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越久越營養?養生專家:煲湯4大誤區,很多人都不知道。喝錯了,不僅沒有營養,反而傷害身體

有人說「無湯不成宴」,有人說「飯前一口湯,勝過良藥方」,還有人說「吃飯喝湯,越喝越胖」平常我們吃飯的時候都會為自己準備幾個菜一個湯,才免得一桌子幹幹的食物,難以下嚥。但是,在煲湯的時候你是否處理正確了呢?如果煲湯時太早放調料,或是用大火煲湯,這樣的行為都會破壞湯的營養價值的。

誤區一 煲湯時間越長,營養越高

在煲湯時,因為「熱力破壁」的原理,食材的部分營養物質(胺基酸、嘌呤等含氮化合物和油脂)會溶解到湯裡,提供了湯的獨特香味和基本營養。

而隨著燉煮時間的拉長,雖然總氮增加,但可溶性維生素的損耗也增加,總體的營養價值呈現遞減。因此,「煲湯越久,營養越好」的說法並不科學哦!

誤區二 只喝湯不吃肉

煲湯時,因為肉本身的水分流失,且香味物質溶解到湯中,所以「湯渣肉」常常因為嚼之無味而被當成糟粕丟棄。

實際上,肉中的蛋白質只有一小部分會溶到湯裡,即使長時間燉煮,溶解的蛋白質也不過占總數10%左右,剩餘的營養物質,都在被捨棄的「湯渣肉」中。

但是,湯中的另一種營養物質倒是不比肉遜色,那就是油脂,因為煲湯時大量的油脂會轉移到湯中。當然,除非想要快速增重,不然也不會因為湯中的油脂豐富,而選擇喝湯棄肉吧。

誤區三 喝雞湯能補充蛋白質

雞湯被冠以「補身子」的美譽,最早是源於清朝年間。慈禧曾因身體虛弱,喝雞湯幾日後痊癒,而使雞湯的滋補功效逐漸傳開。

因為雞湯的營養物質溶在湯裡,容易吸收,而肉類的營養則需要腸胃經過蠕動、分解後才能吸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雞湯為身體虛弱的人減輕了腸胃負擔。

然而,正如誤區二提到的,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並不高,而脂肪和鹽分倒不少。因此對於消化功能正常的人,以雞湯補充蛋白質的「性價比」遠低於脫脂奶、豆腐一類。每100ml脫脂奶的蛋白質約為等量雞湯的3倍,鈣含量為雞湯5倍,差距明顯。

誤區四 飯前先喝兩碗湯

實驗證明,飯前20~30分鐘喝湯100~200ml,有助於減少正餐的能量攝入,這對於想要減肥的人群而言可謂福音。然而,一次性喝湯兩碗,卻不是明智的選擇。

一方面,對於腸胃消化不好的人來說,飯前大量喝湯容易稀釋胃酸,讓腸胃蠕動更加緩慢。

另一方面,喝湯量過多容易造成油脂和鹽分攝入超標,進而引發水腫、高血壓和神經損傷等疾病。

每100ml湯所含鹽分為0.5~1g,對比中國居民每日推薦鹽攝入量6g,喝太多湯就有可能超標,可見限量喝湯的必要性。

煲湯養生應遵循科學之道

選料要鮮,用料要廣

煲湯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健體養生。煲湯是很有講究的,而原料就是決定湯品質的首要因素。所以煲湯選材一定要鮮。

多食「雜燴湯」

但要注意食物相生相剋:多種食物多種營養,多種食物放在一起煮,整個湯的營養會更全面些,但是食物若是相剋,反而會起削弱湯的營養,有時還會導致食物中毒。

因此,提倡用幾種動物或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湯,但是要避免食物相剋。

正確掌握火候

任何食物都有蘊藏著豐富的營養價值,而有些食物,溫度過高,會破壞自身的營養,而有的食物,溫度過低是無法發揮其真正的營養,所以煲湯時,應該掌握好火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才能將食物真正的營養價值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