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越黏人的孩子,長大了怎麼反而越疏遠了呢?」「4個原因」導致孩子與父母日漸疏遠,中的趕緊改

「孩子越大越沒有意思了。小的時候多好玩,什麼話都和我說,現在可好,和大人就是沒話說。」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原來那個喜歡跟在自己後面的小跟屁蟲,喜歡天天黏在自己身上的孩子,長大後反而和自己越走越遠,有時候甚至都說不上一句話。

著名哲學家Jeremy Bentham說過一句名言:「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把世界分為兩種人,另一種則沒有」。

世上有兩種父母,一種把孩子當「私人物品」,另一種則沒有。

最近看了一位已經回國的留美學生的回憶錄,裡面痛訴了父母從小對自己「過度關愛」,導致他患上情緒病,他不僅拉黑了跟父母的聯繫方式,並且已經12個農曆年沒回家……

今天,我們深度分析一下:小時候越黏人的孩子,長大了為什麼越跟父母疏遠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01、不尊重孩子的思考和想法

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說,沒有尊重的愛是控制。

從艾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2,3歲的孩子已經有 「自主感」的心理需求,具體地表現為「我要穿綠色的衣服,而不是藍色」,「我要穿跳跳虎的鞋子,而不是白色布鞋」

而孩子到了4,5歲,他們有 「主動感」的心理需求,具體地表現為「你讓我吃飯,我偏不「,」你讓我閱讀繪本,我偏要玩玩具熊「……當孩子到了6,7歲,便有了 「克服自卑感」的心理需求,當他們被嘲笑時會很受傷、備受挫折。

做父母的以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正是這個「為孩子好」,讓孩子吃盡了苦頭。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了,那麼在一些事情上,尤其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 媽媽就不要太強硬和孩子溝通,甚至不問原因的指責孩子,那樣只能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理解自己,會讓親子關係更加的疏遠。

02、不會好好說話

有多少父母滿心是愛,卻也滿口都是傷害。——鹿媽不會好好說話是大多數家長的通病。

就像前段時間《人物》在《中國式「不好好說話」實錄》裡一針見血的指評:

明明可以溫和講述,卻總是反問;

明明是關心,說出來的卻是責備——

不好好說話,成了許多中國家庭的日常頑疾。

最可怕的是,我們在傷害中長大,卻又無意識又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並通過代際傳遞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蔡康永說: 「把說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

在生活中,我們好好說話的物件,不僅僅是同事、領導和朋友,對待孩子,一樣要學會好好說話。

03、忽視孩子學業之外的需求

在社會競爭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父母深感學習、學歷的重要性,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好大學、選好專業,而對孩子學習之外的生活與情感需要,則採取忽視、漠然態度。

認為這個年紀就是學習的年紀,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這種態度漸漸造就了父輩與子輩之間不可填補的鴻溝。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一個靈敏的感應器。能夠接收和感受到外界對待他們的方式,這些不同的方式,決定著孩子不同的回應。

如果父母是用對待問題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變成令父母頭疼的「問題」。

父母只有用對待一個獨立平等的人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孩子才會變成一個人應有的樣子。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04、沒有足夠的耐心

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缺乏耐心。

他們會因為自己忙而忽視了孩子,或者是覺得孩子的問題很無聊而敷衍的回答。

《媽媽是超人》第三季中,安迪和媽媽的交流一直是大眾很關心的問題。

有一期,黃聖依在做早餐,安迪頭上頂著一個小玩偶,一臉開心的想要得到媽媽的關注,然而媽媽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對於安迪沒有任何回應,這讓安迪覺得很委屈。

其實孩子內心很缺乏安全感,經常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一旦父母的反應讓他失望,那孩子和父母分享、交流的熱情也會慢慢被澆滅。

父母都應該是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者,聽孩子跟自己說自己的事情,不要去打斷孩子,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

孩子的教育中,母親的角色扮演最好是這樣的

亦師亦友:能給孩子幫助的媽媽,又能和孩子培養感情的媽媽,一定是某些時候像良師,某些時候像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受到肯定,又在媽媽的教導下,直到哪些不對。

給孩子安全感:給孩子安全感的關鍵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母親的愛,當孩子受到欺負時,第一時間不是想著怎麼罵孩子,而是怎麼第一時間安慰孩子,孩子能自己解決的讓孩子自己解決,並且告訴孩子不要怕,媽媽一直在你這邊。

不在人前教育孩子: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人前教育孩子,不僅讓孩子覺得臉面丟盡,外人眼裡也很容易成為笑話。

言傳身教,和孩子共同成長:無論是怎麼的語言教導,都不如身教來的最直觀和讓孩子信服,如果父母是一個由教養的人,孩子也一定不會差,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先反思自己的行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是人生另一端成長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