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有貴相,命窮必有因,女人修行要重塑自己的「菩薩相」

15488547641501.jpeg

「菩薩」一詞不僅寓意了女性姣好的容顏儀態,更涵蓋了女性最優秀的品質——慈悲純良。「菩薩」一詞甚至泯除了審美性別的差異和對立,從沒有一尊女菩薩的形象會招致「男人愛、女人妒」的局面,更沒有人會將男權社會下「紅顏薄命」、「紅顏禍水」等貶低歧視女性的辭彙與女菩薩掛鉤。

可見,「貌如菩薩」是中國傳統審美的最高境界,是國人集體審美的共同投射,與宗教信仰無關,與性別年齡無關。

「菩薩」一詞本是佛教中的音譯詞,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薩摩訶薩)」的簡稱,可以翻譯為「覺有情」。「覺」是使動詞,使「有情」覺悟之意。「有情」指的是一切有情感、有靈知的生命。

佛家的生命觀極其宏大,不僅人類是有情眾生,貓狗蟲蝦也是有情眾生,包括以出生形式劃分的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以物質形態劃分的有色、無色,以意識形態劃分的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等,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是有情眾生。菩薩指的就是發心利益這一切有情眾生的人。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菩薩皆為男性,通常是偉岸俊美的貴族男子形象。

而且佛經中說,一切諸佛菩薩成就菩提時,非男非女,隨機應化,體現出「眾生平等,無有高下」的基本教義。然而,佛教傳入中國後,流傳過程中被逐步本土化,佛經中諸多菩薩的形象也就發生了演變。東晉以前,我國的觀世音菩薩造像幾乎都是男性;東晉以後,觀世音菩薩開始現身為女相,一度男女觀音同時並存;到了隋唐時代,觀世音菩薩就都成了女身。

甚至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造像,也逐漸顯現出女性化傾向。這無不折射出中國人對女性的潛意識崇拜和審美理想——慈愛端莊、溫文典雅,胸懷寬厚,博愛無私。由此,宗教信仰融入了審美藝術,審美韻味又為宗教信仰增添了魅力,兩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輝。菩薩,作為佛教文化的形象代言者,其儀態容貌已深深融入人們的集體意識之中,也為佛教文化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奠定了基礎。

佛經上說,菩薩們莊嚴殊勝的相貌並不是偶然得來的,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菩薩修行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比如佛陀本人在因地修行時,由於精進不懈,經過九十一劫才圓滿了「相好」的果報。

所謂「相」,是指顯而易見、一目了然的外貌特徵,比如佛有手指細長、皮膚潤澤、身形端直、兩肩圓滿、兩頰隆滿、齒白齊密等三十二種相;「好」,是指細微難見、不易查覺,但能使人生起歡欣喜愛之心的外貌特徵,比如眉如初月、耳厚修長、鼻高不現孔、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自毛孔出香氣、光照身而行、等視眾生、不輕眾生等八十種好。兩項合稱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在《金剛經》中,佛陀曾對須菩提兩次提出「三十二相」的問題。第一次佛陀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並用偈言強調:「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意思是轉輪聖王也具備三十二相,如果僅僅以相的形式來尋找如來,就會把轉輪聖王誤當做如來。

15488547641044.jpeg

若以美好的色相、悅耳的音聲來尋覓真如佛性,那是一種邪知邪見,並不能領悟如來真相。因為《金剛經》首先是破相的,破除世人對「相」的執著,指出一切相都是隨緣而有,因緣假合,不斷處於變化中,沒有實性,如夢幻泡影。

同樣對於我們來說,縱是再怎麼如花似玉、天生麗質,也經不起歲月的推敲打磨,韶華終將隨水逝去,挽斷羅衣亦留不住。既然我們的容顏只是空花一現,還有必要花「一百大劫」時間去修正容顏嗎?

事實上,以「四大皆空」著稱的佛家歷來重視梵行威儀的修持,為了整肅僧團的威儀,要求出家弟子在行、住、坐、臥四個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規范,即「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站如松,臥如弓等。當年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莊嚴、記憶力最超群的阿難尊者,正是因為被佛陀非凡的儀容、強大的氣場所折服,捨棄榮華和美妻出家並終生服侍佛陀。

當佛陀問阿難,究竟以何因緣要跟隨他出家時,阿難這樣回答:「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是以渴仰,從佛剃落。」雖然阿難出家的動機不純,但畢竟促成了他跟隨佛陀修習正法這樁大事,也從側面反映出莊嚴美好的形象對於接引眾生、傳播佛法的重要性。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來源:www.100lucky.net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搶先看最新趣文,請贊下面專頁

15488547641501.jpeg

「菩薩」一詞不僅寓意了女性姣好的容顏儀態,更涵蓋了女性最優秀的品質——慈悲純良。「菩薩」一詞甚至泯除了審美性別的差異和對立,從沒有一尊女菩薩的形象會招致「男人愛、女人妒」的局面,更沒有人會將男權社會下「紅顏薄命」、「紅顏禍水」等貶低歧視女性的辭彙與女菩薩掛鉤。

可見,「貌如菩薩」是中國傳統審美的最高境界,是國人集體審美的共同投射,與宗教信仰無關,與性別年齡無關。

「菩薩」一詞本是佛教中的音譯詞,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薩摩訶薩)」的簡稱,可以翻譯為「覺有情」。「覺」是使動詞,使「有情」覺悟之意。「有情」指的是一切有情感、有靈知的生命。

佛家的生命觀極其宏大,不僅人類是有情眾生,貓狗蟲蝦也是有情眾生,包括以出生形式劃分的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以物質形態劃分的有色、無色,以意識形態劃分的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等,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是有情眾生。菩薩指的就是發心利益這一切有情眾生的人。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菩薩皆為男性,通常是偉岸俊美的貴族男子形象。

而且佛經中說,一切諸佛菩薩成就菩提時,非男非女,隨機應化,體現出「眾生平等,無有高下」的基本教義。然而,佛教傳入中國後,流傳過程中被逐步本土化,佛經中諸多菩薩的形象也就發生了演變。東晉以前,我國的觀世音菩薩造像幾乎都是男性;東晉以後,觀世音菩薩開始現身為女相,一度男女觀音同時並存;到了隋唐時代,觀世音菩薩就都成了女身。

甚至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造像,也逐漸顯現出女性化傾向。這無不折射出中國人對女性的潛意識崇拜和審美理想——慈愛端莊、溫文典雅,胸懷寬厚,博愛無私。由此,宗教信仰融入了審美藝術,審美韻味又為宗教信仰增添了魅力,兩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輝。菩薩,作為佛教文化的形象代言者,其儀態容貌已深深融入人們的集體意識之中,也為佛教文化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奠定了基礎。

佛經上說,菩薩們莊嚴殊勝的相貌並不是偶然得來的,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菩薩修行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比如佛陀本人在因地修行時,由於精進不懈,經過九十一劫才圓滿了「相好」的果報。

所謂「相」,是指顯而易見、一目了然的外貌特徵,比如佛有手指細長、皮膚潤澤、身形端直、兩肩圓滿、兩頰隆滿、齒白齊密等三十二種相;「好」,是指細微難見、不易查覺,但能使人生起歡欣喜愛之心的外貌特徵,比如眉如初月、耳厚修長、鼻高不現孔、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自毛孔出香氣、光照身而行、等視眾生、不輕眾生等八十種好。兩項合稱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在《金剛經》中,佛陀曾對須菩提兩次提出「三十二相」的問題。第一次佛陀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並用偈言強調:「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意思是轉輪聖王也具備三十二相,如果僅僅以相的形式來尋找如來,就會把轉輪聖王誤當做如來。

15488547641044.jpeg

若以美好的色相、悅耳的音聲來尋覓真如佛性,那是一種邪知邪見,並不能領悟如來真相。因為《金剛經》首先是破相的,破除世人對「相」的執著,指出一切相都是隨緣而有,因緣假合,不斷處於變化中,沒有實性,如夢幻泡影。

同樣對於我們來說,縱是再怎麼如花似玉、天生麗質,也經不起歲月的推敲打磨,韶華終將隨水逝去,挽斷羅衣亦留不住。既然我們的容顏只是空花一現,還有必要花「一百大劫」時間去修正容顏嗎?

事實上,以「四大皆空」著稱的佛家歷來重視梵行威儀的修持,為了整肅僧團的威儀,要求出家弟子在行、住、坐、臥四個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規范,即「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站如松,臥如弓等。當年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莊嚴、記憶力最超群的阿難尊者,正是因為被佛陀非凡的儀容、強大的氣場所折服,捨棄榮華和美妻出家並終生服侍佛陀。

當佛陀問阿難,究竟以何因緣要跟隨他出家時,阿難這樣回答:「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是以渴仰,從佛剃落。」雖然阿難出家的動機不純,但畢竟促成了他跟隨佛陀修習正法這樁大事,也從側面反映出莊嚴美好的形象對於接引眾生、傳播佛法的重要性。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來源:www.100lucky.net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搶先看最新趣文,請贊下面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