近的孩子們往往會結伴同行,

一些高年級的孩子也會擔任「領隊」,在途中起到引領和保護的作用。

圖中的小旗子是日本小孩過馬路的時候拿著的,

他們只需要拿著這面旗子過往的汽車都會停下來讓他們通行,

孩子們過完馬路後會向司機們鞠躬,然後再把旗幟放在對面的桶裡。

在人流量或者車流量多的地方,

學校會專門安排工作人員在路口幫助孩子們過馬路,

所以家長不用擔心他們會在過馬路的時候發生意外事故。

此外日本的小學是根據人口密度來劃分的,

以保證絕大多數孩子只要步行15分鐘到20分鐘就能從家到達學校,而且不允許跨區域入學。

在日本地鐵裡經常會看見小孩子們結伴坐地鐵,像個小大人。

圖為孩子們如果會晚一點回家的話,

必須打電話通知父母,並且父母同意後才能去玩,否則只能乖乖回家。

如果搬家的話,但學生仍然想在原來的學校就讀,

那他需要提交申請並接受非常嚴格的審批,

並且他還得保證自己能夠獨立步行

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否則就只能被勸轉學了。

雖然日本小學生的書包很重,

但不會有父母來幫忙拎書包、拎水壺,都是孩子自己親力親為。

質量很結實,設計的也很省力。

另外,書包上面一般還掛著一個報警器,在遇到壞人的時候使用。

其實,日本父母很早就會讓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為了培養孩子的吃苦和自立能力

甚至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鍛煉他們獨自出門跑腿買東西。

到了上學的年齡家長也從不開車或者騎車接送孩子上下學,

如果他迷路或者遲到了,那麼他就需要自己想辦法找出原因。

toutiao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日本的學校這樣教育孩子很震撼

日本的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教育、磨礪教育、禮儀教育、獨立人格教育、動手能力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比較缺乏的。

多數父母特別注重孩子的舒服感受,孩子稍微冷一點熱一點,都捨不得。還特別注重孩子的表現,非常忽略孩子的群體協調能力。另外就是注重孩子的能力和成績,但非常忽略孩子的禮儀和尊卑秩序。 你願意觀察一下日本民族的教育方式嗎?

獨立的生存教育

日本的家庭和社會都一致的認可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孩子不能嬌生慣養,不能沒有生存能力。因此,日本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視教會孩子生活自理。孩子很小的時候都能自己上學,自己系鞋帶,自己吃飯,自己管理私人物品。 日本的學校這樣教育孩子很震撼 男生短袖襯衫配短褲,女生短袖襯衫配短裙是日本小學生的統一著裝,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這種打扮。日本的中、小學教室裡沒有任何空調和暖氣設備,無論是北方寒冷的北海道,還是南方炎熱的沖繩島都是如此。這並不是因為經費緊張或者是節約的緣故。之所以要這樣,就是為了從小培養小學生們堅強的意志與能吃苦的精神,鍛煉他們的體魄。因為兒童的適應性強,利用四季的變化和輪迴,訓練小孩子的適應能力。適應的孩子,冬天不會因為冷的吃不消而影響學習,也很少有因此而生病的。努力的教育 每年的3月25日和4月6日,是日本學校的春假,在這段時間裡,孩子們沒有任何家庭作業,也不必參加任何由學校組織的活動。放春假之前,小學低年級孩子會帶回一份「努力度自我確認表」,這份表格共涉及14個小項目,內容如下: 1. 能夠做到早睡早起了 2. 一日三餐都好好吃飯了 3. 不挑食,什麼都吃 4. 能夠做到總是保持正確的姿勢 5. 能夠開朗、大方的大聲問候 6. 沒有受過什麼大傷 7. 飯後能做到好好刷牙 8. 認真洗手、漱口 9. 在戶外精神倍棒的玩耍 10.沒有忘記隨身攜帶手絹和紙巾 11.借的東西都好好的歸還了 12.小朋友之間很友好的在一起玩耍 13.沒有說過小夥伴的壞話 14.沒有脫離小夥伴們

感恩的教育

日本很重視感恩的教育,他們在吃飯前,眼睛盯著食物,雙手合十說:「いただきます!」(日本人表達感恩的一種方式),然後才拿起筷子開始吃飯。他們的老師會告訴他們: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不可多得,而人與食物之間的緣分也同樣是不可多得的。想想那一粒米,它得花上一年的時間辛苦成長,才最終機會進你的飯碗,而不是別人的飯碗,這該是件多麼值得珍惜和感恩的事情!

禮儀的教育

無論是在家庭和還是在學校中,都是統一的標準,任何場合都必須遵循尊卑秩序。尤其對長輩的服從和尊重是不能討價還價的。每一個家庭中,媽媽都特別注重孩子的國際化交際禮儀,同時不失日本的傳統禮儀。

集體精神的教育

處處培養小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在學校裡不管表演什麼節目,都是集體參加。這就是為什麼日本這個民族特別團結、特別有集體主義精神的原因吧。

一樣是教育,有何不同?

日本中小學有一項規定,學生每天都要打掃廁所。學校一律不僱傭打掃廁所的工友。他們有一個口號:「把廁所打掃的比廚房乾淨!」日本京都大學的竹之內教授說:「在日本,我們的學校一律讓學生來打掃廁所,這是我們多年來堅持的一貫做法,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吃苦耐考的精神。」 日本的學校這樣教育孩子很震撼 日本的教育,非常重視動手的能力。在學校裡,就有很多項目是訓練孩子做飯、自己種花種菜,這樣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充滿了能動的慾望,也充滿了好奇心,還能使心地質樸。拈輕怕重、嫌棄、骯髒的問題就很少出現。

日本的學校這樣教育孩子很震撼 環保的教育,幼兒園分發給孩子的牛奶,孩子們喝完後,要求排隊在桶裡洗凈,然後展開牛奶盒晾乾。分類放在垃圾箱裡等待著垃圾回收。從小養成垃圾分類回收的習慣,也就不覺得麻煩啦!

日本的學校這樣教育孩子很震撼 日本小學的課程設置上尤其突出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訓。一、二年級有生活課,講一些飲食起居的常識。三年級以上年年都有社會課,了解當地的人文地理,各行各業及特色產業,也講解自然科學的知識。五、六年級,還有家庭課,學做各色料理,學生們系個小圍裙,帶個小頭巾,還挺像模像樣的。家庭課上還有縫紉機。做過圍裙、背包,看著孩子們出門玩的時候,幾乎人人都背著自己做的小包還真是美滋滋的成就感。 日本的學校這樣教育孩子很震撼 在日本福島縣飯館村,小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學典禮上喊出「讓我們再接再厲」的口號。這是最好的不放棄教育,不放棄,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