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共16位皇帝,仔細觀察他們的名字,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明朝的歷史我們從小聽到大,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而且朱元璋本是一個粗鄙之人,用我們的普通話來說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文化的農民,但是朱元璋的子孫卻按照朱元璋立下的規矩變的有那麼一絲文化氣息了。可能就會有人問這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解析一下。

明朝跨越了好多個年歲,準確來說是二百七十六年,在這二百多年裡一共有十六位皇帝,這十六位皇帝的名字可謂是十分的有趣,並且從他們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來朱元璋的用意。如果大家把明朝的各位皇帝的名字依次排列的話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他們的名字中所有的字的偏旁部首都是火、木、土、金、水,就比如朱允炆、朱棣。

那麼大家現在發現了這個有趣的現象是什麼了嗎?是的,那就是在他們所有的字中都使用了五行。五行在我們看來就是金木水火土,像明朝這樣用於起名字的大量用法還真是不多見,至少在皇室里是很少見的。我們俗話也常說缺什麼補什麼,還有五行缺什麼就在名字里起什麼字以補充缺的東西,但是明朝皇帝在起名字時也是這樣想的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這只是因為朱元璋當時立下的規矩而已。朱元璋因為自己是一個農民感覺也沒什麼文化,他就想讓自己的後代看起來比自己好點,好歹也是皇家的人了,不能在名字上看起來土裡土氣的。所以他就規定子孫後代的名字都要以五行作為偏旁部首,至於取什麼字就不用管了,只要部首出自五行就可以。那麼這也就導致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

雖說這種起名字的方法很有趣也很適合朱元璋的想法,但是姓朱的人太多了,特別是朱姓的後代在取名字時都沒有字可用了,畢竟為了避免和皇家子弟的名字一樣都會選擇避嫌避開這個字。但是朱姓的人那麼多,怎麼可能全都避開呢,所以百姓們也是無可奈何,只好自己隨便造個字就當作自己的名字了,這樣既不用擔心和皇家重名也能遵循朱元璋定下的制度。

可是這樣做的結果也是不太理想,有的人想要名留青史卻在史書上根本找不出來名字,這一大部分就是因為朱姓的百姓們在取名字時是隨便造的字導致後世根本查找不到這個字的來源,所以也就無法在史書上記載。那麼就可惜了很多的有用之才。

其實不管怎樣朱元璋的這個做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就是體現了自己的後代都是有文化之人,不利的就是忽略了普通朱姓的取名問題。那麼現在我們也是不那麼計較字了,只要它有意義有內涵就行了,這也說明了時代的一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