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承受這三種苦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不能吃苦,終究是會讓身邊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這樣的影響是一生的。

真正愛孩子,不是為他遮擋一切風雨,而是放他去經歷人生的逆境。

沒有誰能一生順遂如意,父母也不能永遠庇佑,讓孩子適當吃苦,他才有力量抵擋生活的風雨艱難。

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承受這三種苦。

01

讀書的苦

「好好讀書」是父母們常掛在口邊的話,但很多孩子並不理解,覺得讀書太苦了。

他們不知道,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2006年,蔣多多作為受「讀書無用論」影響的第一批學生,高考中,成績優異的她故意違規,文綜科目被判零分。

高考落榜之後,她為了養活自己輾轉多地,卻發現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2008年,徐孟南效仿蔣多多在考卷亂塗一通被判零分,之後他隨父親外出打工,沒有學歷,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做最基本的體力活。

經歷生活的一番打磨,徐孟南才幡然醒悟。當初的自己做了多麼錯誤的決定。10年後,2018年,他重拾課本,再次走上考場。他說這次一定不會交白卷了。

年少無知時,以為學習是天下最熬人的差事,後來才明白:讀書,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條路。

若世間有什麼穩賺不賠的買賣,年少讀書便是其中之一,那是對未來最好的儲蓄。

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讀書的苦。

總有一天,他為讀書吃過的苦,熬過的夜,都會鋪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他去到想去的地方。

02

教養的苦

曾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地鐵站,一個小男孩因為想吃一個姑娘手裡的炸雞排不停哭鬧,男孩媽媽便讓孩子去向姑娘要,說: 「那你去跟姐姐說,讓姐姐把炸雞排給你吃。」

小男孩對著對姑娘喊:「我要吃雞排!」妹子沒理他。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令所有人震驚,熊孩子懷恨在心,居然在地鐵進站瞬間猛推了姑娘一把,要不是周圍有人及時拉住她,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難以想像,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才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必須給,得不到就心存報復。

孩子天性自由,沒有規矩意識,但這種天性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加以約束,否則早晚釀成大禍。

紀錄片《鏡子》中有一段話: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問題,99%都是父母的問題。作為父母必須從小給孩子立規矩,不能一味遷就縱容。

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遵守規定;得到幫助要說「謝謝」,不可以任意破壞別人東西;要尊重他人等等。

所謂,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父母捨得讓孩子承受教養的苦,孩子今後的路才能順暢,他才更容易被別人,被這個社會接納。

03

離別的苦

人生註定要經歷多種離散,朋友分離,寵物si去,親人去世……

孩子能正確面對、接納和消化分離之苦,才能學會獨立,真正成長。當他意識到別離的難以預料,才更懂得相聚的珍貴,學會珍惜。

每年九月都是一個分離的季節。學校門口,車站月臺,父母們一邊忍著不舍,一邊和孩子揮別…… 

幼稚園,這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場重大別離。

父母必須態度堅決地放手,同時也要給他足夠的感全感,讓其明白爸爸媽媽一直都在不遠處守護。

                                   

                                   

                                   

                                   

                                   

                       

   

       

           

       

   

小學,孩子開始懂得夥伴的意義,你必須適當空出位置,讓更多人進入到他的生命中了。

初高中,孩子開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不再依賴你,開始內心的獨立之旅。

大學,人生第一次遠行,他已長大,你也漸漸老去。是時候徹底放手,讓他自己闖蕩了。

李宮俊說,所有分離都會留下一個背影,總有人要成為那個目送背影的人。

而一生萬千離別,最初目送孩子離開的便是父母。

父母之愛最後的歸宿,便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放孩子去看生命的風景,去品嘗命運的甜苦,而不是將孩子緊緊留在身邊。

愛不是時刻陪伴。

愛是你需要的時候,我在。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更是一場漫長的修行,真正的愛是懂得放手,讓孩子在生活中歷練。吃得必經的苦,他才能真正成長。

FROM:雲中誰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