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成熟叫:越來越沉默 越來越不想說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意思是說,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抹去了稜角,是對世界的一種妥協,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卻覺得,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這不是懦弱,不是妥協,而是意味著,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輕了很多人,你變得越來越成熟。明亮而不刺眼,柔軟卻很有力量。





把人看清,不如把人看輕。




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與人爭辯,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遇到點芝麻大的事情也喜歡找人訴苦。



後來,慢慢長大,發現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不再急著與人辯駁自己的看法,逐漸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經歷不同,三觀不同,對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會有所不同。



道同則同行一段,道不同則不相為謀。不再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寄託在別人的身上。覺得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如果覺得累了,選擇沉默,慢慢遠離便是。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沒必要強求自己去取悅誰,迎合誰。生活裡有了苦,也不再急哄哄地找人訴苦。因為自己的苦,只有自己懂。



說得多了,別人只會覺得你矯情,不如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找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情,獨自療傷,寂靜歡喜。



人這一生,終究會遇見許多人,而每一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其意義。



愛你的人,給你溫暖與勇氣;你愛的人,讓你學會如何愛與分享;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如何寬容和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學會自省和成長。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有的人在這一站下車,有的人在下一站下車,能同行一程,已是莫大的緣分。當陪你的人要離開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學著看輕,然後揮手道別。



我們都是天地間的過客,世上很多人和事,我們都做不了主。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紅塵陌上,我們終要獨自行走,看輕了,人才會更快樂。





把事看透,不如把事看淡。




半生已過,你越來越沉默,不過是明白了,很多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重要,想一想,就算了,於是選擇了沉默。



很久以前,一位國王想找一句話,這句話要讓高興的人聽了難過,難過的人聽了高興。但他花了很多時間問了很多人,都沒有找到。直到有一天夜裡,在夢中一位智者對他說了一句話:「這一切都會過去的!」



世事如煙,滄海桑田,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一件事是永恆不變的。對於那些看不透的,難以放下的事情,沉默是最好的武器,時間是最好的解藥,會讓一切過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瘋狂地喜歡上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它幾乎成了我的人生箴言。每當我傷心難過、被人誤解、工作不順的時候,我就會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



人生數十載,我們現在所在意的、計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過是生命長河裡非常短暫的一瞬,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完全不值得我們耿耿於懷。



往後餘生,告訴自己,得也開心,失也淡定,看淡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沉默安靜,淺笑安然。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很喜歡在動態,朋友圈上用簡單的幾句話,表達一些自己當時的所見所感,或者一些別人不易察覺的小心思。等到多年之後,再去翻曾經發的動態、朋友圈,會覺得自己曾經的言論很矯情,恨不得全部刪除。



其實,這就是生活的本質,不管當初多麼歡喜、在意,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慢慢變淡,成了你生命裡一段縹緲的記憶。



所以,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喜歡在人前表現自己,越來越深刻地明白:



愛過恨過,皆成經過,好事壞事,終成往事。把心放寬,把事看淡,在沉默中獨享自己的小心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喜歡沉默, 不過是因為越來越成熟。




看過這麼一句話: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的要熬幾個秋,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等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便不會在人前矯情,四處訴說以求寬慰。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應該是你越來越成熟,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看輕了。



所以,當想爭辯的時候,想一想,就算了,於是選擇了沉默。也不再像年少的時候那樣,時時想著如何融入別人的世界。年歲漸長,慢慢喜歡上安靜和獨處。



閒來無事,給自己和家人準備一頓精緻的餐點;打掃屋子,擺上自己買來的好看的小物件;戴著耳機,聽著喜歡的音樂在公園裡散步;捧一本書,安靜地待一個下午。





如果你遠遠地看見一個人,端坐一隅,淺笑安然,不喧囂,不張揚,他並沒有不開心,只是覺得,沉默的狀態,更舒服。



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一個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



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往後餘生,願你不爭不搶,不鬧不惱,不卑不亢,沉默以對,寂靜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