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善行

經常有人說自己是好人、做好事,但在行善的過程中他們真的看到自己的心是怎樣的嗎?覺得自己在做好事的時候,有沒有看到自己的煩惱?有沒有看到心的狀態?有沒有觀到自己的貪心?

曾經有個禪修者在禪營洗廁所,服務大家,表面是在做善事,但他觀到自己的心,希望別人表揚自己,稱讚他真偉大;他觀察到心是有欲求的去做,看到心的狀態是不平靜的,他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別人是否看到他,心並不安穩,不平靜。表面是善事,其實善業是從動機出發,如果動機不良,那並不是善事,他看到自己的不善的心,是貪在背後推動他去做這件事。他馬上說:這種心要不得。於是,就全心全意的去洗廁所,這樣做的時候就有很大的法益,把廁所洗乾淨了,心也覺得很開心、很滿意,這就是善心,就是善業。不是為了要人表揚他,整個心在善的狀態中,就是他的回報。

緬甸的傳統,很講究去做善事、做好事,如果你問一個婦女,她可能說,我做了很多善事,供僧、捐款等等……;但如果問她,在做善事的過程中心是怎麼樣?是不是在善的狀態中?很多情況下往往並不是。表面在做善事,供僧、服務、清潔,但心的狀態不一定是善的,所以行善是以心來衡量,觀察自己心的反應和結果。我們應會站不同角度去看事實,這樣心才會成熟,見解才會完整,而不是片面的。

如果心是善的,看世界也是善的;如果心是抑鬱的,看東西都是抑鬱、消沉、不好的,所以好的、不好的都在自己的心裡。對內是修內觀,對外面、對其他眾生我們則修慈、悲、喜、舍。

慈心是一視同仁,希望眾生安康;對於受苦的眾生,我們就以悲心對待,希望他們離苦;對於有福的、幸運的人,有很好收穫的人,希望他們繼續好、更好,那就是喜心;對於我們無能為力的,就接受現實,這就是中舍心。以這種心態對待,就不會傷害別人,心是友善的。

待人也要如實觀,看到他的好就是好,善法就是善法,不善法就是不善法,不要以偏概全。例如遇到一個陌生人,雖然不認識他,但一見就喜歡他,因為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觀念和感覺。但有些人一見就不喜歡他,這亦是因為有先入為主的感覺和思想。但也有些情況,見到一個人時完全沒有感覺,無知無覺,這是愚痴的表現。

那應該如何做呢?見到一個人或一個事物,不應該先入為主,應該用開放的態度去認識,給這個人、事物一個公平的機會,是好是壞,讓心如實的觀察,再做判斷,不要自己先騙了自己,事實往往不是這樣,不要剛開始就說這個人肯定是黑的或白的,不要自己先行判斷,應懷著開放的心去認識。

想起了一個故事,我有個親戚在美國做醫生,剛開始比較輕率,沒有防衛的心,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結果他就被一些病人控告了,美國醫生一旦不小心講錯一句話都會被告,還要打官司、做賠償,是很頭疼的事。不只美國,香港也是如此,所以講話要小心翼翼。後來只要有病人進來,這位親戚醫生會先仔細的觀察病人,他會不會控告我?首先做評審問病,先了解這個人是真的病人?還是假的病人?剛開始他不會問病,先論證是真的還是假的病人?所以我們不要先入為主,要如實觀,對於我們不知道、不了解的要先溝通。如果現在有個陌生人來了,心可能就不會平穩、平靜,因為有很多的不知道,想了解,心自然就有些起伏和不安。

以前有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心也是起伏不定的,有種生疏感,好像陌生了,不認識了,有很多的不肯定,不能像以前那麼熟絡,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容易溝通,如實觀察就知道心原來是這樣的。人是會變的,心也會變的,隔了一段時間不見,再見時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這個人還像以前那樣;但也有很多久而沒見的熟人,再見的時候大家的感覺都變了。

所以不要一概而論,心是每時每刻都在變,不一定是不善法比善法多,你說這人只有百分之一的時候是善的,但不要忽略那百分之一,不要給別人定型說,你永遠就是不好的;因為心每時每刻都在變。

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與事,應就事論事,當下是怎樣的?我不鼓勵人盲目的接受或相信、或不相信,要看實際是怎麼樣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