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往往希望控制小國或者弱國,他們需要一個聽話的統一體

歷史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正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講究一個契機,還要看緣分。有的國家相互理解、幫扶,有的國家彼此仇恨、拆台。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要處理好跟每一個國家的關係顯然不切實際,但我們對那些一直仰慕中國、尊重中國的國家,我們一向不吝嗇伸出援手。

 

巴基斯坦被我們稱為兄弟國,「巴鐵」的名字也不是白叫的,自從中國建國後,巴鐵對我們就特別友好。

 

說起巴基斯坦和印度,大家都知道他們原本屬於一個國家,在十幾個世紀,南亞次大陸和穆斯林共同創造了燦爛文化,給人類歷史留下寶貴財富。

 

後來印度的莫臥兒王朝戰敗了,印度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負責為英國賺錢,在英國的奴役下生活了很久。

一九四二年,英國被捲入二戰,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一度中斷,二戰結束後英國廢了,對殖民地沒什麼控制力了,於是派代表到印度開會,印度剛好也在討論自治問題,兩者結合後提出了聯邦制下的自治。

但是穆斯林代表團不樂意了,「巴基斯坦」,其實就是穆斯林各省首個字母的結合而組成的名字,當巴基斯坦第一次退出統一印度計劃,尋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然而這一次獨立,卻被鬥爭和鮮血所覆蓋了。

即將出場的蒙巴頓是一個長袖善舞的外交天才,一開始他致力於一個統一的印度,留在英國聯邦內,這個計劃被否決後,他致力於分裂兩個國家,這就是《蒙巴頓方案》形成的背景。

 

 

大國往往希望控制小國或者弱國,他們需要一個聽話的統一體,如果不聽話,那就「分而治之」。而大國又不希望小國彼此之間搞好團結,擰成一股繩,所以很多地區混亂,是因為大國需要混亂,因為那會便於統治和管理。

巴基斯坦獨立後,東巴基斯坦獨立出來,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本來是一母所生,現在卻分裂成三個國家,分裂之後彼此不對付,總抬槓,也是夠令人頭疼的。

 

 

 

說起蒙巴頓勳爵,也真夠倒霉的,他是被連蒙帶騙去印度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的,當時他對印度一無所知,在四十四度的高溫下,蒙巴頓被要求在三十天之內,給印度和巴基斯坦劃定邊界。

 

 

 

 

這是史上最倒霉的外交家,沒有之一。因為他拿到手的材料都是一大堆亂七八糟沒經過整理的文件和一份早已過時的統計表。

 

蒙巴頓最後拿出的方案是,巴基斯坦分為東巴和西巴,兩者被印度隔開,相距幾千公里。東巴大都是孟加拉族,所以組成孟加拉國,兩國的語言、民族都不同,他們彼此只有教派一致,地理上是十分遙遠的。

蒙巴頓是按宗教歸屬來劃分國家的,正常的應該按語言和文化、民族,他打破常規去劃分,留下的混亂很多,隱患很大,包括克什米爾問題,都是雙方鬥爭流血的根源所在。

 

而當時時間太緊,當局不讓蒙巴頓過多思考,在考慮最終獨立日期時,當局給他施加了太多壓力。後來蒙巴頓「追隨內心的偉大聲音」,據說腦海中一個聲音告訴他一個輝煌的日期——八月十五日,他決定讓印度在這一天正式獨立。

 

消息一出大家都暈倒了,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宣布的當天,在英國首相金碧輝煌的府邸,有很多目瞪口呆的人等在那裡,氣氛非常詭異。

 

 

虔誠的印度人打開日期表,發現八月十五日,是印度教的「黑道凶日」,而巴基斯坦在前一天竟然宣告獨立了!

 

由於以上歷史淵源,我們看出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仇視的原因,而中巴的友好,刺激著印度敏感而脆弱的神經。

因為印巴長期敵對,而東、西巴基斯坦對印度形成對夾之勢,印度一直想攻佔東巴基斯坦,消除後院隱患。

 

印度曾經發動過對東巴的戰爭,五十萬印度軍隊用十四天就佔領全境,還俘獲了九萬東巴士兵,巴基斯坦向中國求援,中國說:直接炮擊。意思是,還廢什麼話呢?直接打就行。在中國的干預下,戰爭結束,巴基斯坦再次獲得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