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和老二干架,老三卻死了,這是為什麼?

老大、老二打架應該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然後老三乘虛而入、順利超車,但實際上為什麼是很多老三死了呢?

在我國文化中,向來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也有「坐山觀虎鬥」的計策。然而,到了現代商業鬥爭里,道理好像變得不那麼靈驗了。

2014 年百度外賣誕生,作為含玉而生的富二代,一年後並佔據北京市場的頭把交椅,市場訂單量是美團的 10 倍左右,是餓了么的 6 倍左右。

緊接著,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餓了么獲得阿里巴巴投資,兩家平台在資源整合中迅速壯大,成為外賣界的老大、老二,百度外賣退居第三。

 

美團和餓了么開始打價格戰,瘋狂燒錢發補貼,美團曾補貼 42 億,餓了么跟風推出補貼 30 億元,這種大手筆的消耗,對於各自來說都算「內傷」。

按照「坐山觀虎鬥」的古訓,百度外賣應該成為兩者相爭中的最大贏家,然而,百度外賣最終卻被餓了么收購。

 

為何老大老二打架,受傷的卻是老三?難道流傳千年的古訓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嗎?

01.悲劇的老三還有哪些

放眼市場,百度外賣絕對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甚至老大和老二打架最終卻逼死老三,已經成為業內的普遍認知。

1)涼茶界黑馬--和其正

2017 年 8 月,王老吉與加多寶之間長達 7 年的「紅罐包裝之爭」,終於落下帷幕。

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廣葯集團(被加多寶租下「王老吉」商標進行涼茶生產)與加多寶公司,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

作為涼茶界難分伯仲的品牌,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無疑是元氣大傷的消耗。

 

彼時,在涼茶界還有一家叫和其正的涼茶,它是達利園集團推出的產品,自 2007年推出以來,和其正迅速成為涼茶界的黑馬。2012年,和其正的年銷售額近20億,市場份額緊隨王老吉。

王老吉和加多寶爭戰結束的今天,和其正已經沒有往年的神氣了。

2)民族品牌--非常可樂

在可樂界,中國的市場一直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佔據,作為可樂界的老大、老二,兩家品牌也曾在市場爭奪中斗得頭破血流。

1998年5月,由娃哈哈推出的非常可樂,打著民族品牌的口號迅速崛起,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打破了可口可樂不可戰勝的神話。

 

非常可樂自命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品牌,並堅信「坐三望二」的地位不可動搖。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爭戰也愈演愈烈,很久之前,百事可樂在萬聖節推出一張暗諷可口可樂的海報,可口可樂很快做出機智的反擊。

 

至今,這組廣告依然被視為廣告界的經典案例。可曾讓娃哈哈引以為傲的非常可樂,曾鼓舞了民族品牌參與國際競爭的非常可樂,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02.為什麼老大老二打架,死的是老三

看了上文這些案例,總感覺有點顛覆認知,明明應該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然後老三乘虛而入、順利超車,但是為什麼實際上很多老三都死了呢?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老大老二往往怎麼打架?基本上都是漫天撒廣告、瘋狂搞促銷,反正就是不差錢。

反觀老三,往往財力、人力、物力不如老大老二,或是沒有主動出擊迎戰。在「戰鬥」期間還沒有軍心,只要不跟著燒錢(也燒不起),連明哲保身都很難,基本不久就會涼涼。

看似很好理解,因為市場都被老大老二掠奪了,留給老三的可能連殘渣都不剩,老三自然也就餓死了。

 

回到餓了么和美團打架的例子,競爭期間餓了么和美團刷足了存在感,很多人都遺忘了百度外賣(甚至壓根不知道),所以點外賣時會想到的一般都是美團和餓了么。

於是我們能發現,即使打架陣容停止給優惠了,由於「曝光效應」,我們還是會選擇熟悉的產品,即使老三在戰爭中艱難保住了自己,在這之後也很難持續存活。

總結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坐山觀虎鬥」並沒有過時,但時代背景畢竟不同了,只是靜觀「戰事」,卻不採取絲毫有利於自己的措施,肯定會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淘汰。

老大、老二的「神仙」打架,雖然對於兩者來說損耗極大,但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能佔據輿論焦點,實現品牌曝光,運用「曝光效應」打造品牌知名度。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的今天,與其幻想「坐收漁翁之利」,不如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