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與丈夫吵架將4歲兒子扔下31樓:情緒化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剛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前兩天,南寧有一對母子從小區31樓墜下,不幸身亡。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兩條活生生的生命就此凋零?

 

經過警方的調查,事情的真相得以撥開。

 

原來是女子羅某與丈夫發生口角,一氣之下將4歲的兒子從31樓拋下,隨後自己也跟著跳了下去。

看到這,相信大家都跟小編一樣,背後一陣發涼。

不少網友對這個做出極端行為的媽媽口誅筆伐:

這是個當媽的嗎?能親手將自己的兒子扔下樓?!

這樣的媽,不僅褻瀆生命,還對孩子極其不負責任。

吵架歸吵架,也不能輕易斷送兒子的命啊,太殘忍了!

這媽情緒化太嚴重了,替孩子感到悲催,就算現在不死,以後肯定也在精神上受盡磨難。

這是一個十分極端的例子了。可仔細回想,家長情緒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難道還少見嗎?

和丈夫/妻子吵架,我們就情緒失控,將怒火發到孩子身上,對孩子吼個措手不及;

孩子寫作業問題多,我們就失去耐心,恨不得把作業本撕爛;

孩子不聽話頂嘴,我們就跳腳抓狂,忍不住對孩子又打又罵。

新聞中的孩子因為母親情緒失控生命永遠停留在4歲,而現實生活中,父母的情緒化,對孩子的危害也是一輩子的。

 

家長的情緒,極大影響孩子的人格

在《爸爸去哪兒》的節目中,陳小春的臭脾氣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以說,他也是一個情緒化十分嚴重的爸爸。

據網友的統計,陳小春每十分鐘發一次飈,就連兒子Jasper都受不了了,拿著喇叭跟他說:你能不能不要生氣了?

 

但是陳小春的暴脾氣,估計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跟他的童年有不可剝離的關係。

小時候陳父擔心他出去玩,甚至不惜用腳鏈鎖住他的腳,然後連在鐵門上。

他很小的年紀就要下田幫忙幹活,當時身體還不是很強壯的他經常暈倒,而且還被螞蟥咬,父親對他沒有一絲理解,反而嚴厲呵斥他。

陳小春16歲時,就早早地走出社會,為了生計而奔波。

他在大排檔里跑堂,被客戶投訴,被老闆扇巴掌。

這一切都為他的人格的養成埋下了伏筆。

就算今後他自己成為一個三觀很正的人,但是骨子裡的情緒化,還是會伴隨他,揮之不去。

都說童年經歷會在一個人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烙印。

正是因為以前經常被粗暴地對待,所以陳小春現在也不自覺地愛脾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化的父母,是孩子的一場災難

教育家蔡元培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而家長的情緒,會對孩子的人格產生極大的影響。

一名網友的經歷,看得人很揪心。

從小到大,媽媽永遠苛責她,她表現得好,媽媽從不誇獎她,只要媽媽一看不順眼,對她就是一通罵。

 

有一次,媽媽帶著她開車上高速,一不下心錯過了服務站。思忖了半刻之後,媽媽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高速上掉頭。

果然,危險就發生了。

掉頭的那一瞬間,一個貨車迎面駛來,兩輛車撞了個正著。

慶幸的是,只有小車報廢,媽媽和她都安然無恙。

接下來幾個小時,她媽媽都一直在罵她,責怪這次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她而起。

大致意思是:為了你這個小畜生能吃一口好的,老娘差點連命都丟了。

還有一些更難聽的話,她都選擇性地遺忘了。只是永遠都記得,那個哭成淚人的小女孩,剛幸運地撿回一條命,還來不及慶幸,就被自己的親媽用最難聽的話攻擊。

那一刻,她是那麼無助。

 

到後來,母女爭執時,她學會了對抗,用更難聽的話去諷刺媽媽。

她變成了和媽媽一樣的人,無法管理自己的情緒。明明知道這樣不好,但在大腦給出反應之前,嘴巴先說出了那些話。

管理不好自己情緒的媽媽,在孩子眼中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你的壞情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讓她也變成渾身充滿負能量的人。

王爾德曾經說過一句戲言:所有女人都會變成自己的母親,這是她們的悲劇。

家長的情緒里,真的藏著孩子的未來。

父母學會控制自己情緒

是必不可少的一堂課

《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慮問題不可忽視,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孩子不聽話、育兒辛苦,是許多父母情緒化的小部分原因。

很多時候因為自己工作壓力大,或者與其他人發生了矛盾,父母也很容易將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

有時候仔細想想,孩子真的是做了什麼讓我們不能原諒的事我們才發那麼大的脾氣嗎?

我們身為成年人,有時候都很難完全控制自己,更何況,孩子年紀那麼小,我們要求他們事事順從,也是強人所難。

那遇到自己想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這麼做:

盡量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面對孩子

把自己從情緒中抽離出來,冷靜思考,給自己一段時間獨處,分析自己為何會生氣,帶著這樣的情緒可能會對孩子做出怎樣的行為?帶來怎樣的後果?這樣做對解決問題有沒有實質性幫助?

通過冷靜的思考,很多衝動性行為就會被避免,穩定的情緒下,父母會更客觀公眾地評價孩子的言行,更有效地處理問題。

誠懇地和孩子溝通,表達真實的感受

沒有人可以完美控制自己的情緒,當自己被各種負面情緒籠罩,實在做不到風輕雲淡時,不妨誠實地告訴孩子:

「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現在心情不太好,需要一個人冷靜一下,如果你總是打擾我,我怕會對你發火,媽媽不想對你發脾氣,所以希望你乖一點」

比如父母吵架,盡量不要當著孩子面,或者要與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明白:我們的負面情緒不影響我們和你之間的關係,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是因為你。

通過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孩子會明白有矛盾有衝突不可怕,只要敢於面對,通過正確的處理,結果也會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