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法師與《地藏經》的法緣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冬天,際明(蕅益法師俗家名)二十歲。正當他漸入治學的佳境,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成果的時候,一個不幸的打擊降臨到他身上:他的父親逝世了。

父親一生持齋念佛,真誠待人,扶助貧窮,又淡泊名利,嚮往西方凈土。這些都給際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成長中的際明在為人處世等方面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際明童年與父母朝夕相處,十二歲外出求學后,平時不能回家,到了節假日,他為了抓緊時間讀書,也常常不回家。即使回到家裡,他也大多是一人關在屋子裡讀聖賢書。好在父母對此很能理解,他學業繁重時,倒是父親常常帶著母親專為兒子腌制的小菜和需要換洗的衣服,趕一天的山路,特意為他送到學堂來。

父親在他心目中,一直是善良、和藹、任勞任怨的。他喜歡聽父親講述對人生的看法,也喜歡聽父親用樸素的語言談佛論道。他總想什麼時候自己有空了,與父親在一起多住些日子,好好同他談談心得,交流交流看法。

可是,還沒等到自己的這個願望實現,父親卻突然去世了。他實在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後悔自己與父親在一起的日子實在太少,自己對父母的照顧和幫助更是微乎其微。一種無可挽回的苦痛,悲哀地揪扯著他的心。

際明萬念俱灰地守坐在父親的里靈龕前,深深地譴責自己的所作所為。他痛苦迷惘,不知用什麼辦法方可彌補自己未盡孝道的過失。如果這時用自己的生命可以換回父親的再生,他會毫不猶豫地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父親下葬后,悲痛的心情仍時時困擾著他,使他不能自拔。

一日,他心事忡忡地登上了山林的小道。此時正值寒冬臘月,萬木蕭瑟,積雪蓋滿了山坡,一片銀白。再加上他那陰鬱、灰色的心境,真感到滿目凄涼,無限悲哀。觸景生情,唐朝詩人寒山子的一首詩,立即浮現在腦海,面對萬籟俱寂的山林,他低聲吟頌: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際明吟頌畢,正在心裡反思詩境,卻聽得一陣清悠的鐘聲隨風飄來。循聲望去,原來是從山頂的寺院中傳來的。際明望著那莊嚴神聖的山門,不知不覺朝著寺院走去。

踏進寺門,只見壁宇宏麗,氣象蒼茫,好一處脫塵離世的清寧世界。際明晦澀的心中頓時燃起了一絲光亮。

殿內有二三十個僧人跏趺而坐,後面還坐著一些來列席聽講的山民。整個大殿靜寂無聲,只有住持援緩講解佛經的循循誘導之聲在大殿上空回蕩著。

際明本是漫無目的地走入這寺院的,不料卻被住持講述的《地藏菩薩本願經》 深深吸引住了。

有關地藏菩薩,際明略知一些。地藏菩薩受釋迦如來咐囑,要他在釋迦牟尼佛入滅而彌勒佛尚未降生世間的這一段時間裡普渡眾生。他為此發了大誓願,一定要度盡在六道里輪迴的眾生,拯救他們各種苦難。「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名叫地藏。他發的大願是:孝順和超薦父母,為眾生擔荷一切苦行,滿足眾生生活需求,令大地五穀雜糧草木花果生長,祛除疾病,度盡地獄眾生。

而對於《地藏經》,際明並沒有讀很多,於是,他坐下來,側耳聆聽,一直聽到講完,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大有超脫之感。他無意間在這裡找到了一個安慰父親亡靈,彌補自己對父親盡孝的方法——發心念佛。

此時坐在寺院殿堂里的際明,僅僅因為聽了一次《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決意發心念佛,這是因為他在潛意識裡早已萌動了儒家的孝道思想,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而尋求的一條門徑。他發心念佛,也只是出於對已故父親所寄託的一種哀思,只能說是單純的持名。

儘管如此,當際明走出寺院時,已感到步履格外輕鬆了。正是「雲迷芒碭,路塞桃源,此中殆有天意」啊!

際明發心念佛后,便住在家中,將儒家經典束之高閣,拋棄一切雜念,清心凈慮研讀佛經,漸漸萌發了出世心。

他與母親相依為命,每天除了下田勞動,就是大量閱讀佛家的經書。清晨與傍晚,還不間斷在佛堂上香、禮佛。

本文節錄自《地藏孤臣—蕅益法師傳》「發心念佛」章節。

頂禮大善知識蕅益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南無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