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的到來重新定義了學校,重新定義了老師,甚至也重新定義了學生。」

近來,朋友圈裡出現了不少免費微課招募學員的信息。其中,有英語口語課程、高數課程以及Office課程等。這些課程承載於微信公眾號平台,以「免費」為噱頭,以「實用技巧」或「必備技能」為賣點,著實吸引了不少學生參與。以致於在某一時間點,我的朋友圈都會被同一條信息刷屏。

這種盛況,讓我想起這些年常常提起的一個詞語——「知識共享」。知識共享,即通過將社會中分散盈餘的知識技能、智力資源進行整合,以免費或付費的方式將其傳遞給社會大眾或特定平台的一種共享傳播形式。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知識」不僅僅是指狹義上的文化知識,還包括了大眾糅合個人理解與個人經驗的「再創造知識」,即知識不來自於教科書,來自於個人的實踐活動。

基於這個概念,知乎Live、分答、得到、喜馬拉雅、微博問答、微課等線上知識分享平台,風靡一時。大眾的評價或褒或貶,但不難看出,在這個時代,學習也成為當下人們所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熱情高漲地踐行著「終身學習」的口號。

而不局限於傳統課堂的大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參與自己感興趣的線上課程的學習,確實體現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對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思此,對朋友圈的刷屏,我也就「原諒」了。

可是,除此之外我卻仍然還有些擔憂:在這樣的知識共享浪潮里,知識信息依舊繁多雜亂,知識產品的質量良莠不齊,其中不免出現一些濫竽充數的「假貨」——它們大多數內容低俗、空泛甚至是虛假,我們如何進行篩選與鑒別,這是一個大難題。同時,篩選過後,如何在沒有如老師、家長的督促、監督等外力作用下,持之以恆地學習,也是一個難題。簡而言之,知識共享時代,學習這件事,並沒有變得簡單,反而愈發需要花費心思。

就拿朋友圈裡出現的微課來說,它看起來似乎是一件新鮮而又愉快的事——觀看微信公眾號平台定時發布的幾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的短視頻,完成簡單的作業,在朋友圈打卡,順便獲得不少人的「勤奮、厲害」的稱讚。這個過程沒有考試,沒有排名,還能享受一把「努力」的快感,豈不美哉?但結果卻不是想象中那麼美好。

以我自身為例,九月份起,我陸陸續續參加了「一周進步」公眾號發起的「PPT基礎訓練營」、「Word基礎訓練營」等免費招募活動。

通過轉發朋友圈、截圖驗證過程后,加入訓練營的微信群。在群里,助教會發布課程信息。課程一般會持續兩三周,以兩天一次的頻率發布課程視頻,視頻一般半個小時至兩個小時不等,每節課會有一次作業,每次做完作業要在群里打卡。同時,看視頻期間,往往還要自己同步做筆記,有時筆記還需要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一節課完整地學習下來,往往需要耗費2-4小時,並且還要堅持兩三周。不得不說,這的確很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恆心——畢竟這種課程不是強制性的,隨時都可以停止。因此,越到後面,你越能清晰地看到幾百人的群不過也只剩下幾十個甚至十幾個人在堅持打卡。而堅持打卡的人,也不一定全都學有所成——這是由課程質量和個人學習能力所決定。

出於好奇心,我採訪了群里的一位外校的大三學生李彩婷——她活躍多個學習群,並在「Word基礎訓練營」中表現優秀,獲得了「Word高級訓練營」的免費入場券。李彩婷對「一周進步」的課程頗為讚賞,稱「僅僅基礎課程就能讓人眼前一亮了,原來office這麼神奇」。而對於時間的安排,她坦誠道:「我現在大三,時間還是很充裕的,經常利用課餘時間來看視頻、做作業。群里有些人可能是比較忙,到後面都沒有打卡了。」

然而,李彩婷或許只是一個個例,大部分的學員的狀態往往是:報了課程,沒有學完;沒學到東西、浪費了時間;學了皮毛,沒多大用處;學完就忘,白費功夫,原因無非在於:不會學習或對學習並不感興趣,在意的只是自己努力的樣子。

我們應該認識到,無論是傳統課堂還是知識共享時代的新型課堂,學習從來都不應該流於形式。學習,依舊需要我們持之以恆地去堅持,去踐行。

其實,談起微課,我們或許沒有意識到,它早就以另外一種模樣,在我們的校園學習生活里佔據了一角,那便是——慕課。

慕課,即MOOC,是一種大型開放式網路課程。早在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就已經陸續設立網路學習平台,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然後,隨著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MOOC席捲全球,大受歡迎。而中國,也迅速建立起了多種MOOC平台,其中包括國家精品課程開放任務下建立的中國大學生MOOC,果殼網旗下的MOOC學院,以及深大牽頭建立的UOOC聯盟等。

而對於慕課的學習過程,我們並不陌生。根據學校學分要求,選修課程;觀看線上課程視頻,進行學習;通過社交工具,例如在平台討論區發帖、建立QQ學習群等,向老師提問或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最後通過線上以及線下測驗結業。這種方式,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間、空間,乃至知識傳播者的限制,讓學生能夠學習到種類多、質量高的優秀課程。同時,還打破了固態、僵硬的教學模式,通過「翻轉課堂」等新穎的模式進行學習,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可以說這種線上教育模式,似乎的確能達成教育者「打開封閉大學教育資源,促進知識流動,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輻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的目標,以及學生和社會大眾「多樣化學習,終生學習」的願景。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慕課並沒有想象中那般討得所有人的歡心,它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我曾經做過一個小範圍的校內問卷調查,在119人的樣本數據里,有91.6%的學生選擇慕課學習是為了修學分,並且有40%的學生對慕課學習感到不滿意或一般。這個數據或許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某種程度上也能說明,至少對於在校學生來說,慕課並不是完美無缺的。

我們不妨結合大環境,談談慕課中的幾個典型問題。

首先,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結課率低」。其實,這並不難理解。慕課平台考驗的是學員們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制能力。高校里的學生,由於與修學分和學費掛鉤,大多都是會認認真真地完成課程。可當課程面向社會大眾時,課程的完成率並不能保證,其原因大抵是有兩個:一是課程一般都是免費的,比不上花錢的東西的寶貴;二是部分人並沒有在校學生的自制力,或者說沒有外界的強制力。這種不同,也就造成了另一個問題:需要知識的人反而沒有吸收知識。學習主動者能力越來越強,學習被動者遠遠落在後面。

其次,課程趣味性低。這可能由多個原因造成,比如老師講課枯燥、課程學術性強、內容無趣等。但不得不說,這個恐怕就是直接影響學員對慕課滿意與否的因素了。在問卷里,某學生直言「某些慕課是直接按照課本念書的」。這一點,我也是心有體會的。某些公共必修課要求線上看視頻線下上課,線上的課程是按照課程知識點,一板一眼地念,而線下,老師放出PPT,重複同樣的內容。這無疑是十分枯燥、呆板的。

最後,課程學術性強,實用性低。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十分功利,並且沒有說服力的——畢竟是高校提供的課程資源,自然是學術味十足。但實際上,當MOOC平檯面向社會大眾時,就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社會大眾對「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存技能」的需求。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實,在這個生存競爭激烈的時代,沒有那麼多詩和遠方,大家相信「知識就是力量」,也同樣希望知識能快速地讓他們掙得麵包。更何況,即便是大學生,他們大多數其實也會優先選擇學習最實用、最能適應現代社會節奏的技能和知識。然而,目前,MOOC遠遠還不能滿足這個需求。這也無怪乎,眾多的「技能學習」微課課程大受歡迎。

當然,上述問題不僅僅存在於慕課學習過程中,在其他知識產品的使用中也是能看到的。而同樣是知識共享時代的產品,慕課最大的意義或許在於——鑒別和篩選了真正會學習的人。

果殼網CEO姬十三曾說:「MOOC的到來重新定義了學校,重新定義了老師,甚至也重新定義了學生。」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在這MOOC平台能學有所成的,必定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會讀書」的學生。就像我的一個朋友嘉榮,一個左手敲代碼,右手作詩的計算機系學生,他在萬門大學、中國大學MOOC等平台上,參加多門課程的學習,涉獵心理學、文學、數學、物理等等,並且免費、付費的課程都有。而他學習這些課程最主要的目的是滿足自己的興趣。我想,這類的學生,不吝於花費時間、金錢和精力去學習,更應該稱為「積極學習者」以及「知識愛好者」。學習,對於他們,更像是一場盛宴。

然而,我想,相比於傳統教學時代,在如今的知識共享時代,不會學習的人或許只會多不會少。學習該何去何處?這個問題需要每個人自己去解答。

/鍾桂珍

責任編輯/ 賴宇

圖片/源自網路